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上古神话

 东西二王 2016-05-31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2016-05-20 20:51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是中国古代流传或经史典籍中记载的神化了的人物,诸如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嫦娥、姜子牙等神话形象栩栩如生,其美德和行迹在民间被广为传颂。但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也有另一类妖兽式的人物,当然是残害百姓。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神话人物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皇大帝

玉 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是四御之首,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居太微玉清宫,又称通明天宫。玉皇被称为众神 之王,是元始天尊所化生,道经中所说玉皇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 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玉皇,人们通称为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 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恶鬼)的一切阴阳福祸。每年腊月二十五,玉帝都要亲自降圣下界,亲自 出巡视察各方面的情况。经便考察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西王母

西 王母的尊号有:“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列仙全传》卷一称她为龟台金母。以西华至妙之气,化二生于伊川。姓缑(gou)(一作何一作杨)讳回,字婉 妗。一字太虚。治昆仑西北隅,民间称之为西王母,而后经过多方面的演变,至道教创立后,西王母被纳入其神系,成为道教至高的女神。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 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十今图书集·神异典》卷二二二又称她是”西 华至妙之气“而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茫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直径,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共理二气,而育 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才能进入三清境,拜 见元始天尊。

所以与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同属天上至高之神,各司其职,而非一些无知者所说的夫妻关系。

古神表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治理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祝融(颛顼重孙)、太子长琴(火神祝融之子)、黎、重、彭祖(孙)

上古帝喾(kù)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重孙(《史记·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 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喾命曰祝融 。

太 子长琴是火神祝融的儿子,传说他出生的时候怀中抱着一把小琴,天地都因为他的出生而欢唱。根据《山海经》记载:“炎帝正农桑,闻天地欢歌,立而叹曰:有神 处于世。”《山海经·大荒西经》云:“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帝俊之妻:

羲和,生十位太阳神

常羲,生十二位月亮神

少昊:黄帝之子

帝喾:翛

帝俊臣属:羿

鲧妻女喜。

尧又名:放勋,妻女皇;

舜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重要神仙表: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轩辕。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汇总

五帝:

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辅佐:国神)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三官大帝

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 | 白虎监兵神君 | 朱雀陵光神君 |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河神

五感生帝

青帝灵威仰 |白帝白招拒 |赤帝赤飚怒 | 黑帝汁光计 |黄帝含枢纽

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关羽

五方揭谛

金光揭谛 | 银头揭谛 | 波罗揭谛 | 波罗僧揭谛 | 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帝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五岳帝君与五岳正神称谓相同,但有区别,五岳正神出自《封神演义》。)

五斗星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

庞刘荀毕、邓辛张陶,

其全名为庞煜、刘俊、荀雷吉、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十八星宿

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

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钟英 金游 殷郊 庞煜 刘吉

关羽 马胜 温琼 王善 康应 朱彦

吕魁 方角 耿通 邓伯温 辛汉臣 张元伯

陶元信 荀雷吉 毕宗远 赵公明 吴明远 李青天

梅天顺 熊光显 石远信 孔雷结 陈元远 林大华

周青远 纪雷刚 崔志旭 江飞捷 贺天祥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

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黎山老母

龙王:

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

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

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




道教神仙最高等级大罗天仙

2016-05-29 07:38

道教神仙最高等级大罗天仙

道教神仙的最高等级大罗天仙,至于大罗金仙这个词在道教经典中是不存在的。道教三十六天中最高的的大罗天界。道教三十六天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乃最高最广之天也。

金仙,指的是道教代指外教的最高果位,如《玉皇经》所述:“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萨”。然而不同体系不可以混淆对比。

大罗,指的是道教三十六天中最高的大罗天界。道教三十六天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乃最高最广之天也。

大罗意为一切空间永恒逍遥,金意为不朽(有万磨不灭之意),即一切时空永恒逍遥的不朽不灭的仙人。是学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罗天。这就是大罗金仙的由来。

道教神仙最高等级大罗天仙

神仙的等级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一般说来,其划分成的等级有以下几种。

《神仙传》区分仙有九品: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

《抱朴子内篇.论 仙》分天仙、地仙和尸解仙(先死,再蜕变成仙人,一般认为是仙之下者,远不及白日飞升直接成仙)。

王重阳等内丹家将仙分成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

道教神仙最高等级大罗天仙

一般说来,学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最高尊神元始天尊所居的大罗天成大罗金仙。

而通常人们习惯把仙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大罗金仙五个种类。他们的身份是逐渐升高的。


道教神仙最高等级大罗天仙

根据佛家的说法只有不断的修炼积德才能得道成仙。这五种也是这样。

首先是鬼仙,当修炼到死后,它的精灵没有消失能够长久通灵而存在于鬼道的世界中。例如众所周知的阎罗王。

人仙是指修炼到没有病患延年益寿的地步的仙。这类的代表人物我们也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济公。

地仙是修炼到能腾云驾雾,寒暑不侵,水火不惧具有一定神通一类的仙。代表人物是八仙。

天仙是修炼到万寿无疆,具有种种神通。代表人物就很多了,像大家熟悉的太白金星、二郎神等。

大罗金仙是修为最高的一类仙,最高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神聚神散操纵自如,天上人间无人能敌。


中华上古之神女娲简介

2016-05-24 09:01

中华上古之神女娲简介

女 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 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中华上古之神女娲简介

人物渊源

上古神话

女娲,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

称号亦有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史记女娲氏,风(或为凤、女)姓,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地之母。

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对万物救助巨大的一位上古女神。相传她是华夏族的母亲,创造了生命,又勇敢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传 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 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另外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埙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记载中她替人类建立了婚 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婚姻女神。

在古代宗法制下:父权、夫权、男权成为三座牢牢压抑着女娲神话发展的大山枷 锁,使得其拆分为三类性质:一、作为上古贤王,人族先灵,圣母祭祀的女娲:肯定其作为人类之母与地母三皇的身份;二、作为福佑社稷、补天之神,得以祭拜的 女娲,确认其作为伏羲之妹(兼下任继任者)与补天圣女的身份;三、祭祀供奉女娲所有神职业位:才是完整一体的创世始先神形象。

中华上古之神女娲简介

历史地位: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先 秦文献古籍《史籀篇》、《楚辞》、《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和秦汉以来的《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 史》、《史记》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

一是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是具有实现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是对增强创业精神、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女娲的地位时有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在三皇之下。

据 说原因有三:一、神话传说中女娲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传说中伏羲、女娲既为血亲又为夫妻,均为一家人,列入三皇时有时两个人都选中,有 时只选一人作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书在经书中的显赫地位使得它所宣传的伏羲、神农、黄帝三皇观点为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女娲所在的是母系社会,之后 是父系社会,以男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中华上古之神女娲简介



神话中流传最广的上仙——黎山老母

2016-05-31 19:50

黎 山老母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黎山圣母、无当圣母,亦称无极无生老母。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 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封神演义》中,无当圣母是截教通天教主坐下四位首席大弟子之一,其余三人为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自万仙阵 一战中逃跑,之后下落不明。也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中唯一存活的弟子!

神话中流传最广的上仙——黎山老母


传 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战国时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杨宗保的 妻子穆桂英(宋代)、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宋代)、祝英台(东晋时期)、千年白蛇白素贞(宋代)等,都为骊山老母的门下弟子。

骊山老母

《路 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亦有“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的记载。《汉书·律历志》将骊山老母称为“骊山 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骊山一带之故,“骊山女亦为天子, 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骊山乃老母炼石补天之座骑奉命而化之,腹有泉,出温汤,供人民沐浴,能医治多 种皮肤顽症,故曰神汤,亦是老母之圣德也。

骊山老母不仅是我道教供奉祭祀的一位远古尊神,汉族民间祭祀老母的活动也由来已久。农历正月二十日汉族民间制作面饼是为纪念老母炼石补天之大功,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历时五天,届时,各地香客、民众数万人上山朝拜、祭祀这位功德无量的远古尊神,是正其源而志其德也。

樊梨花

据《神明圣纪》记载:樊元帅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樊梨花自幼随骊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道法高强。不仅具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更配有诛仙剑、打神鞭、混天棋盘、分身云符及乾坤圈等各种宝物。

当 艺成下山之际,骊山老母告之约:“将嫁与大唐将军薛丁山协助征西。”并语前世因缘:“汝二人为玉皇上帝驾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会上,因动思凡之 心,於嘻闹之间,金童不慎击坏琼瑶,而玉女也将水晶瓶打碎,玉皇上帝盛怒之下,便将予以处罚。斯时,南极仙翁趋前禀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缘未了,建议将二人 贬下凡间,结为夫妇以了前缘”。

白素贞

《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也相传曾师从于梨山老母。白素贞是四川青城山下修练千年的白蛇,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女主人公,也称白娘子、白蛇。

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杭州有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在西湖与美丽女子白娘子及其使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邂逅相遇 ,同舟避雨,遂结为夫妻。

在历代传说里,梨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面目出现。关于她的传说真是神出鬼没:

1、战国时期:钟无艳是她的弟子~

2、 唐朝:她在唐僧师徒的取经路上,伙同观音、文殊、普贤几位菩萨弄了个莫家庄出来,自己扮寡妇妈妈,其余则化作三个美貌小姑娘,把猪八戒迷得七荤八素,把唐 长老调戏得面红耳赤。然后还在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心的时候,跑去他面前磨绣花针,等着李白问她“你磨什么呀?”她就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然后李白 大受启发,从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诗仙。

3、太宗贞观年间,她还收了西凉国寒江关守将的女儿樊梨花做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术。然后叫她下山去找个如此这般的老公,还得让他过三道难关之后才以身相许.

4、宋代:她又收了穆桂英做徒弟.结果这个徒弟命不大好,成了寡妇,还得带领一群老寡妇小寡妇去打金兵.还有一说白素贞白娘子也是她的弟子。

5、清代:居然有刻本小说讲祝英台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了起来,还教了一身法术,当了女剑仙什么的。

骊山老母殿

骊 山老母殿,道教宫观。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的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相传骊山老母曾在此山炼石补天,并于唐玄宗时在此山之下向李筌传授《阴符经》秘义,老母仙 逝之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 (今陕西蓝田县境内),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女娲祠,以为纪念,后人逐渐改称曰老母殿。

此殿坐 北面南,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及配房,后院主要有大殿及左右道舍等。主殿老母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塑像,并藏有唐代所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 通,碑文记载了唐代学者李筌在骊山脚下逢老母传授《阴符经》秘义的经过。山门内两侧置有铁锅、铁缸各一口,均为明代所铸造。殿外山峰秀丽,风景优美,是骊 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古迹之一,为陕西省道教重点宫观。

小编点评:

对于黎山老母的形象可以说有很多的版本,在各地流传甚广! 这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很相似,那就是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作为战争与智慧的女神经常出现在古代一些典籍之中。黎山老母和九天玄女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黎山老母都是收为徒弟,悉心教导成才!而九天玄女一般是赐予力量和无字天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