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报解读系列】 如何通过财报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king_dyj 2016-05-31

  在上一篇财报解读系列文章中我们分析了企业三大能力之一的盈利能力,不知道看过那篇的朋友有没有用那样的方法去分析你手中股票的财务报表。那我们闲话少说,这一篇开始分析企业三大能力的第二个:偿债能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包括短期内对到期债务的偿付能力和对未来债务预期的偿付能力。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偿债能力更加关乎企业存亡。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很多资不抵债的企业都关门倒闭,但是真正优良的民营企业同样很难从银行融资,相反银行更愿意融资给经营情况更加恶劣的国有企业,因为即便倒闭也有政府在背后撑腰,银行不怕收不回贷款。这样导致了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得不参与民间借贷,被动接受比银行更加高昂的利率,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分析一家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惯例我们依旧用案例来演示如何分析偿债能力,我们仍然拿格力电器为例。

  一、短期偿债能力

  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主要用到三大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这三个比率的差别在于,现金比率要比其他两个更加体现流动性更好的现金对于偿债的能力,而流动比率中包括存货、应收款项在内的流动资产,虽然叫做流动资产,但是很多时候流动性并不好。真正债务到期时候,这些流动资产并不能立马折现。



  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显示,我们分别计算2014年、2015年这三大比率的数值得到如下:


  根据数据显示,两年间差别最大的为现金比率,2015年有明显提升,我们从财报中也看到,公司在2015年货币资金增加幅度很大,虽然应收账款和存货也是上升,但是在宏观经济走下坡路,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公司严格执行现金为王的道理,把现金回收作为第一要务。

  其次,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分析,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2014年要高出254.39亿元,自主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说明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度增强。


  另外,我们从其他方面来看,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地位和话语举足轻重,凭借对上下游供货商和客户的信誉,如果要提升销售货款回收能力、推迟进货款的支付期限,公司并不是做不到,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来看,两年间这这一数值并没有明显恶化,在可控范围内。

  二、长期偿债能力

  在长期偿债能力中,我们最关心的指标就是资产负债率。图中显示,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我们看到都是呈下降趋势。


  公司虽然资产负债率下降并不明显,不过从2015年财务报表来看,2015年已经把长期借款偿还完毕,2015年负债总额净增加20亿左右,主要是因为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26.98亿导致。



  因为长期借款为0,所以公司未来如果想延迟短期借款的偿还,那么就可以通过增加长期借款来偿还短期借款,延长还款期。因此,对于公司来讲,有方法能够应付长短期的负债。

  要真正分析一家公司的质地好坏,财报是最重要的切入点,通过财报数字去看企业究竟是表面的华丽还是内外兼修踏实经营为股东谋利益。可能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会说,财报也可以造假,是的,我们都知道有过这样的现象,但是造假肯定有线索。因此,我们更加需要掌握财务分析能力,找出不正常现象,即便是造假,也能从财务报表上找到端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