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藤类药治疗中风病应用举隅

 柴桂苓 2016-05-31



藤类药常用于治疗肢体经络、筋脉病变,临床上神经科应用较为广泛,治疗中风病用以缓解偏瘫、麻木、僵直等症,疗效显著。

1、藤类药之功效
1)活血祛瘀
藤类药具有活血祛瘀功效,多用于治疗瘀血阻络证。茎藤之属质地重厚,善驱逐部位较深在的络道经隧间之瘀血,故治疗因脑络瘀阻,脑髓失养,神机失用而产生的中风诸症尤为适宜。如鸡血藤、夜交藤、常春藤化瘀而兼养血扶正;天仙藤、络石藤、鸡屎藤、海风藤等通络化瘀,气血并调,天仙藤兼能利水消肿;忍冬藤、红藤化瘀清热,通脉除闭。临床应用可根据不同血瘀证选用,以提高疗效。
2)通经活络
《本草汇言》日:“ 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
人络” 。藤类药能深入络道经隧,搜剔逐出滞留其间的外风或内生之风邪,风邪得去,经络疏通,气血畅行,身体麻木则缓解。如天仙藤、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宽筋藤等都具有较突出的缓解中风后偏身体麻木症功用。
3)舒筋缓急
中风后恢复期,患者出现偏瘫一侧肢体拘挛
僵直、屈伸不利、活动困难等上位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治疗较为棘手。藤类药其形似筋而善治筋病,又因其性刚柔相济,能屈能伸,对筋脉拘挛、肢体僵直症,有柔筋舒筋之功。如
《要药分别》所言:“ 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 《药性解》载钩藤:“ 舒筋活血,兼主气血,故于经络靡所不入。” 而常用于治疗
肢体痉挛僵直症。尚有如鸡血藤、海风藤、宽筋藤、青风藤等,都具有柔筋舒筋、疏利脉络之功,为治疗痉挛性瘫痪常用之品。
4)开闭定痛
中风病恢复期,因痰瘀互结,闭阻经络,经
络不通,患者常出现偏瘫肢体疼痛。藤类药中之络石藤、海风藤、雷公藤、青风藤等,具有通络散结,开闭定痛之功,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疗效确切;鸡屎藤止痛,对多种神经痛均有良效,应用时结合辨证重用本品,可较快缓解中风后瘫肢疼痛。
5)健脑安神
鸡血藤温通血脉,养血和血,能使阴血充足
而脑神得养;钩藤除心热,平肝风;夜交藤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本草正义》日其:“ 治夜少安寐” ,故对中风病脑络不利,心血亏虚,脑神失养,或肝肾不足,阴不制阳,虚热上扰,心神不安之头晕、失眠、烦躁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
藤类药多属祛风湿类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类药有较突出的抗炎作用,另外,鸡血藤、海风藤、雷公藤、青风藤、忍冬藤等尚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脑组织可出现较突出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学异常,脑组织炎症损伤是影响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脑动脉慢性炎症损伤又为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基础。因此,藤类药对中风病有防治作用,可能主要与其抗炎及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有关。另外,部分藤类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作用,如鸡血藤、木通等;有扩张血管、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作用,如海风藤、络石藤;有显著止痛作用,如鸡屎藤;有镇静、催眠、降血压等多种药理作用,如钩藤、夜交藤、络石藤、鸡屎藤
等。可见,藤类药用治中风病,作用独特,疗效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2、临床应用
1)辨证用药,对症用药藤类药性能各不相同,故临证时应结合辨证选用。如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宜选用络石藤、海风藤、宽筋藤等祛风通络散结之品;阴虚阳亢证宜选钩
藤、夜交藤等具有清热、平肝等功效者;瘀血阻络而兼血虚者宜选用化瘀并补血之鸡血藤、夜交藤;气虚血瘀证宜选天仙藤、鸡血藤、海风藤等偏温之品;阴虚有热,或痰热夹瘀阻络
者,宜选用络石藤、忍冬藤、红藤、钩藤等以清热活血、化瘀通络。同时,对缓解中风病不同症状及体征,藤类药又各具特点。如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具疗瘫起废之力,尤宜以治疗偏瘫为主要表现者;天仙藤、络石藤、鸡血藤、丝瓜藤等可缓解肢体麻木,治疗以偏身麻木为主者或偏瘫并麻木者;鸡屎藤擅治中风后偏瘫肢体疼痛,海风藤、宽筋藤、络石藤、钩藤等擅治强直性痉挛性瘫痪;天仙藤治中风后偏瘫肢体浮肿效好,临床可据症选之。结合辨证及对症用药,既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又充分发挥藤类药的功效特点。
2)多味合用,增强疗效多数藤类药作用较温和,对病情顽固的中风病,必须数味使用,形成合力,才能产生强大的通经络、开闭结、行气血功效,促进改善偏瘫麻木等症。如张基
谟用四藤汤? ,李传芳用起瘫煎川,黄建成等用桃红四藤汤等治疗中风病,皆数藤合用,取得较好疗效。临证常结合辨证与辨症,选3~4味配入复方,临床疗效确切。
3)剂量宜重,疗程宜长中风病病位深在,病情重笃,非味薄气轻之品可疗。藤蔓药虽质地厚重,但多数作用和缓,欲取其治疗中风病,除多味并投外,还须使用重剂方显其效。如 海风藤、宽筋藤、络石藤、钩藤用量一般20g以上,夜交藤用30g以上,而鸡血藤可用30~50g,鸡屎藤治瘫肢疼痛,必用45~60g或更多。再则藤类药用治中风病,疗效出现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因而疗程宜长,作用才突出,且长程应用,藉其通脉疏络,调和气血之能,促进偏瘫、麻木等症的康复,对防止中风病复发,亦甚有助益。大剂量、长期使用藤类药,须注意顾护胃气,常配以陈皮、砂仁、麦芽等行气和胃之品,以防脾胃呆滞,纳化失常,影响药物的摄入与吸收。
4)藤虫并用,相得益彰虫类药灵动善走,擅攻逐搜剔经脉络道间之风痰瘀邪,通利脉络。藤类药亦易深入络道经隧,长于通经络。二者并用,相得益彰,增强通经活络,疏达气血
之力。如李秀林以验方四藤三虫汤治疗中风病,王德文以家传秘方五虫四藤汤治疗中风偏瘫皆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常取虫类与藤类药并用治之。偏瘫为主
者,以水蛭、蜈蚣、地龙、僵蚕合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忍冬藤,配用马钱子、稀莶草治疗;偏身麻木为主者或偏瘫并麻木者,以全蝎、蜈蚣、地龙、白花蛇( 或乌梢蛇) 合络石藤、鸡血藤、天仙藤,同时配用桑枝、豨莶草治疗;瘫肢拘挛僵直,屈伸不利者,以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白花蛇( 或乌梢蛇) 合络石藤、宽筋藤、钩藤、海风藤,同时配用木瓜、伸筋草治疗等。临床疗效满意。
5)内服外治并举 藤类药对中风后多种症状有较好疗效,内服有效,外用亦佳,采用内服外治并举,可充分发挥药效,促进临床症状较快改善。临床应用时在常规内服汤药同时,选用络石藤、鸡血藤、天仙藤、海风藤各30—45g,制川乌、制草乌、法半夏各15g,海藻30g,甘草10g。水煎后浸泡或热敷患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15~30天,对肢体麻木、疼痛、痉挛、僵直、瘫痪等症,有较好改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