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用“条件化”给“爱”明码标价

 老爸的修行 2016-06-01

每个人都喜欢被人夸奖,都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满足。得到好评、赞赏的时候,人会感到喜悦、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体会到自尊的感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在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之后,才得到对方的认同、夸奖。这时候我们自尊需求的满足,取决于跟别人的条件交换,这便是“条件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活动的基本“定势”。


不要让孩子这么早陷入“条件化”的过程

孩子,需要父母爱的滋养,需要用爱的感觉建立他自己的安全感,需要通过爱体会自我的价值,需要通过爱感受自我的幸福。

我们做父母,是否在用这样那样的“条件化”给我们的“爱”贴上了交换的标签,过早的让孩子陷入到“条件化”的过程中呢?

数数我们身边那些“爱”的标价吧。

如果期末测试考100分,就给你买变形金刚。

如果你这个周好好表现,周末带你去欢乐谷。

如果你不抢妹妹玩具,晚上可以吃巧克力。

如果你乖乖上学,晚上回家可以看动画片。

如果你不打扰妈妈,下午妈妈陪你一起玩。

…….


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孩子进步,这也错了吗?

当然,鼓励是必须的,只是我们把鼓励作为交换的条件提出的那一刻,“条件化”已经弱化了鼓励的作用,孩子的生命过程中的个体感受已经被渴望的“条件”冲淡,本该在生命过程中关注内在的自身成长体验,变成了关注外在的物质化条件。

此时,孩子的内心的成长过程被忽略了,外在的交换过程被强化了。也许我们真的错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该如何去鼓励孩子,又能避免落入“条件化”呢?

我们“条件化”的鼓励往往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具有“功利性”,直接将鼓励的筹码与孩子的行为结果挂钩;

二是具有“预谋性”,条件设定发生在孩子行为之前。

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两个方面,结果会发生很大的不同。

首先克服“功利性”,将鼓励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相联系,再者改变“预谋性”,发生在孩子行为结果之后,使鼓励成为一种纪念成长节点的仪式。



举个我儿子的例子吧

两年前,儿子升入小学的时候。很多朋友跟我说为了让孩子乐于上学去,有的答应孩子买好吃的,有的答应孩子买玩具。当朋友问我的时候,我说我让儿子去超市买了点吃的,不过过程跟你们的不太一样。

那天一早,我很兴奋的跟儿子说,“儿子,你今天要去学校了,爸爸很兴奋呀!你要开始美妙的小学生活咯”我用自己的喜悦来告诉孩子,上小学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天正好赶上我们限号,我一早带着儿子从家里走去学校,半小时的脚程,我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学时候的感觉。到了学校门口,我拍拍孩子的后背说“儿子,加油!去吧。”

到了放学时间,我早早的等在学校门口,儿子一出校门,我就迎过去,问“今天认识很多新朋友吧?学校生活是不是很新鲜呀?”儿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我指着学校里的扶桑树“儿子,你看你们学校的扶桑树,跟爸爸上小学时候一样,不过爸爸那时候可没有你们学校这么好的体育场,塑胶跑道多漂亮!”

“我们学校还有实验室呢,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植物园,我们以后可以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儿子接着我的话说。

“哇塞,太棒了,你的学校真有意思,你一定会有一个美妙的学校时光的。”

“爸爸,我是不是又长大了,我都上小学了。”

“对呀,慢慢长大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来咯。走吧儿子,为了这个快乐的时刻,我们去超市买点好吃的,晚上为儿子的成长庆祝一下。”

“真的呀?我可以买一个巧克力派吗?”

“可以,多买点好吃的,跟妈妈一起庆祝一下。”

当我们一走进家门,儿子便大声的喊道“我又长大了,开始美妙的学校时光了,妈妈今晚我们庆祝一下”。

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孩子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变化,感受到了我的爱……

我希望儿子可以感受到,爸爸的爱是因为他成长的喜悦,是给予他的鼓励与关怀,而不是用于他取得成绩的“交换”。

我称此为“去条件化”的爱,更易于帮助孩子感受到他自我的成长,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关爱。

鼓励不仅有精神上的,也不乏物质的,但都追求一种仪式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庆祝仪式,强化孩子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喜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