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儿童如何学英语

 奔跑的小花猫 2016-06-01
语言本能
[美]史蒂芬.平克 著
欧阳明亮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
王青
九州出版社
Kindle版
目录
一。什么是语言
二。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三。语言是人类的本能
四。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
五。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可靠途径
六。探讨学习力和儿童潜能
最近看了两本书,一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从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人类的语言究竟是什么。另一本是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第二语言专业王青博士的《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从语言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社会现象的背景分析,试图给出中国孩子学英语的可靠途径。由于带着明确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这两本书感觉收获很大,希望找到孩子学英语的高效路径。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什么?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功能?语言和生物进化有关吗?这些问题,浅白又深奥。史蒂芬.平克,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1994年,《语言本能》初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语言本能》就试图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语言,包括句式、构词法、语音。作者分析了英语并结合其他语言的例证,总结出了句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语法。更近一步,这个基本句式就是“谁对谁做了什么”,即所谓的主谓宾,而主谓宾都分别可以有反复的修饰。不同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宾语的位置,比如英语和汉语都是“主谓宾”的顺序,而日语是“主宾谓”的顺序。由不同语言的共通之处,作者引出了乔姆斯基的“通用语法”说,即地球人语言的特点。再进一步,为什么人类语言有如此的相似之处,如果“通用语法”确实存在的话,自然就引出了“心语”的概念。
再详细一点,作者认为在思维和语言之间,还存在一个“心语”。我的理解是,思维可能是多维并发的一个过程,而心语则是将多维思维转化为顺序心语的过程。心语,就是乔姆斯基所谓的“通用语法”。从心语在转化为能够外在表达的语言。
我理解“通用语法”的意义并不在于形式上对语言
的归纳,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在语言表达和理解过程中一个真实存在的心语的参与过程。直觉来讲,我相信这一说法。我们讲话和倾听,都有一个预先组织或猜测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者区别于非表达思维本身,也许是大脑关于顺序表达的组织过程。
作者将人脑和电脑对于复杂句式的分析作比较,得出一个符合常识的结论,即说者和听者都是基于“主谓宾”这种基本结构。当听到一个复杂句式,听者总是在期待这几个部分的落实,而修饰语常常存储在人的短期记忆缓存中。通过和电脑相比,我们看到,人脑在短期记忆上完全不是电脑的对手,但是在句式梳理准确获取信息方面确实电脑望尘莫及的。人脑完全可以排除干扰,做出最大可能性猜测。在句式分析上,大脑采用的深度优先策略,只有碰到错误,才会返回重新寻找其他路径。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自然过程。
句式语法是大脑语言机制的一种。构词法,是另一种。不同语言在构词上看上去很不相同。汉语,构词独立。动词没有时态,名次没有单复数,指示代词(你我他)不分主宾格。英语,动词有时态,名次有单复数,指示代词有主宾格。有些语言的构词会黏附更多信息。人的语言机制是怎么应对这些变化的?作者提出,语言是有限规则的无限创造过程。过去有观点认为语言学习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婴儿反复听到语言输入,依据巴普洛夫的刺激反射机制,婴儿能够输出语言。这种观点对大脑机制的理解是粗糙且错误的。作者提到一个例子,对三四岁的孩子说出一个臆造的词wug,说“这是一个wug,现在有两个了,这是两个---”,孩子们都能准确地说出wugs这个符合通用规则的词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三四岁孩子已经掌握了复数构词法的规则,并且会对这一规则进行创造性应用。没有人教孩子这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进行。我们说在句式上是依据通用语法构造和理解语言,在构词上也是如此,也是对规则的应用。
语音似乎更多样化一点,不同地域的方言很大程度体现在语音上。也许是因为语音本身比句式和构词更加富于变化。语音更容易“固化”,青春期之后的语音很难改变。对语音捕捉和理解来讲,人脑并不见得比电脑捕捉更多的信息,但是神奇之处在于能够在有干扰的情况下,通过预判猜测的方式正确理解语义。而电脑的语音识别就差得多。
从以上语言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的语言机制是自然过程。
二。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婴儿如何学习语言是揭示人类语言甚至思维方式的钥匙,但是限于现有的科学手段,现代认知心理学仍是基于直观的现象观测和逻辑推理。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梳理一下婴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1. 六个月以内的婴儿能够辨识多于其母语的音素
基于这一点,无论贡献基因的父母是哪里人,无论婴儿出生在哪里,孩子天生为各种语言学习做好了准备,作为其语言学习的基础。
2. 十个月时,婴儿仅对母语音素敏感
婴儿在六个月之后,婴儿开始将母语音素和非母语音素分来。在十个月时,仅对母语因素敏感。这是大自然构造万物的节约机制。
3. 三个月时发音部位就位
根据生物学上的胚胎重演律(不太了解),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重演其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的各个发育阶段,因此新生儿的声道看上去更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与人类不同。在三个月的时候,喉头开始下降,舌头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能够像成人一样发出各种元音。
4. 七八月时婴儿发出真正的音节
这些音节在所有语言中都一样。作者给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婴儿牙牙学语的过程如同成人面对一台复杂精密的音频设备,上面满是按钮和开关,却没有说明书。婴儿天生就拥有一套给定的神经指令,可以前后左右地移动发音器官,以制造千差万别的声音效果。通过聆听自己的咿呀之声,婴儿实际上是为自己撰写发音说明书,最终建立起因素和肌肉运动之间的关系。
5. 一岁时理解并说出单词
孩子很可能是记下了父母单独使用的一些单词,在听到一段较长的话语时,他们会所寻与这些单词相匹配的音,然后再过滤掉这些匹配部分,以便提炼出其他单词。
6. 一岁半,语言能力飞跃
这个时候孩子语言能力开始突飞猛进,他们的词语量获得快速增长,平均每两个小时就学习一个新的单词,而且这种速度一直保持到青春期。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语法学习,将两个单词进行组合,构成最简单的句子。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儿童说出的双词句在意义上十分相似。此外,孩子们头脑中语言要比他们说出的语言丰富的多,在说出双词句之前,他们就已经能够利用句法来理解句子。
7. 三至四岁,应用自如
两岁半至三岁半之间,儿童突然可以讲出合乎语法的流利语言,这个转变如此之快,让每个研究者都惊叹不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洞悉其中的奥秘。在这段爆炸期内,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情。他们已经能够将一个成分嵌入另一个成分之中,会正确使用虚词。
作者总结了儿童学会语言的3大要素
要素1:声音环境
由goed,Don't giggleme这样的错误可见语法的基本结构先天存在于儿童的大脑中,不过,他们还必须依据英语、汉语或奇温久语的实际参数来进行重组。如果孩子完全接触不到任何语言,孩子会变成哑巴,而且通常终生如此。由此可见,先天的语法能力过于简单、粗略,单凭它是无法生成语音、单词和语法结构的。
要素2:母亲式语型
实验证明,电视原声教不会孩子说话。母亲式语型和成人间交谈不同,语速更慢,语调也更为夸张。说话内容主要涉及眼前的事情,语法也更为严谨。母亲的语调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他们能够将这种声音识别为语言,而将其与其他噪音区分开来,他们也能够借助语调来区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勾勒语句的边界,以及识别新的单词。
要素3:父母的回应与自我实践
在语法学习上,儿童更像是一个自然研究者而不是实验研究者,他们被动地观察别人的语言,而不是进行各种操作,然后记录下最终的结果。儿童的这个特点有着深远的意义,要真正掌握语言,儿童不能光靠记忆,他必须纵深跃入语言的未知海域,归纳出这片无限可能的语言世界背后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语法错误通常父母并不纠正,那么儿童究竟是怎样掌握语法的?儿童天生就配备了一套基本的语法结构式,这使得他的所有尝试都脱离不了人类语言的某些既定模式。当面对几种可能的语法结构时,儿童会从最保险的假设(与父母一致的方式)开始,然后再依据相关证据进行推广。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和父母说法不一致),孩子会逐渐将它改正过来,比如多听几遍held,就会将holded排除。
再来看看婴儿的大脑在出生后发生的变化。婴儿出生之前,,几乎所有的神经元(神经细胞)都已经形成,他们被分配到大脑的合适部位,但是头围、脑重以及大脑皮质(即脑灰质,负责心智运算的神经突触所在的区域)的厚度却在出生后的一年内急速增长。长距离的神经连接(脑白质)要等到出生后的第9个月才能发育完成,而且在整个童年时期,它们都在不断生长并成为传导速度更快、且具有绝缘作用的髓鞘。神经突触也在不断增长,并在9个月到2岁之间达到峰值,在此期间,儿童的神经突触比成人多50%。在9~10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大脑的代谢活动达到了成人的水平,而且很快就会超过这个水平,最终在4岁达到峰值。大脑的塑造不仅包括神经物质的增加,还包括神经物质的死亡。大量的神经元在子宫里就已经死亡,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岁左右,然后在7岁时逐渐稳定下来。婴儿的神经突触从2岁开始逐渐减少,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此时孩子大脑的代谢率已经降到成人水平。
6岁之前,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
令人信服的证据是青春期之后才移民他国的人无法完全掌握一门外语,即使智力超群、一心好学的人的确可以掌握外语的大部分语法,但是无法驾驭它的语音。而且,所犯的错误常常“固化”为某种永久误差,这不是教导或者纠正可以解决的问题。
在6岁以前,儿童能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从6岁开始,儿童开始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开始逐渐衰退,这种衰退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大脑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在学龄初期,大脑的代谢率会逐渐下降,神经元的数量也开始减少;进入青春期后,神经突触的数量和大脑的代谢率都会降到最低点。这些变化可能都是影响学习语言的因素。一旦儿童掌握了语言,语言习得系统就变得多余了。
三。语言是人类的本能
所谓“本能”,可以说是人这种生物天生的自然本性。群居的人自然地习得语言。和本能相对,语言常被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结晶,而作者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本能”,甚至“思维也是一种本能”。
现代认知心理学建立在逻辑分析和生物心理实验的基础上。大量的实验证明,人脑的某个区域是负责语言功能的。将语言再细分,构词,句式,发音。不同部位的脑损伤会导致构词、句式和发音功能分别受损害。语言的生物学基础是确定的,只是我们对这一机制了解多少的问题。
作者从某些语言缺陷的家族遗传引申到思考“是否存在一种语言基因”,由语言基因负责语言各方面的表现。人们在认知领域还是太无知,对这一点,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或反对。
作者用计算机原理来描述大脑的语言工作机制,用一些逻辑门将模拟神经元联系起来。从作者的描述看,神经突触按照确定规则建立连接。这里我产生一个问题:人们在使用母语时的下意识地理解和脱口而出,而使用不熟练外语时的回想和拼凑大脑是不同的运作机制。如果把语言使用中的神经突触迅速建立连接理解为下意识,那么那就是语言习得的成果吧?大脑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功能在学习语言时的作用和机制又是怎么样的?从我的直觉来看,听到一个apple的音,大脑马上建立神经连接到心理词典中的“苹果”所指代的东西,这是语言习得之后的结果。否则,大脑就要在短期记忆存储区或长期记忆存储区搜索,这是不太熟练使用外语的情况。
随着年龄增加,学习语言的效率变低,很大原因就是神经突触的数量减少,不得不反复地从记忆区搜索,显然,成人的记忆功能也是远远不如儿童。也有一些情况,成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有些说熟了说法仍然是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这也是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神经突触连接的结果。
四。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
一个人除了母语以外的所有语言都统称为第二语言。王青博士毕业于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第二语言专业,专门研究第二语言的教学。目前世界上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美国走在前列,德国和日本也有一些。美国的国情是每年有大量移民要跨越语言障碍融入美国社会,针对移民的第二语言学习需求需要有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中国是英语学习热情所向无敌,但是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确实一片空白,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基础学科的薄弱。我们在王青博士书里看到的各种教学法就是美国教学界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经历过几代的发展,由最初的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到后来的反思。粗线条来看,有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以及目前最“先进”的内容交际法。
简单看一下这些教学法。“语法翻译法”是我们小时候学英语的方法,即把英语当作知识,孤立地学习记忆知识点。从18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完全统治西方世界的外语教学。通常的教学方法就是互译。这种方法的劣势显而易见,看上去学了那么点复杂高深的知识,可是一面对实际的听说或阅读环境(写作就更不用说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语言的水平的),往往是什么都想不起来的感觉。效率低下,用的不会,会的用不上,不知怎么用。
“听说法”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依据巴普洛夫的“刺激-反应”理论,主张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多听多说,加大输入,矫正输出,反复操练。“听说法”还有一个“近亲流派”叫“情景教学法”,也是主张反复操练,它的代表是《新概念英语》。
内容交际法的出现是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晚期提出的“语言是规则控制下的人类大脑的创造性行为”为依据,也是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中所高度认可的理论。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外语教学就扬弃了针对语言点反复操练的做法,转入了学习者中心论的时代。
要研究教学法,我们要在和母语学习的比较中分析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年龄,通常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过了学龄。我们七零后八零后基本上是从十多岁开始学习英语,现在孩子普遍接触英语早,有的三四岁,早的有零岁就接触的。但是真正的学习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普遍也是过了六岁。义务教育的英语学习也是从一年级六岁开始。基于前面儿童学习母语的分析,脑科学证明六岁以后大脑在语言习得机制上已经开始退化。
其次是学习的动机。就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来看,母语学习是实打实的交流需求,进步一点就多一点交流,孩子在生活中每天都切实体会到语言进步的好处。而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动机其实非常弱。不说妈妈们希望孩子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或者仅仅为考取高分这些目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五六岁的孩子其实是完全没有学习动机的。只是在听父母话时听到一些英文用法,听老师话会说一些英文时赢得赞许或贴画。
第三是语言环境。和母语环境相比,中国孩子的英语环境就如同大海中的孤岛,非常匮乏。和母语学习的机制类似,孩子需要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反馈,现在英语动画片、读本和英语课的环境还很不够。
第四是母语已经建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当母语建立之后,学习外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我们以前听到比较多的是“母语干扰”,并没有全面分析母语对第二外语学习的各方面的影响。这个后面再详细分析。
王青博士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尖锐地指出一个事实:按照母语的标准学习英语是不切实际的,按照母语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也是不可能取得好结果。
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和大多数七零八零后妈妈一样,自己饱受哑巴英语之苦,本能地希望孩子不走老路,希望能找到学习英语的捷径。在孩子学语期中,我发现孩子掌握母语的能力如此神奇、轻松、高效,自然地就想能不能“迁移”母语学习方法,创造英语环境,希望能让孩子自然习得英语。在她一两岁时给她读英文绘本,看《迪斯尼美语世界》游戏。可以说,在她母语完全建立之前还是有效果的,她能看英文绘本,也能输出一些英文用法(比如还不会发“球”这个音的时候先会说“ball”)。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人为创造的一点点小环境和母语的大环境相比完全不堪一击。当她母语迅速建立之后,对于英语她完全没有沟通需求,她自己就抛弃了这种“学法”。不再看英文书,只看中文书。动画片更喜欢看中文版的。幼儿园里也有外教英语课,但是效果有限,孩子有的听不懂,说的机会不多,就不爱上。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英语学习应该是自然的过程,我们六岁之前的英语实践也就到此地步。反观整个过程,我们在六岁之前只能说接触英语,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英语,当然更没有时髦的“习得”英语。我想这是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一个常态,很少听到有六岁前英语水平如何如何的。
因此,我同意王青博士讲的要本着“第二语言学习”而不是总是伸手去够根本不可及的“母语式浸泡”的方式去学习英语。
五。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可靠途径
王青博士在书中先提出确立学习英语的目标。相信对于大部分低幼儿童的家长来说,还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孩子成为“双语人”。从前面的分析已经看出,这完全不可实现。过高的目标会给家长和孩子各种打击:发音不标准,用法不地道,很多听不懂,阅读似是而非,等等。这些无疑会成为漫漫学习路上的障碍。英语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思考英语学习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现在各个领域最好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以英语为载体,借助于互联网的渗透和共享资源的丰富,这个世界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逐渐变得平坦。中国在教育文化方面的落后毋庸置疑,因此将英语作为工具,成为了解优秀文化的钥匙,接受广博知识,在各种文化冲撞中形成强有力的价值观。语言的本质功能是沟通。在第二语言沟通中无需经常和母语相比,因为,第二语言总是弱于母语。也无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比较英语,只要能达到有效沟通就行。何为有效沟通,我想,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能够阅读适龄英语书籍,注意不是英语学习材料,而是以内容为目的的真正的阅读,能够通过阅读吸收书中的科学文化的营养。二是,基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有些不太自然或流利,但是想表达的意思都能说出来。三是能够基本理解英语母语国家的人针对外国人说的比较基础的没有太多文化差异性的话题。这三方面的要求其实已经很高,在这里只是弱化了所谓“地道”用法和发音,以沟通为目的,不用刻意追求“地道”。(当然,“地道”的用法和发音对沟通的好处不言而喻,只是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实现。)
英语学习路漫漫,作者给出一个稍长远的更可操作的目标,即在孩子高中毕业时英语达到托福或雅思一定的成绩,满足孩子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要求。我同意作者观点,但是我认为作者在书中没有特别强调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新文化教养在小学中学学习阶段的作用,因为作者是从学习方法上着力,而不是学习的好处阐述的。
作者在书中批判了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教学法:加大输入的现代”填鸭式“,以美国教材为主的所谓全美式(以瑞思为代表),以及以认字为基础的Phonics.主要理由是这些美国迁移过来的教学法是针对已经有听说基础的美国孩子的,直接用于中国孩子自然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商业机构倡导的”母语浸泡“其实是变相的”加大输入“以期有好的”输出“。目前中国英语教育市场繁荣和乱象共生,我在孩子三岁时曾经考察过一些英语早教机构,都不满意,主要担心在于,一是每周一两次课不能保证效果,二是孩子是否有兴趣(或者成为学习者的动机),三是家长对学习过程无法监控无法评估,四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王青博士提到的“生命成本”。上英语课占用的时间是孩子的成长时间,对一个效果还不确定的英语课要花去至少每周半天的时间成本太高。
基于中国孩子学英语缺少听说语言环境(或者称为交际内容)的现实,作者给出的solution是读原版书,作者认为读原版书和听说一样也是内容交际,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
再来看看”内容交际“教学法,它是以乔姆斯基的”语言是有限规则的无限创造性应用“这一理论为依据。虽然乔姆斯基和史蒂芬.平克的研究是以母语为对象,但是”内容交际“教学法认为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其听音-辨音-思维-心语-组织词句-发音这个过程是一样或者类似的。母语是”无知“的婴儿对规则的创造性应用,第二语言是大孩子或成人对已知规则的”创造性“应用。从实践观察和逻辑推理分析,重点就在这个”应用“上,不是凭空造句,不是模拟,而是有实际交流任务的应用。我的理解是,在交际过程中,是大脑建立语言神经突触连接的过程。这些神经突触连接的建立就是语言学习的物质基础。而被动输入或语法解析似乎是另一种模式,是大脑的短期长期记忆的过程。和语言学习的大脑运作基础是不同的。
阅读的世界从浅至深,是一个走进真正英语世界的有效途径。从自己和孩子的母语阅读体会可以看出阅读是一个人自我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应该是超过学校的课堂教育的。如果孩子能够像母语阅读一样,进入爱读英文书的良性循环,我相信,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应该很不错。可是,从目前英语课外班和妈妈们的实践来看,家长们还是更注重听说一点。作者在书中也提到,我们七零八零后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英语中重听说轻阅读其实是对自己英语学习之殇的过激反应--自己多年来所谓会读不会说,到孩子这里就特别强调要多听多说。一旦感性感情超过了理性地基于实际的分析,就会过犹不及,走上“加大输入”的歧途而背离真正的“在交际中学习”的大道。其实稍微想一想,说能读不会说的人当中,真正的阅读水平也是比较低的。有些纯正写法读起来也是摸不着头脑。其实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等比较弱的”听和说“反而让能有效进步的”读“停滞。
我自己的体会,学了二十几年的英语,并没有真正读过什么英文原版书。前些日子才在Kindle上看原版英文小说,总体印象是那些用法我曾经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很不相同。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敢表达不会交际很大程度上也是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如果有原版书垫底,那些用法说出来自然信心满满。对听说也是一个促进。
我认可作者说的原版阅读是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可靠途径,按照作者描绘的蓝图,小学低年级逐渐养成英文原版阅读的习惯,到小学高年级,开始以了解科学、历史、文化为目的的真正的阅读,从此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英语学习不再是障碍,也不再是目的。具体到操作层面,有不少因素都需要仔细考虑。
1。学习素材
合适的英文书其实很多,美国英国教育市场很成熟,分级书可以帮助中国家长挑选合适的书。网上大量网友的经验也是一大便利,书籍选择应该不是问题。
2。起步阶段阅读和单词的关系
对于母语阅读来说,已经有语音语义基础,尤其是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几乎是出口可读(至于理解能力等其他阅读能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是对于第二语言阅读来说,开始时将面临全部陌生的情况:(假定已经认识字母),熟悉的字母组成的词不认识,大概可以拼,但是和拼音也不相同,读出来不知道什么意思,组成句子更是混乱不知所云。于是,一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学习方法,先会拼读单词,知道单词的中文意思,然后学习句子语法,等一切就绪,再去拿这些肢解一个英文句子。而内容交际法要以交际为目的,就少不了猜测。
当然,六岁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开始英文阅读。我们有六岁前英语接触中所积累的一些最基础的英语词汇(仅是语音),孩子听到就知道什么意思,比如各种颜色、长短、数字、你我他、冷热等生活常用词汇。就是英文中所谓的sighwords,这是孩子猜测的基础。中国孩子还有学习汉语拼音时所理解的”拼“这个动作,汉语拼音所依据的拉丁字母在拼读方面和英语还是有些相似。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在六岁孩子的心理基础上开始阅读的,有六岁儿童智商所相应的心语。心语在《语言本能》一书中反复提到,类似乔姆斯基所谓的通用语法UG,这是不同语言人类互相理解的基础。孩子在看到绘本中所描述的图画时,能够对内容做出正确猜测,再结合sighwords,即使不知道虚词,也能对整个句子进行理解。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母语阅读中所积累的阅读能力,包括整体理解,猜测,逻辑能力等。这些在英语阅读中都是可以“正迁移”的。
3。是否纠错
另一个操作技术是关于纠错还是不纠错。大量的实践证明,纠错是不能帮助学习者正确掌握语言内容的。母语学习如此,父母从来不会纠正孩子的语法错误,而孩子最终都能掌握正确的语法。第二语言学习也有一个有名的说法叫”错误固化“,意思是无论怎样努力,有些错误仍会反复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规律才会逐渐消失。我的理解是,在人类掌握语言时,大脑会按照由上到下的原则(或者说按照沟通重要性由重要到次要的顺序),当妨碍沟通的最重要的内容没有掌握之前,大脑似乎对次重要的内容不敏感。只有在掌握了那些重要内容之后才会自然地对次要内容敏感。果真如此,纠错就是事与愿违,而且还打断了交际过程,妨碍了语言形成。当孩子掌握了重要的语法之后,自然对次重要语法开始敏感。
4。阅读和听说的关系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语言学习过程听说读写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齐头并进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
具体到操作层面,我设想的途径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以视频教材和配套的读本为主(比如《迪斯尼美语世界》),让孩子先看有趣味的视频(建立整体语感),再跟读(让孩子主动去抓语音),跟读过程中可以参考文字。这个跟读过程是语音和文字互相辅助的,有认识词没抓到音的就按照文字说出来,也有知道音不认识词的,就看着词一说也就认识词汇了。然后再纯阅读文字。整体熟悉后视频静音,让孩子自己配合画面说。HY喜欢画画,我们又创造出另一种玩法,叫英语画画课。她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改编,画成连环画,边画边说,自己用英语讲故事。整个过程都是所谓“以学习者为中心”,家长就是帮着控制一下电脑视频播放。也没有纠错。最重要的是,孩子兴趣浓厚!目前进行了一个多月,效果不错。HY在没有特意学习词汇的情况下能用名词动词这些关键词把故事讲完整,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个阶段她的语法错误有isare不分,把go to说成go,第三人称后面的动词没有s或者第一人称加s,她可能以为breaks整个是一个词,复数名词没有s。和母语学习初始阶段犯得语法错误一样。
当孩子到小学高年级逐渐能够阅读一些有难度的书籍,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后,视频类的听说就显得跟不上了。我设想是那时就需要外教的帮助。不去英语班,还是以孩子的阅读内容为基本topic,请孩子用自己的话给外教复述书上的内容,以书中内容为基础,外交可以引申出更多的话题,用英语进行有实际内容的交际,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浅层次交流(天气,自我介绍等)。这个过程家长可以参与,monitor学习效果。
5。年龄因素
语言学习中年龄因素很重要,从前面对语言本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王青博士针对中国家长以极大的热情在低幼阶段试图“在语言关键期内以母语学习的方式迅速掌握英语”的幻想提出“英语学习关键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给家长以安慰。对此,我的理解是,语言学习是有关键期的,只是当我们没有条件在六岁之内的黄金期学习语言,还是可以在青春期之前这个白银期也把英语学的不错的。针对中国孩子学习英语的路径,总体来说在白银期学习整体效率更高。
具体说来,低幼阶段由于听说环境不具备学习英语其实也是第二语言学习,并非母语学习。第二语言学习中重要的学习动机、阅读能力都不具备,因此英语学习自然是效率低下。而学龄期孩子虽然在大脑语言学习机制上比不得学龄前,但是却具备了学习动机、母语基础、阅读能力,总体来说效率更高。
人的大脑在青春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真是一个神奇的迷。在语言学习上我们看到的奇怪现象是,青春期之前学过的外语如果没有使用环境会忘的干干净净,青春期之前学习外语没有口音,之后再学习无论如何都改不了口音。大脑的语言学习机制从六岁开始退化,到青春期就几近消失。学习语言还是要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尽早。
六。探讨学习力和儿童潜能
学习力是一种能力。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如何高效学习》,是个学习大牛写的,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学会一门新知识,并且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他在书中写道,学习是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是对头脑中原有知识网络的扩充和更新。学习对象好比是一座城市,而学习者要做的就是建立城市地图。
以我的体会,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只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使你能够“复述”知识,给人以“好像那些知识是你的”的假象,最终忘得干干净净而全部还给老师。而真正的学习,是将新知识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关联,甚至和“直觉”建立关联--那些知识才最终成为你的一部分。
最近我也在看一些比较难的书,比如哲学和数学,有的确实不好理解。但是我能区分出我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就在于,一个观点或论证过程如果和我的直觉相差甚远,就很难和我原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关联,即使我看懂了论述过程(其实也不是真懂,只能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依然会在一段时间之后遗忘。相反,如果是接近我的直觉或者是我知识体系不太大的延伸,我就能够完全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很长时间后仍然清清楚楚。这种体验,就是真正的学习。
而且,在大量阅读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当一个观点或知识可以和自己认知体系中不同的分支建立关联时,是最容易迅速将其吸收到自己知识体系当中的。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博学的人学习效率那么高,这种不同角度的印证是建立真正学习效果的捷径。我看过达芬奇的《绘画笔记》,人们惊讶于达芬奇在艺术和科学上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其实达芬奇的绘画本身就是科学。他在书中描述了如何画素描,简直就像解释数学题。史蒂芬.平克提出心语的概念,我想在不同知识门类里也有所谓的“通用规则”(这个通用规则是逻辑吗?)当学习者掌握了这种通用规则,就可以轻松地对付各种分科。这种实例举不胜举,爱因斯坦拉的一手好的小提琴,钱学森爱好音乐,杨振宁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也都有深厚的文化底子。学习,不是简单地累加。在于吸收,在于形成良好的认知体系。
关于学习力的分析也印证了大量阅读的好处,能帮助学习者形成触类旁通的认知体系。当一个知识在体系中就不是孤立的,不是需要特别记忆的。六岁孩子在阅读中也经常会由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或某个说法联想到自己已知的知识,从而对新的内容更加亲切。
另外一个思考是关于儿童的潜力。我虽然不信“人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几,如果全部开发,将会如何如何”之类的说法,但是我也能观察到儿童和成人大脑运作方式的不同。
儿童的短期记忆力极强。HY从小读书就表现出很强很精确的记忆力,比如指出大人口中某个和书上不一致的细节,比如很快就会背出《弟子规》《千字文》之类大人都觉得拗口的东西。我对其他孩子的观察也是这样。大自然赋予儿童这么一种强力机制的作用何在?是让他们迅速适应环境吗?另一方面,儿童又会迅速忘记不再使用的记忆内容。比如HY会忘掉一年前出游的情况,在《语言本能》和《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中都提到儿童甚至会忘掉青春期之前熟练使用的语言!我国传统教育会让孩子从六七岁开始背诵很多儒家经典及诗词,有些人后来讲,那时不理解完全死记硬背的东西竟是自己几十年里记忆最牢靠的东西,而我身边的例子是,孩子在两三岁背的诗词到六七岁时通通忘掉,这又怎么理解?我们怎么利用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我的理解是,儿童拥有极强的记忆力是他们较弱生存力的补充,大自然赋予他们快速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如果掌握的这些知识、技能在青春期前没有反复使用,或者说大脑中相关区域由于没有相应刺激而退化,(青春期前大脑发育迅速,大脑物质基础快速地发展变化着)。现代儿童两三岁背诵诗词除了背诵过程并没有实际的应用场合,因而容易忘记。而传统教育中六七岁开始背诵的儒家经典和诗词,却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步,是传统教育入门的知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反复被引用。因而形成持续刺激和阻止了大脑相关记忆的退化。
常有专家说要在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熟读经典。如果我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在这个阶段就要想到孩子青春期之后的情形,要长远地看问题。比如,学习英语,学习传统经典,都要着力在认知的连续性上,时间上的断层都会让前面的学习前功尽弃。英语学习前面已经分析了很多,可靠路径是阅读原版英文书。学习传统经典却是一个更难操作的途径,因为当前社会教育并没有给传统经典多少空间。开蒙读本完成后,孩子课业学习压力加大,家长自身古文水平有限,学校更无顾及传统经典的能力和愿望,这种情况下,还能如何进行传统经典的学习,从而巩固小时候《弟子规》《千字文》的“成果”?
我想到的办法仍是阅读,读经典,读原文。在孩子和家长一起学完开蒙文本《三子经》《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之后,已经具备一定的古文能力,能够读一些更深入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各类文学作品如《史记》。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及其宝贵,是对现代教育缺乏思辨力的一个补充,孩子通过阅读古文经典,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思考力和文化水准。如果能够坚持古文阅读和学习,幼儿时期背诵的开蒙经典也将固化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否则将成为零落的记忆。
作为对早期记忆的一个reference,在现代文作文中队古文的引用和尊重,也是一个途径。只是从孩子熟读开蒙材料(最多七八岁)到能够在现代作文中引用(要到十几岁),中间还是要有一个熟读其他古文书的过渡。
另外练习书法,在书法中温习古文经典是也是辅助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