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本书足以回味我们菲薄的流年

 真友书屋 2016-05-31


 
 
 
编者按:
时光不语,静看花开花落。行迹匆匆的我们总是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当流逝的岁月,凋零了年华,苍老了灵魂时,唯有文学,能够拒绝被日常生活和现实的腐蚀,抵抗遗忘。6本书,讲述6个关于年华易逝的故事。


01《爵士时代的故事》

作者:F·S·菲茨杰拉德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发疯的化学形式。”

——《爵士时代的故事》


推荐理由 | 

作家以他的奇思妙想,为生命易逝、梦幻破碎、青春不再的“爵士时代”唱了一曲不无忧伤的华丽挽歌。他的文笔如行云流水般明快透彻,状物写人常有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


内容简介 |

本书篇篇情节生动,寓意深刻,艺术感很强,记录和描写了年轻一代的梦想、追求、爱情、痛苦、失望、艰辛、迷茫等复杂的人生经历,浓缩并折射了光彩夺目的爵士时代的特征,高度戏剧化地表现了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剧烈矛盾冲突。有些如《骆驼的后背》、《返老还童》等,经过改编之后还被拍成了电影。



02《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作者:简媜

我都有机会以一瞥的情分,旁观一生命之崛起或忽然陨落。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推荐理由 | 

我们每一天都在目睹自己的死亡,明天和死亡不知哪一个先来。如书中所说,我们能否将生活过得死而无憾。by渔笠 


内容简介 |

在《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中,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也不浪漫。 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广泛地观照思考“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一路从肉身、人生、老化、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



03《雨季不再来》

作者:三毛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

而人之所以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雨季不再来》


推荐理由 | 

每个人都有无法忘记的过去,里面有悲也有喜。无论平顺也好,颠簸也好,那都是命运给予的礼物,我们一定要坚信,它让你经历这些必定对你来说都是必要的,它一定把最好的都给了你。


内容简介 |

本书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04《情人》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


推荐理由 | 

作家王小波曾经评论这段文字:“第一次读时,你会感到极大的震撼,但再带挑剔的眼光重读几遍,就会发现没有一段的安排经不起推敲。从全书第一句’我已经老了’,给人带来无限的沧桑感开始,到结尾的一句‘爱我一直到死’,带来绝望的悲凉终、感情的变化都在准确的控制之下。叙事没有按时空的顺序展开,但有另一种逻辑作为线索,这种逻辑我把它叫作艺术——这种写法本身就是种无与伦比的创造。”


内容简介 |

它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小说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法国社会中男女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侧面。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



05《活着为了讲述》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