分享

防倭抵寇话卫城

 翁墨宸文学馆 2016-05-30

防倭抵寇话卫城

防倭抵寇话卫城

翁墨宸/文

本文收录于刘若贤·编《明代抗倭斗争·漳州部分》

[漳州抗倭史话·龙海]版块P223页--P229页 

 

    中国倭寇之患,自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年)到明后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先后延续二百六十多年。其中,以明嘉靖年间最为猖獗,沿海数千里,莫不遭受蹂躏。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于南北朝之乱,连年的战争,使得日本经济陷入“米粟不足以养生灵,盐铁不足以济家用”的困境。战后一些遗臣残兵败将,被迫流亡海岛,成为无业的浪人,他们在日本南部九洲一带封建领主的怂恿资助下,纠集一些不法奸商、破产农民,并与朱元璋争天下失利的余敌旧党组成海盗集团,利用每年清明节后三、四、五月和重阳节后九、十月,东北风劲吹季节,越海向朝鲜及中国沿海进行骚扰劫掠。

    明王朝洪武三年(1363年),如火如荼的倭乱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于是明朝廷被迫防倭抗倭。明太祖颇能整军经武,锐意海防。遣信国公汤和规划沿海防务,命靖海候吴桢为总兵,节制沿海诸城官军,并率水师出海巡哨。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派江夏候周德兴到福建督办海防,筑建厦门城。福、兴、泉、漳四府每户三丁抽一为兵,移置卫所于要害处,建城防守。江夏候周德兴来到漳州府太武山之南,鸿儒江之滨的镇海,这里居高临下,地形险要,逐决定在此筑城设卫为防,城墙用条石或鹅蛋石垒砌。

    到洪武二十一年,福建沿海海防所建有五卫:福宁卫(驻福宁州城,今霞浦县城)、镇东卫(公署在福清方民、新安二里间镇东城内)、平海卫(在福建莆田县九十里,今隶属莆田市秀屿区)、永宁卫(石狮市永宁镇)、镇海卫(今福建龙海市海澄镇镇海村);十二所:大金千户所(霞浦)、定海所(定海古城堡南门,后增设千户所于城堡西郊)、梅花所(长乐)、万安所(福清市东瀚镇万安村)、莆禧所(莆田市秀屿区忠门镇)、崇武所(惠安县境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福全所(晋江市金井镇围头半岛)、金门所(金门岛)、高浦所(同安县杏林高浦)、六鳌所(漳浦六鳌半岛末端六鳌镇西侧的青山)、铜山所(东山岛)、玄钟所(诏安县东南玄钟);及巡检司、烽堠、把截所、巡哨、望口......星罗棋布,步步设防,制度健全,巡海得力,使得贼寇的入侵难上加难,海域基本恢复宁静。

防倭抵寇话卫城

    卫城的“卫”,为明朝军事建制,每卫设有卫军5600名。卫城名下设千户所、百户所。每千户所有兵1120名,每百户所有兵112名。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旗50名),小旗十(每旗10名),沿海的卫、所还配有哨船若干。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据《镇海卫志》载:镇海卫原有官兵5300名,历任指挥使18名,辖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及陆鳌(今漳浦六鳌)、铜山(今东山)、悬钟(今属诏安)三守御千户所,每所官兵千名左右。清朝时仅留旗军1042名,相当于一个千户所兵力。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划归海澄县管辖。防区北至浯屿,与永宁卫中左所(厦门)接界,南至南澳,与广东方向接界。配备有巡海哨船,实行屯田制度,精锐者为现操兵,老弱者退为屯田兵,以耕种所得军费。

镇海卫的海防工事也在洪武二十一年这一时期逐渐建立完善。卫城全部用石砌成,周长873丈(近3000米),城墙高2.2丈(约7、8米),宽1丈3尺(约4米多),上加女儿墙 1660个,垛口720个,窝铺20个,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东有石形如狗。因古语云:“东门开,石狗吠,金鸡啼,贼又来”。后来由于东门易被攻陷,应了这句古言,故东门常闭,另辟一个水门,门上各有楼,城下陡绝,以海为壕。南门为正门,有两重城门,内外城门两侧筑一半月形城墙,内外城门错开,便于藏兵纳将,防范入侵之敌,简称月城。南门外设教场,中有演武亭,亭边有将台。城建在临海的山上,城内有后山、古山、召山、矅山、仓山,统称五星山,合城外的“熬酒桶头”、“土地公”两山,称为“七星落地”。城南的象鼻山与岐尾山之间为避风良港,称鸿江港,舟楫云集。

    作为兵家重地,卫城数千官兵饮水用水就成了一大问题,故而必须凿井。据说卫城共有99口水井,分布在庭院中、榕树下、城门角、石径旁,传说这些水井均为江夏候周德兴所凿。其实应为历代多次增凿而成。镇海卫虽是军事机构,却与县级行政单位一样,设有卫学,其生员与府、县学的生员同样有应乡试(考举人)的资格,出了不少人才,每次有一位生员中举,便在卫城中开凿一口井,解决居民吃水困难,久而久之蔚为风气。当时有这样一段传说,如果第100口井挖成,这里便会出一位天子。可是几百年间,这第100口井依然没有挖成。其中最著名的井有两口:一为七星井,井口宽,井底凿六孔,泉水从石孔中出,如同米面榨条,俗称“米筛井”,井口用一块七孔石板盖住,以防有人掉进井中;一叫柳树井,井栏八角如菱花状,汲水桶的绳索痕迹深入石栏一寸许,可见井水之深及井的历史之久。还有日泉井,位于陈氏大宗前。传说,郑成功当年曾住过卫城,饮用这口井水,故又称为“国姓井”;水门外还有“象乳泉”,泉水终年不枯,因卫城地形如象,泉水甘甜似乳,故名。

防倭抵寇话卫城

    卫城内各种祠、庙、亭、碑令人目不暇接。南门城墙上有福德祠,高1.1米,宽1.2米,进深1.2米;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均以石砌成,是个镶嵌在城墙上的微型土地公庙。城内保存完整的明代古街,有“父子承恩”、“祖孙专闾”石牌坊,与福德祠相对望。南门外半里许有天门宫(一名大道宫),现已圯,但宫内十八尊石雕罗汉犹在,均无首级。相传,明代倭寇觊觎镇海,夜间偷袭卫城时,屡次遇见卫城上有哨兵巡逻,便未敢妄动。后来,贼首派人扮作卖货郎潜入,打听虚实,得知守城人乃天门宫十八罗汉化身,恼怒之下,放胆夜袭,潜入天门宫中,将十八罗汉头全数砍掉。南门不远处的水门,右侧有名叫“飞蛾洞”的古地洞,为闽南十八洞之一。相传,杨文广平闽时曾入此洞,掷金枪于海底,妖气遂平。城北门内,有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城隍庙,为单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城隍庙内主祀城隍爷,两边配祀是壁画四大金刚。敬拜镇海城隍神的多是本乡民众和附近漳属各县乡民,闽台渔民出入镇海港也必前往城隍庙膜拜。城隍庙经历代修葺,从明洪武二十年四月到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388年3月12日),江夏候周德兴始置镇海卫指挥使司。传统习俗,建城必建城隍,以护城之安宁,卫是军队编制,以军事行动为主,因此时隔60年后始建城隍庙,终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成。到清顺治末年惨毒的迁界治劫,镇海卫军民深受其害,城隍庙同时被焚毁。幸亏第二年改朝,康熙初年,镇海民众才在废城上重建城隍庙。庙前存有“城隍”藏头联“城卫昔时见惠;隍灵今日闻人”一幅。前柱联一:“龙出镇,直上千丈;溪入海,横流万方”,又前柱联二:“纵观水天一色,横看山云万景”。民国31年(1942年)又进行修葺,在楹联“镇内镇外镇宇宙;海上海下海乾坤”旁注“民国壬午龙溪县自卫三中队少校中队队长刘继光拜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城隍庙进行翻修,总投资31万元,全庙焕然一新。现拥有主庙和室内戏台、露天戏台、广场,总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新筑东、西两个山门,东山门筑在临海处,山门上悬挂“雄镇海疆”匾,巧嵌“镇海”地名,配以楹联为“山水一弦,南海东溟分界线;风云千仞,左营右寨靖氛尘”。西山门铺设台阶,拾阶而上,山门悬挂“威灵显赫”匾,楹联为:“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判语总无私”、“威固边陲,明祖设防千里海;灵矝黎庶,城隍流惠万年烟”。庙的北面是明嘉靖年间建的东岳庙,附近有风动石,庙西侧有座石亭,额书“石室藏春”四字,庙后小山上有一巨石,巨石上有长约一尺的凹痕,形似锁孔,俗谓天锁。相传,天锁内藏有宝剑天书,如能以手指扣满两端锁孔,则打开天锁,能得天书宝剑。可惜至今无人能得。

防倭抵寇话卫城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卫所军官以有功之将的后代世袭充任,一般兵丁则世袭为兵,形同农奴,士无斗志,以致嘉靖年间倭寇长驱直入于漳州各地。嘉靖年间进士林楷春作《兵防总论》,说漳州海防卫所“久而寝邂,渐已无存,其存者则又苛且虚名,全无实用,其至镇海为饶贼所袭,悬钟为倭奴所残,铜山为海寇所焚,楼船战具蓦然一空,弗能自保,乌能保人”。其中所说“镇海为饶贼所袭”,指的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二十日之夜,来自广东饶平自封帝号的“土皇帝”张琏在镇海卫守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从水门阴沟潜入,打开城门,蜂拥而至,杀掠官军无数,几近屠城,守军奋勇抗击,终将贼寇击退。镇海卫遭此一劫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后来,戚继光、俞大猷从浙江率兵入闽,才肃清倭寇及其他海盗的祸患。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完。一时间镇海卫官兵无主,陷于解体。随后,清政府与郑成功的反清武装长期以来相持不下。为截断福建海疆人民对郑成功的接济,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下令实行海禁。复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采纳黄梧密奏所谓《灭“贼”五策》,决定将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徒内陆,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溪河竖栏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顺治十八年九月,清廷下诏宣布大规模迁界。十月,福建、浙江、广东、江南4省近海处各移内陆30里。下令后,就将民居放火烧毁,片石不留。龙溪自江东至龙江社以东,漳浦自梁山以南,双镇以东,至镇海、六鳌、铜山,海澄自一都至六都,诏安自五都至官钟,皆为弃土。清廷大起民伕,毁屋撤垣,公署、寺庙全都付之一炬,镇海卫城同日毁弃。同时设立了防守边界,企图严密封锁郑成功军队,使其不战而溃。

    镇海卫百姓离开卫城,内迁30里后,清兵就将所有民居悉数放火焚毁,“片石未留”。清政府这次“迁界”,不止令镇海卫百姓悉数抛家弃乡,颠沛流离不堪其苦,还间接影响了“天子南库”、“闽南第一大都会”,有“小苏杭”之称的月港衰落。

防倭抵寇话卫城

    历史上镇海卫曾多次修葺、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卫指挥同知桂福,弘治年间(1488-1505年)卫指挥袁侯,隆庆三年(1569年)总兵张元勋等先后组织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下诏弃土移界,卫城遂毁弃。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下令裁卫,镇海卫从此不复存在,但卫城的遗址遗迹犹存。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方才重建该城。清朝军制与明朝有别,不设卫、所,镇海驻水兵把总,隶属金门镇右营。

防倭抵寇话卫城

  岁月如梭,涛声依旧。镇海卫城历经六百年风雷雨电,四城门残存,北门虽被泥石所堵,但保存十分完整。南门和东门(水门)则较为完好,尚有城墙数丈。可谓:古垒雄风,至今犹存,山海壮丽,物阜民丰。

防倭抵寇话卫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