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将其当作是过失或罪恶,我们可能会把自己肉体的出生看成是跌到了黑暗中。出生的过程确实是从灵魂的某个部分跃入深处,那是我们自觉的选择。在灵魂深处选择给自己穿上目前这副身体,并感觉到完成任务所需的信念和毅力。 然而,在我们跳下去的刹那就陷入了不知晓的状态,一种短期的不知晓状态。一进入到地球的物质实相中,我们的意识就被某种幻象蒙蔽和催眠了。这种幻象正是多数地球人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网。
我们刚进入地球生活的时候,对另一边的记忆仍然是清晰的。但我们没有语言去表达它,也没有表达真相的途径,不管我们在哪里,无条件的爱和安全都围绕著我们。 家的能量对我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水对鱼一样。但接下来就踏入了父母的物质世界和心理实相中,我们向他们伸出手,想保持在家的感觉。但我们似乎被隔开了,就像有一张网困住了我们。这就是出生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创伤。透过父母的存在方式,他们对生活的基本观点,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他们对你寄托的希望,那困住我们的网不停地编织著。 当我们最初进入这种特定的、组成我们原生家庭的能量形态时,我们的意识是开放的,几乎没有个人界限。作为婴儿我们彻底接受了父母的能量,那就像一个重要的印记,深刻影响著以后的人生经验。那时筛选过滤还不存在。我们只能在长大一些后,大概在青春期的时候,才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是我自己,才具备必要的意识来筛选这些能量,认识到什么对我来说是好的、自然的,什么不是。
当我们作为一个孩子来到地球上,我们就沉浸于遗忘的海洋中,起初,一张幻觉之网似乎紧紧困住了我们。然而从灵魂层面上说,我们有意允许自己被领偏了路。当我们降生到地球上,我们在内心深处坚信自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出路。我们的使命就是:找到冲出幻象之路,把解决问题的能量、爱和清晰的能量带给世界,使其他人可以得到它。
在我们生命的某些时刻会出现一些帮助我们完成使命的机会和可能性。长大后我们会遇到某些人或某些情况对我们发出邀请或挑战,让我们发现自己是谁。我们会被生活温和地推著,或者--如果我们很顽固的话--被粗暴地推著去解决这个问题。 源于成长过程和父母能量中的对爱的错误认识需要被丢开,而这将会引发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似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似乎我们认同的所有观念都要经过检验。确实,我们的灵魂会想方设法带我们回家,它会不停地敲门,直到我们打开门释放掉自己为止。 发生在生活中的主要事件通常都是让我们成长和重返我是谁的机会,但彻底认清这一点,重新获得刚出生时的能量,不被缺乏控制力、爱和合一性的幻象所污染,则需要勇气和决心。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与灵魂的能量相悖,因为它带我们偏离了以往舒适的路。当我们习惯于社会和家庭的观念,我们的灵魂简直是个任性的向导。
把自己从小我意识中释放出来,既需要男性化的自我意识与洞察力的能量,也需要女性化的爱与理解的能量。针对父母而言,洞察力意味着让自己远离他们传给我们的恐惧和限制性的能量。为了在精神意义上放开原生家庭,我们要能区别开他们的能量和自己的能量,我们要能挣脱束缚和限制我们的绳索。
对父母表达愤怒和挫折感,或是告诉他们对待我们错误的地方,并不是首要的。有时,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事情的立场或是对他们的感觉可能是件好事;但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理解我们想要告诉他们的东西。他们对于我们跟他们不同的地方,跟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有差距的观点可能不会产生共鸣。 放开连接父母的能量,意味著首先要放开我们自己的头脑和情绪中的能量。这就要向内看,找出自己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按照父母设置的幻象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父母的好恶生活,而他们的好恶,都是基于恐惧和评判形成的。
一旦了然于此,我们就会让自己放开它,我们会很容易原谅父母并真正地离开原生家庭。只有切断了内在绳索并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后,我们才能真正地对父母释怀。 我们会很清楚的说出他们的恐惧和幻象,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父母并不等同于他们的恐惧和幻象,他们也曾经是孩子,也在努力完成他们的灵魂使命。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到他们的无辜并且能够原谅他们。
某种意义上我们是父母的牺牲品,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童年时期表现出小我意识。我们暂时地、部分地依靠他们的幻象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做他们的孩子。然而克服受害者的感觉是我们生命中能够拥有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当我们辨认出那源自童年时代的深刻印记,并有意识地决定哪些对我们有益、哪些最好丢开时,我们就成了自由人。这就是控制权。
于是,当父母的期盼和渴望不是我们自己的时,我们不再下意识地去适应它们,同时我们也不会再背叛它们了。我们可以把他们给我们的错误观念当成不是自己的,就这样。不必认为父母在这些方面拖累了我们。我们可以带著洞察力去爱。 我们是通过父母被引入了小我意识,然而藉由在爱和宽恕中放开父母,藉由认识到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也通过父母超越了小我意识。 注:感恩作者分享 2015年厦门【至庸·课讯】 主办单位: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厦门至庸心理咨询养心岛 |
|
来自: 刘淑姿 > 《意象对话名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