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師 董公於一九七三年八月出版他的經典著作《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教科書後,又以口頭方式修正(增或刪)部分董氏奇穴的主治,由弟子們自己記錄在自己的書上。這些主治內容的增刪,都是先師 董公的貢獻,因此功勞該歸董公的要還給董公。 今天續談兩個穴:手解穴及土水穴。
手解穴在筆者1973董氏針灸教科書紀錄一條:「手解穴,掌土穴,對扎治手麻腳麻。」但沒有掌土穴的穴位記載。 袁國本师兄(1972年董氏針灸教科書助編)的1973董氏針灸教科書上記錄寫在土水穴後,有兩條: 「掌土穴-治脾胃虛弱及其引起之各症」 「喉腕穴-治喉炎,口腔炎,便秘(甚效)」 但袁师兄也未註明這兩個穴的穴位。 因此電話聯絡董公的義女計惠卿師姐,蒙她告知,及討論後,認為掌土穴應在手解穴下五分,屬脾區,喉腕穴在手解穴下一寸,屬胃區。計師姐的筆記裡,喉腕穴還可治「治嘔吐、坐骨痛等」。她並說:「董針之主治向來多元精深,有待理論+臨床驗證。」 土水穴的主治,除了原來的胃炎,久年胃病外,董公口頭修正時加了手指,手疼及手骨疼(對治),袁師兄及筆者的紀錄是類同的。而1973董氏針灸的英譯本(Tung’s Acupuncture),此穴的主治是:1. Gastritis (Acute or chronic), 2. Gastric ulcer. 3. Phanlangitis ( inflammation of a finger). 也加上了手指發炎的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