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一:小时候的6件事,长大后才懂

 关陇之 2016-06-01


从小,我们从大人们那里和书本里学到许多人生道理,但没几个能真正放到心里,很多事情都是真正亲身经历了才明白。

在六一儿童节这特殊日子里,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究竟有哪些事小时候根本不懂,长大了才明白的事呢?

1、不好好念书你一定会后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以前老师总说不好好学习将来肯定后悔,谁又能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意义呢?等到真的离开学校有些年头了,遇到事情才觉得后悔不已。你有没有遇到特定的事让你后悔当初没好好学?

其实,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当初信誓旦旦地说不会后悔的,到最后都后悔了,或许有些事还可以追得回,但念书这回事是最不容易追回的。年华易逝,长大后的我们最容易被红尘俗事牵绊,心绪很难再回到念书时,即便是回去了,味道也变了。


2、现在有多想离开家,将来就有多想回来

“吾心安处是故乡”,少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常常不把父母所说的家当成这世上最温暖的地方,不会当成走了以后会念了又念,总盼着回来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你真的长大了,长成了年少时期许的模样,展着翅膀飞向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可是直到人在他乡的那一刻,我才渐渐明白,才真正成长,才真正懂得“吾心安处是故乡”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圆融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复。

以前总是任性做自己,有话直说,不懂得体谅。长大后看的事情多了,渐渐明白 '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一定要争个是非对错。' 人生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与其爆发冲突弄得两败俱伤,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展现雅量。谁是谁非,时间会证明一切。


4、对朋友,心里有一把尺

曾经觉得朋友是多多益善,认识许多人、到哪都罩得住,好像很威。聚在一起聊天开心就能称得上好朋友。可渐渐长大了才发现,朋友是重质不重量,真正能进入内心的知心朋友就那几个,而磁场不合的,说真的也没必要假装彼此喜欢。


5、学会说不

小时候不太有原则,在人多的场合,总觉得大家开心最重要,即使自己丢点脸取悦众人也没关系。但现在懂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是 ' 尊重 ',开玩笑可以,但必须建立在彼此都舒服的尺度之上,谁说一定要低级趣味或人身攻击才好笑呢?


6、总有些文章,年少时没感觉,长大后才恍然大悟!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考试好像永远都少不了古文默写这一项,当时年纪小,抱怨说为何要背这些不甚理解的文章。长大以后,随着阅历的丰富,渐渐明白,好的文章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是某个场景下,蓦地想起,原来这就是他当年的心境。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朱自清《背影》 

以前不懂什么叫离别,而今故乡于我,只有冬夏,再无春秋。要是再忙些,或许便只剩下春节那几日;要是再过几年,或许家乡都要丢掉了。类似的还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初中初读此句,觉得喜欢,因为觉得虽然不是很懂,但是都是大白话,好背。

后来长大了,慢慢看父母老去,慢慢看到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人生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才慢慢懂得这句话中的嗟叹。

人生如此的艰难,我也不过是一个行人罢了。这是苏轼写给离别的好友的,更是写给自己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条自己的路要走,遇到歧路险阻,你或许可以向古人、今人、朋友、爱人求助,但归根到底,没有人能帮得了你,你还是要自己去做出选择。


【儒风大家】编撰,转载本文须注明:

来源: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