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外敷
2016-06-01 | 阅:  转:  |  分享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适应症

敷药疗法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直接作用就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的运行到达病所,发挥药理功效而防病治病。?2、间接作用就是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

二、禁忌症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饴糖等辅形剂。

四、操作流程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五、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外用药物,严禁内服。?11.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12.敷药疗法为辅助疗法,应作为临床明确诊断及遵医嘱治疗的补充。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