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请看这里:不一样的治疗妙招!

 山东中医竹林 2016-05-31

失眠请看这里:不一样的治疗妙招!

2016-05-31 粟栗,苏鑫 


小编导读

现在,很多人一早见面就会说:“我昨晚又失眠了,你看我这黑眼圈,都没法说了,哎!”失眠,是有多少人正在经受它的折磨!尤其在天气越来越炎热的时候,失眠好像更是“猖狂”。总是在该睡的时候睡不着,却又在该工作的时候没精神,郁闷、伤神!怎么办?据说补气养血、固精安神可治疗失眠!一起来看看吧!


不寐,气血不足、精亏神越证,治以补气养血、固精安神。

邓某,女,30岁。200749日初诊。

不寐2年。

初诊:患者自述2年前患失眠,时有心悸,畏响声,入睡难,多梦,劳累后有心痛、气短,素有手足不温。曾患乳腺纤维瘤,手术切除。近日因家中装修,劳累后失眠加重,入睡难,多梦,心慌,乏力,气短,月经先期10天,量多,色暗淡,腰背酸痛。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具体用药不详,治疗无效,遂寻求中医治疗。面色萎黄,眼圈青暗。舌淡暗,体胖,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证属气血不足、精亏神越证。

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

治法:治以补气养血、固精安神。

处方:黄芪40g,党参15g,熟地黄40g,麦冬15g,川续断20g,狗脊20g,砂仁15g,菊花20g,枸杞子20g,合欢花15g,甘草10g。水煎服,1日半1剂,早晚2次温服,连服4剂。

二诊(2007年4月16日):服药后诸症稍减,仍失眠多梦,气短乏力,胸闷甚欲捶打胸背。舌淡紫,苔白,脉弦细。此为气血亏虚之象,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遵循前法,加大实脾调气之力。上方去甘草、川续断、狗脊、枸杞子、麦冬、菊花,加当归15g,川芎10g,山药40g,白术20g,苏梗20g,炒枣仁25g。水煎服,1日半1剂,早晚2次温服,连服6剂。

三诊(2007年4月25日):服药后诸症减轻,失眠好转,乏力气短、胸闷、腰背痛渐轻,月经仍先期,现正值经期。舌淡暗,苔微黄,脉细。正值经期且经量较多,故在顾护脾胃之时,兼以补肾调经。上方去当归、川芎、山药、白术、苏梗,加女贞子20g,旱莲草15g,川贝母10g,甘草10g。水煎服,1日半1剂,早晚2次温服,连服6剂。

四诊(2007年5月5日):服药后诸症有明显改善,因工作外出而停止服药。

疗效:调整治疗近1月,睡眠转佳。

按:不寐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与个人体质、性格、环境、精神、情志因素相关。临床多表现为入睡难、易醒、多梦、心悸、乏力等症状。《景岳全书》曰:“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凡思虑、劳倦、惊恐、忧愁,乃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本例患者失眠已2年,近日因烦劳而不寐加重。乃由素体气血不足,阴阳不调,肝肾阴精亏虚,而致心神失养,阳不入阴,入夜而神不安室,浮越在外而成不寐,入睡难、多梦、易惊、心悸;气虚则气短、乏力,劳累后加重;气虚失摄,则月经先期,量多;肾虚血弱,则经血色暗淡;肾虚失养,则腰背酸痛等。采用补气养血、固精安神法治疗。方中黄芪、党参、熟地黄、麦冬、枸杞子补益气血以安神;川续断、狗脊温补肝肾,“阳气者精则养神”,既安神又强壮腰膝而止痛;合欢花安神促眠;菊花清热,以防精血不足而生虚热;砂仁行气,使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二诊仍见气血亏虚之象,故减温补之力,加入当归、川芎、苏梗,调和气血而安神促眠,且可开郁止痛;加山药、白术益脾固精以安神;增入枣仁加强安神之力。三诊加入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滋阴促阳入于阴;加川贝母以开郁行气,通达阴阳。诸诊调治后,气血得补,阴精得固,心神得养,郁结得开,诸症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