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2016-05-30 | 阅:  转:  |  分享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Vol.21No.1(总83)

46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5)01-0046-013



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周国华,于国萍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降血脂作用。采用不同浓度黑木耳多糖对高脂模型小鼠进行试验,研究黑木耳多糖对高脂模

型小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组小鼠的血

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不同程度低于高脂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却极其显著高于

高脂模型组,提示黑木耳多糖确具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关键词: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

EffectStudyofAuriculariaPolysaccharideonReducingBloodLipid

ZhouGuo-Hua,YuGuo-Ping

(CollegeofFoodScience,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China)

Abstract:TostudytheeffectofAuriculariapolysaccharideonreducingbloodlipidinthisexperiment.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

Auriculariapolysaccharideweretestedinhyperlipidemiamodelmousetostudyitseffectonserumtriglyceride(TG),cholesterol(TC),

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C)andlow-densitylipoprotein(LDL-C).TheresultsshowedthatTG,TCandLDL-Cinexperimentalgroups

wereobviouslylowerthanthatinhyperlipidemiamodelgroupwhileHDL-Cinexperimentalgroupswasmuchhigher.Sowegottheconclusion

thatAuriculariapolysaccharideindeedhadthefunctionofreducingbloodlipid.

Keywords:Auriculariapolysaccharide;Reducingbloodlipid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液中

长期过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血管壁上过多的脂

类容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在血管

壁上沉积,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严重后果,因此积极治

疗高血脂症,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降

脂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

一。自70年代以来的研究发现,食用菌多糖中某些成

分可以溶解血栓物质;一些食用菌多糖中含有特种氨

基酸,可促进脂类物质的水解;有些食用菌多糖中的酶

类物质抑制胆酸与脂类物质结合;还有一些能减少肠

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

黑木耳属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

科,木耳属,别名为木耳,黑木耳,细木耳。它是一

种食药兼用菌,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和出口贸易食品,

具药食两用价值,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

[1]



黑木耳多糖有着很重要的药理作用

[2]

,如调节免疫功

能、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抗肿瘤、抗凝血等作

收稿日期:2004-12-07

本课题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支持项目(项目号:10511Z006)

作者简介:在读硕士研究生

用。本实验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降血脂作用,为进一

步开发黑木耳提供依据。

1材料和仪器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0)g,♀♂皆可,

由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黑木耳多糖

利用酶法提取,实验室自制。

1.3药品

胆固醇(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脂

必妥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猪油(市售)。

试剂盒: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测定试剂盒(均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产品)。

1.4主要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高速台式离心机。

2实验方法

2.1高血脂症的建立

[3]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Vol.21No.1(总83)

47

小鼠除正常组外其余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89

%,胆固醇1%,精炼猪油10%)喂养诱导。7d后,

随机选取小鼠,眼球取血检测血清TC水平,以确定

模型的建立。

2.2降血脂实验

将已建立高血脂症的小鼠,随机分为高脂对照

组、药物治疗组(50mg/kgd)、多糖低、中、高剂量

组(50、100、200mg/kgd)。高脂对照组单纯饮食治

疗,饲喂高脂饲料,饮蒸馏水;其余各组除饲高脂饲

料外,每日定量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或多糖。35d

后禁食24h,摘眼球取血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

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2.3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x±s表示,组间显著性差异均采用t检

验进行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高血脂症模型的建立

用高脂饲料喂养小白鼠1周后,测得小鼠血清总

胆固醇含量与喂养前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高血脂小鼠建模前后血总胆固醇(TC)比较

组别动物数TC(mmol/L)

空白对照组122.93±0.12

高脂模型组124.96±0.46

注:高脂模型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从表1可以看出喂养1周后,小白鼠血清总胆固

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已建立具高脂血症

的小白鼠模型。本实验通过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创建

小白鼠高脂血症模型。其主要的机理是胆固醇在代谢

中不断产生胆酸,并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

导致高脂血症

[3]



3.2多糖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作用

将黑木耳多糖给具高脂血症的小白鼠灌胃5周

后,测得其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见表2。

表2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极显著的降低高血

脂小鼠总胆固醇的作用。木耳多糖中、低剂量组的小

鼠总胆固醇含量同高脂模型组相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

平(p<0.01);但和药物对照组比,只有黑木耳多糖

中剂组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TC含

量反而较低中、低剂量组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多糖

为免疫增强类药物,当给免疫增强类药物药量过大时

可能给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反而不如中剂量组的效果

明显。

表2灌胃5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

组别动物数TC(mmol/L)

空白对照组122.93±0.12

高脂模型组124.96±0.46

药物对照组122.85±0.50

高剂量组(200mg/kgd)124.03±0.85b

中剂量组(100mg/kgd)123.40±0.41a

低剂量组(50mg/kgd)123.60±0.03b

注:高、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5;高、

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1;a高、中、低剂量组同

药物模型组比p>0.05;b高、中、低剂量组同药物模型组比p<0.05

3.3多糖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作用

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见表3。

表3灌胃5周后甘油三酯(TG)含量

组别动物数TG(mmol/L)

空白对照组122.63±0.84

高脂模型组123.64±0.69

药物对照组(50mg/kgd)122.94±0.26

高剂量组(200mg/kgd)122.84±1.14b

中剂量组(100mg/kgd)123.01±0.44b

低剂量组(50mg/kgd)122.86±0.17b

注:高、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5;高、

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1;a高、中、低剂量组同

药物模型组比p>0.05;b高、中、低剂量组同药物模型组比p<0.05

表3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显著的降低高血脂

小鼠甘油三酯的作用。黑木耳多糖低剂量组的小鼠甘

油三酯含量同高脂模型组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0.01)。三个剂量组同药物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可见在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能力上黑木耳

多糖同脂必妥还有一定的差别。

3.4多糖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见表4。

表4灌胃5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

组别动物数HDL-C(mmol/L)

空白对照组121.52±0.22

高脂模型组120.88±0.41

药物对照组(50mg/kgd)121.26±0.23

高剂量组(200mg/kgd)121.03±0.42b

中剂量组(100mg/kgd)121.24±0.31a

低剂量组(50mg/kgd)121.23±0.21a

注:高、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5;高、

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1;a高、中、低剂量组同

药物模型组比p>0.05;b高、中、低剂量组同药物模型组比p<0.05

从表4可以看出,黑木耳多糖中、低剂量组的高

密度脂蛋白同高脂模型组比升高均极为显著

(p<0.01),且同药物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Vol.21No.1(总83)

48

中剂量组略好于低剂量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HDL-C是冠心病的负危险因素。其含量越低则冠心病

的发病率越高[4]。黑木耳多糖能提高高血脂症小鼠的

HDL-C含量,其效果与脂必妥几乎相同。

3.5多糖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见表5。

表5灌胃5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

组别动物数LDL-C(mmol/L)

空白对照组120.70±0.23

高脂模型组121.13±0.02

药物对照组(50mg/kgd)120.76±0.11

高剂量组(200mg/kgd)120.93±0.21b

中剂量组(100mg/kgd)120.99±0.03b

低剂量组(50mg/kgd)120.85±0.01a

注:高、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5;高、

中、低剂量组同高脂模型组比p<0.01;a高、中、低剂量组同

药物模型组比p>0.05;b高、中、低剂量组同药物模型组比p<0.05

表5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显著的降低高血脂

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木耳多糖中、低剂

量组的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高脂模型组相

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低剂量组与药

物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实验表明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黑木耳多

糖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高

脂组有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近;而高密度脂蛋白含

量同高脂组相比有显著升高,与空组相近。一个可能

的原因是多糖能够在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机制,加快

肝胆循环,使肝内生存的酮体和肝外组织所能利用的

限度达到很好的一个平衡

[5]

,从而降低了血脂在血液

中的堆积;另一个可能,多糖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

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胆固醇合成,

增加LDL受体,降低血液中LDL-胆固醇。这类药

物在降低总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

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4结论

本试验证明了黑木耳多糖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在给药量为100mg/kg的中剂量下黑木耳多糖的降血

脂效果极为显著。黑木耳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且无毒副作用,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发新药物,并

不断扩展其在保健、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春敏,陈琼华.毛木耳多糖的分离、分析及免疫药理活性

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2):97

[2]陈和生,孙振亚.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

药,2003,14(5):300

[3]刘建文.药理实验方法学--新技术与新方法[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74

[4]http://www.windrug.com/pic/30/11/68/196.htm

[5]MichaelMiller,MD.RaisinganisolatedlowHDL-Clevel:

Why,how,andwhen?[J].ClevelandClinicJournalof

Medicine,2003,6(70):560





(上接第65页)

量小于1350的约占66%,5000~1350的约占32%,

大于5000的约占2%。

由图1可知,通过吸附法回收蛋白酶进行二次酶

水解反应所得水解物的分子量分布与首次酶水解所得

水解物的分子量分布基本相同。

3结论

(1)水解后蛋白酶存在于水解液中,可采用大豆蛋

白原料吸附的方法回收蛋白酶,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2)回收蛋白酶进行二次水解反应酶的补加量:酸

性酶的加入量为5%(g/g),Alcalase加入量为2.5μl/g。

(3)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吸附法回收蛋白酶

进行二次酶水解反应所得水解物质量与首次酶水解所

得水解物的质量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曹玉华,王肇慈,俞斌.应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大豆肽的

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17(3):18-21

[2]赵新淮,冯志彪.蛋白质水解物水解度的确定[J].食品科学,

1994,(11):65-67

[3]Alder-NissenJ.EnzymeHydrolysisofFoodProtein[M]

London:Elsevier1986.427

[4]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121-123

[5]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16-123,47-52



献花(0)
+1
(本文系童辛的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