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学术研究和文献检索的同学,经常会说:这个数据库就算检索到了文章也没什么用,因为看不到全文!我想这位同学一定碰到了所谓的“二次文献”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真的没用么?这篇文章来好好讲讲这个事情。 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它们都可用作文献检索工具,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文献线索,是积累、报道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有效手段。 打个比方:有一个图书馆,全世界最强,拥有纸质的书和期刊最多、最全、最新,听上去太牛逼了吧?!但是,如果把这些资料毫无体系地堆放在各个房间,你还会去吗?资料越多越全,找起来越困难。这时候来了一群图书馆员,把这些书按一定的分类和规律整理好了,然后做成了一本查讯指南,是不是大大节省了你翻资料的时间?是的,这本“查讯指南”就是你见到的、没有全文的二次文献数据库。 所以这样的数据库最大的价值就是,帮你更有效率地找到各种资源!包括全文、书、专利等各种原始文献。怎么个有效率? 1. 全。这个数据库会把某个领域的文献聚到一起,你不用再东跑西逛。 2. 浓缩。二次文献库会把全文的文摘和关键词等提出来统一分类和索引,省去了你读大量全文的时间。 3. 分析。一些有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会提供数据分析功能,比如搜索人工智能,系统会告诉你这个学科发展的时间轴,还有地区分布,相关机构和人物等等,让你对这个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这在做开题报告前的背景调查和文献综述时太有用了! 说到这儿, 你可能会说, 这不就是Google Scholar么? 对的,这就是全世界收录能力最强、用起来最方便的二次文献库。(学术猫回复“GS”告诉你一些使用Google Scholar的小技巧,看完了再说自己会用)。虽然它在“找”这件事情上无人能敌,毕竟Google靠这个吃饭的,但它在功能上并不是最强的,下面几个也是在学术上非常值得关注的二次文献库: Web of Science Engineering Village Scopus SciFinder 希望读完这篇文章,至少让你知道:没有全文的数据库并不是没用,牛逼着呢! 本文为学术猫原创,作者:猫师兄 |
|
来自: 昵称32504450 > 《论文写作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