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摄影诗人——山本悍右

 zxw5587 2016-06-01

若孤独被强制诊断

只会导致更深的孤独

二十世纪初期的自由赋予我们的

除了今日完全的孤独外

别无他物

山本悍右(1914--1987)

山本悍右,日本二十世纪初期生于日本,当时也正是先锋艺术思潮的黄金时期。这股思潮影响了文学、绘画、电影等领域,毫无疑问地也渗入了摄影。山本悍右便是这样一位适时降生的摄影天才,将其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和创作上,是日本超现实主义摄影的勘探者。

除开先锋摄影师的身份之外,山本悍石还是一位诗人,所以在他的摄影画面之中,也流露出诗人所特有的敏感、细腻和忧郁。

自拍照,1956年



诗人眼中的“超体”




诗人的视野




1930至1970年的超现实主义摄影



人类思维的发展,1932年

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先锋派思潮不仅涵盖文学、绘画、电影等领域,同样也影响到了摄影。沉静却又奇异,粗粝甚至扭曲,没有边界的自由;表现主义质感的黑白影像从真实世界中完美剥离……这些特点在当时成就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摄影流派,并在历史上大放异彩。两次超现实主义热潮,即20世纪30年代的兴起,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高潮,造就了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迅速崛起,其气势直逼绘画、雕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

人类思维的发展,1932年

超现实主义运动教父,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 1896–1966)在其《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中宣布,“惊异常常是美的。值得惊异的事物都是美的。除了值得惊异的事物外,美是没有的。”他道出了超现实主义的真谛 ,这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美学理念和理性意识的束缚、无限逼近人类精神和潜意识的自由表现形式。

行走的忧伤,1949年

同时期的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认为,对于禁忌的越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回归——他认为针对西方现代性和现代理性,越界可以使自我封闭的主体冲回到被现代理性所割裂的内在生活领域。

被遗忘的人,1957年

可见,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学说 —— 在他们看来,人的最真实的感觉只能在潜意识和梦幻当中,因此人类的下意识活动、突发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世界,才是一切艺术驰骋的广阔天地。基于用意识潜流解放想象力制造惊异之美的箴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摒弃了传统的创作形式,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

沉默的手术刀,1963年

因此,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刻意表现的对象是人类的潜意识,偶然的灵感,心理的变态和梦幻,并以剪刀、浆糊等实物拼贴形式,和暗房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影像加以堆砌、拼凑、夸张或变形,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象征和隐喻。

沉睡的海洋,1953年

在短短几年之内,包括超现实主义在内的先锋派艺术运动打破了西方艺术的一切传统和禁忌,赋予了后来的艺术家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虽然它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却还是可以透过上世纪的经典作品来重新发现它的启示,它使摄影成为了一种“超人的艺术”——即现实与梦幻、人文与时尚、本体与超体完美结合的典范。


心脏的情绪,1950年



普利策摄影图集赏析

摄影人原创交流园地

每日精选,晚间发布

寓学于乐,共同进步

↓长按识别,加入联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