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玉米

 老玉米棒 2016-06-01
  别着急,我慢慢说“像”的理由。首先,玉米种植的密度越来越密,越来越接近小麦。耐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稀植大穗已不是玉米的育种方向。

  其次,玉米品种的株高越来越低,越来越接近小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也是提高收获指数的手段。

  第三,玉米的播种方式,越来越接近小麦。拿一把铁锹在田里点播已逐渐成为历史。

  1968年,Donald(澳)提出了小麦理想株型的概念,他的小麦理想株型是单杆大穗。我们知道,Donald的理想株型在小麦上没有实现,但多少有点戏剧性的是,现代的玉米品种倒是越来越符合他的理想。如果说,玉米品种无意间向小麦学习了的话,那么小麦品种也应该向玉米借鉴点什么。

  我认为,小麦育种应该在以下方面向玉米育种学习:

  第一,耐密。当前小麦密度试验大多是解决品种的栽培适宜密度问题,跟耐密是两个概念。小麦的耐密性指的是在密植情况下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明显下降的情况,而在稀植情况下群体也能保持一定的穗数。现在生产中农民喜欢大播量,有些审定品种农民播量大的情况下,穗粒数明显减少,不孕小穗明显增多,籽粒明显变小。出现这种情况,农民必然在下一年将其淘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育适度耐密性小麦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