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前的中国——致所有逝去的流金岁月

 城北十五里666 2016-06-01

30年前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而生涩的活力。

那时候,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那时候出行,一家人都坐在一辆单车上,一辆车可以搭5、6口人。

那时候,桑塔纳轿车是土豪的配置,红旗牌轿车是神级土豪的配置。

那时候10元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几毛钱一斤。

那时候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是许多家庭的梦想。

那时候刚刚流行烫头发,爱美的女人们都会去烫个“菜花头”,卷卷的刘海让你一秒成为时尚的弄潮儿。

那些后这样的玩具一般家庭舍不得买的。

那时候,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成为风靡全国的饮料。

那时候,绿皮火车是运输主力军。

那时候许多青年会挑着装满小商品的小木箱在街上做贸易。

那时候有点钱的都流行镶金牙。

那时候的约会是一起出去散散步,逛逛公园,或骑着自行车兜兜风,谈理想,谈人生,谈工作和生活。

那时候拍个婚纱照是挺时尚的事。

那时候大学考试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女职工宿舍。

简易的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双喇叭录音机、嘈杂的人声……这就是我们的“咖啡厅”。

那时候家里有台电视,街坊邻居都来围观,那时候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

那时候,一台黑白电视可以覆盖一村的人呐,全村的人坐在一起观看同一个节目,很新鲜很刺激有木有~~


小孩子的玩耍方式也都是自己找乐,滚铁环,扔沙包,踢毽子,跳皮筋,抓知了,跳方格,总之,童年的记忆是灰色的,没有什么特殊颜色的,平淡而温馨。

夏天人手一把芭蕉扇。

喜欢对着电风扇,张大嘴巴发出“啊啊啊”。夜晚睡觉前,还会在坐扇前放一盆凉水,这样吹出来的风比较凉。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吊扇,在头顶呼呼地吹。我曾经担心过吊扇是否会掉下来砸中人,还好那时电器质量过关,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

各式各样的凉鞋,一穿上就有一种想淌水的魔力,可惜免不了脱胶的命运。

运气好,还能采到不少桑果,越黑越紫的,吃起来越甜。

也会养小金鱼、养蝌蚪。

一根铁丝,就圈出一个铁环和一根铁杆,最简单的素材,最原始的游戏,却能带给我们最纯净的快乐~~

最简单的游戏机,最简单的游戏,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最简单的happy~~

几张纸就能搞定!至于怎么打翻地上的纸张,就要靠你的功力啦!

一个树杈,两根皮筋儿,一小块橡皮就能搞定!

还会玩吗?圆滚滚的身躯,尖尖的小脚,在一根细线的鞭策下就能跳跃出动人的舞姿!手劲儿很重要哦!

暑假开始前一天,一定会发告家长通知书,警告下戏水危险。暑假结束之前一天,一定在赶暑假作业。赶不完就撕掉中间几页。

那时候的微机房。

纯天然的水就是甘甜呐~~冬天温和,暖人心脾;夏天清凉,冰爽如怡!

傍晚还很热,街坊邻里会搬小木桌在家门口吃饭,时不时唠嗑几句,很是热闹。

致所有逝去的流金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