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葵花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16-05-31
别名:侧金盏、黄蜀葵、棉花葵、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大野棉花、火炮花、辛麻、黄花麻。
来源:锦葵科植物黄蜀葵或刚毛黄蜀葵的干燥花蕾。
采收加工:7~10月份开花期分批采摘花蕾,晒干。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凉。归肾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秋葵花史话
秋葵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就以“黄葵”之名将其载入。到了北宋嘉祐年间,掌禹锡奉朝廷之命编纂《嘉祐本草》,正式以“黄蜀葵”之名将其载入药典,并描述此草道:“黄蜀葵花,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叶,与蜀葵颇相似,叶尖狭多刻缺,夏末开花,浅黄色”。到了明代,《本草纲目》对秋葵花做了更加详细全面的论述,并称之为“侧金盏花”。秋葵花不仅活血利尿解毒,还具有促产的作用,对于难产的孕妇很有帮助,古代常用其做催产药。不过,妊娠期孕妇千万不可食用,否则有流产的危险。
●秋葵花的养生经
〔利尿通淋〕
现代人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原因,常常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异常。秋葵花入肾经,善于清下焦之湿热,并有消除结石之功效。对于尿频涩痛、淋漓不尽、癃闭不通、小腹胀满等常见症状十分有效。用秋葵花煮水喝,对于保持尿路通畅、预防和消除尿路结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血通络,守护心血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高血压患者都面临着血栓的威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秋葵花内所含的杨梅素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进而达到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对于心脏病人来说,秋葵花提取物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面积,经常服用可以提高心脏的活力,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或病情的恶化。
〔清热消肿〕
夏季是热毒最容易袭身的季节。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导致肺热型咳嗽、皮肤生疮甚至化脓等病症。对于伤病卧床者来说,褥疮有时甚至是防不胜防的顽症。事实上,在做好外部预防措施的同时,如果能再加强一下内部防线的巩固,热毒也并非那么顽固。常饮秋葵花茶,可以及时驱除身上侵入的热毒,防止热毒积聚形成病变。即使出现了病症,采一些秋葵花内服兼外敷,也很容易将热毒之症消灭于萌芽状态。
〔通瘀顺产〕
秋葵花花中所含的有效物质,不但可以增强心脏的活力,还可以刺激肠道、尿道、阴道、子宫等内壁肌肉的收缩。因此,秋葵花不但可以疏通尿路的瘀阻不畅,对于肠道、阴道及子宫的瘀阻同样有疏导作用,常见的便秘、难产、胎衣不下、白带增多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服用秋葵花加以调理治疗。
〔消炎止痛〕
秋葵花不但具有清热之功,而且还能消炎镇痛。特别是对于烧伤或烫伤所造成的皮肤红肿、溃破、疼痛,用秋葵花浸油外敷,既能清热毒、防止化脓感染,还具有镇痛的效果。《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了秋葵花的这一用途:“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对于偏远山区的人们来说,如果在烧伤烫伤时不能及时买到药物,不妨采一些秋葵花浸入麻油之中作药,既能救急,而且经济方便。
●秋葵花的养生方
独圣散:秋葵花30克,炒熟后研成细末。每服3克,用米汤调服。此散主治肾结石、尿路结石。
二花散:秋葵花3克,酸石榴花0.3克。将两味药材研成细末后充分混合。这是一服药的量。用时将药末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晾温服用。此散主治流鼻血不止。
蜀葵润肺散:秋葵花30克,木槿花10克。将这两味药研成粉末后充分混合。用时每服3克,用糯米汤调服,饭后服用。此散主治肺痨咳血。
蜀葵膏:取秋葵花适量,用盐掺匀后放入密封的瓷器中,经年不坏。用时将花膏取出,敷于患处。此膏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肿毒恶疮。
蜀葵浸膏:将适量的秋葵花放入麻油中浸泡,待其溶成糊状后,涂于患处,每日2~3次。此油膏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
三黄去疮膏:秋葵花、黄芩、大黄各等量。将三味药材研成粉末,用香油调成油膏。此膏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秃疮,治疗时先用淘米水清洗秃疮,然后将油膏涂于患处。
双黄散:秋葵花3克,黄丹1.5克。将两味药材研为细末。此散主治小儿木舌,将药末直接敷于舌上即可。
秋葵公英膏:鲜秋葵花15克,鲜蒲公英20克。将两味药材共捣烂,用鸡蛋清调敷患处。此膏具有清热消肿的功效,可治疗瘰疬疮疖。
秋葵花散:干秋葵花30克,捣碎过筛为散剂。每服2克,糯米饮调下,饭后服用。此散可治疗肺痨吐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