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的凋零

 秋天奔马336 2016-06-01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

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鹿港小镇》农村的凋零

回到家里,荆棘丛生,仿佛到了荒野地里。这种情形,当然不是我家一个,我们村这样的户多的是。旁临的大伯说,我们家这一片已经连片空虚,平常时候成片的房子无人居住,只是到了过年才回家一趟,有的干脆几年不回家。

我们村紧邻一条河,过去村河边曾是最热闹的地方,那时连吃中午饭和下午饭时都端着碗到这里。我再到五年前最热闹的河岸边,非常惊讶,这里也已经荆棘丛生,怎么成这样?那时候,这里被我们的脚踩得几乎寸草不生,十分光整,没想到几年后竟是这样。

想一想,其实也不必惊讶。能干活的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孩子越来越少了,还有一些孩子干脆随父母去别的地方了,剩下的老人活动范围很小,谁还能让这里热闹呢?走在河岸边,这些脚印很清楚,因为土地在无人状态下变得很松软。这些脚印显然是新的,也就是过年时大家回来到这里走一趟。自从我上高中之后,就明显的感觉到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壮年基本上看不见,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孕,偶尔有年轻人在村子里大部分却是不务正业,干一些偷鸡摸狗和欺负邻里的事情。

现在的农村,越来越空了,孩子也越来越少了。比如我旁临的大伯,已经64岁,还出去打工,我们村的老头还逗笑说“你这年轻人不出去干嘛”(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我的一个姑父,已经68岁了,标准的老人,还到外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不是缺钱,而是在家里找不到人玩。他告诉我,他们村也是能出去的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平常里村里找不到一起玩的人,在家里看电视看的眼都花了,“被迫”跟同村的一块干建筑去。

今年清明节的时候,路过白花花的打麦场。二十多年前,这里是农忙季节最热闹的地方,如今只有几个陈旧的草垛。白花花的土地上坐着五六个老人,父亲用他们那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问了句“在干嘛?”有三四个人的回答竟然一致:“我们能干嘛?坐这里等死呗!”搞得他满脸通红,不知如何接下文。但谁都知道这是事实。

农村变得没有活力,变得经济凋零,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生活的匮乏扭曲和文化的断层。

犹记得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村子里总有很多小孩出来玩灯笼,家家户户都放鞭炮。童年的记忆中,经常有舞狮子,唱社戏等等公共活动,每个家里还放着一本族谱,每隔几年还会修谱,但是现在这些慢慢变得都没了。现在过年回家面对的是写什么呢?

赌博盛行

现在打牌赌博已经成了主要的娱乐项目,无他,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一个晚上输掉了一年的打工钱的大有人在。

虚荣攀比

过生日做酒席在攀比,连死了人也要攀比谁家的排场大!至于结婚什么的,更是比排场;死了人也不再是逝者的哀悼会,而是群魔乱舞的吃喝玩乐,比谁家子女多,谁又请了几套西乐、花鼓......

恶人当道

在农村办过事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乡下的派出所和乡政府是什么尿性,你想正儿八经办个事不招人不打招呼不托关系的情况下,程序永远都走不完。乡下的政府机关,早上十点还没上班非常正常,一个派出所往往也就一两个民警在,你想补办个身份证没有一两个小时的功夫根本办不成。而且这些乡政府的干部的家庭往往也都是地方豪强,他们可以轻松垄断基层那可怜的资源,要是有谁感兴趣的话可以回老家打听一下,看看你们乡镇上的什么中学餐厅、超市、澡堂什么的,有哪些是这些人没有插手的。最可怕的是,基层的百姓根本没有几个信法的,就算你法律意识够强,出了什么事去派出所报案了,他们也是让你私了,只要不把事捅大了,永远都不会有人出面解决。以前有家族宗法,有德高望重的长辈可以制衡一下,而现在就是比谁狠,比谁暴力,这一切与文明相去甚远。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确实实实在在的躲避不了的,而且越加严重的问题,青少年在外面上学,努力往城市里挤被称之为凤凰男,壮年男人在外面打工,被称之为农民工。家中老人带孩子,女人去镇上的小厂子里上班(参见第二条中的造纸厂、鞋厂、板厂),不用太多,一个月1500就能让这些女工们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什么,你说劳动法,卧槽,你可别逗了,参见第一条。农村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养老院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没有一点生机,充满了老、朽的气息,死气沉沉。唯一能够给农村带来一点生机的就是上小学的而孩子们,而这些孩子们生活在你们和媒体看不到的地方,这里有校园暴力事件,饮食安全问题,乱收费用现象,克扣补助情况,甚至还有无德禽兽老师。

耕地骤减,环境被破坏

根据2014年的农业部资料显示,目前,中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产出。与之相伴随出现的是环境问题,河流池塘干涸,地下水污染。你小时候总是背着家人去游泳的那条河还在么?你小时候偷偷去人家养鱼的池塘里捉鱼的那个池塘还在么?你小时候家里用的那种压井还在用么?浅层水被污染不能饮用,只能打深水井或者用自来水厂的供水。除了耕地退化,大量的耕地被征收更严重,尤其是临近交通要道的农村,耕地大多被收了,用来建造各种自来水厂、饲料厂、造纸厂、鞋厂、板厂、瓷砖厂。农民失去了耕地换来的是每年每亩不到1000块钱的补助。呵呵,城中村或者城边郊区的百姓被强拆还有人闹事,农村耕地被低贱抢收却没人闹事,原因参考恶人当道。

教育资源被严重剥夺

小学的旧址仍在,被拿来做过手工作坊,做过民宿农家乐,做过加工厂,就是再也没法成为一所学校了。

你也许会从反面思考这项政策,但总有些人能像做政治题一样一下子甩出一百多个消灭这些学校的有利于。。告诉你政策出发点是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对于第一所母校的无疾而终,对于那些强行撤并,难免有些耿耿于怀,不过后来我在想这些乡村学校真的是被政策消灭的吗?

不,它是被我们合谋消灭的,被当时已经初漏的衰象消灭的。

小学被撤前一年,我就已经转到县城上学了。不止是我,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转校,转到县城。所以,首先是我们遗弃了它, 还有呢,当年整个学校六个年级一共四个老师,都是本村人,其中两个兼职,一个已经年过半百,谁还指望能盼到一个外来的青年教师,所以学校状况早已捉襟见肘。那所小学在15年前,或许更早,就已经无可挽回的衰落了,只不过ZF的急躁加速了它的衰落。

我一直认为,乡间学堂,牙牙学语的稚子和那些教书先生们是一个村子最有活力,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的地方,你很难想象这些学校还能再次回来,回到那些炊烟深起的地方。

它们回不来了,也许这就叫无可挽回的文化衰落。

本文已经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公众号ID:hearwithlist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