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小物件的战斗|用心整理,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希爷万岁 2016-06-02
缘起:Candy的话

一家四口,两个熊孩子,家里收纳工具多;
孩子的东西无处不有,客厅里有孩子的专属自主空间,但是会很快就延伸到其他地方;
家长在用完东西以后没有把东西及时归位;
很多东西常常都找不到;
东西太多,没有分类,所以常常不知所措;

整理前的柜子↓↓↓




整理前的儿童专属区域,每个小孩两层↓↓↓





入屋诊断

功能区分区明确,比如孩子区域;
物品分类不明确;
收纳篮子多;
很多东西的包装没拆,随处可见塑料袋;

全部物品集中,分类筛选(不小心还是没露脸,哈哈)↓↓↓




以下对话中,C代表Candy,Y代表一如。


Y: 哇,怎么那么多的纸巾?
C: 我担心用完以后没得用了,所以一次多买点回来。
Y: 那这些大概什么时候能用完呢(再往下看可以看到柜子里的纸巾)?
C: 不知道,日常的生活用品我都会多备一些,总觉得家里要有个家的样子。
Y: 会不会算算一段时间大概会用多少数量的东西呢?
C: 没有呢,不过确实应该这样,对吧?
Y: 嗯,是的。先把现有的东西用完,然后再看下这些东西大概用多长时间,根据这个使用频率来补充就OK啦。


C: 平时买东西的时候,商家会送一些赠品或者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也会送,但拿回来之后都没有用,这些赠品应该怎么处理呢?
Y: 这一类物品可以处理掉。另外,要从源头禁止物品的进入。买东西的时候,明确拒绝不需要的东西。
C: 有时候上网买东西的时候,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商家会随包裹一起邮出。
Y: 可以在订单的备注上备注不需要赠品。
C: 之前没有用过备注功能,以后考虑用这个方法。


C: 原来三脚架在这里,之前没找到又买了一个。
Y: 功能相同或同一个产品的配件放在一起,用的时候方便。


整理后的柜子一,食品和纸巾。↓↓↓




整理后的柜子二,工具类和清洁类物品。↓↓↓




其中一个收纳箱。C: 胶纸要用的时候找不着,所以多买些。↓↓↓





重头戏一

在整理的时候,C找出一包贴纸,妹妹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动起来给邻居的小朋友贴了一张。完了以后我也邀请她送我一张,妹妹贴心聪明,一道道工序完了以后,还把哥哥的名字先写上去。字有点复杂,到厨房问了妈妈怎么写,还查了哥哥的作业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的好棒!把哥哥的名字写完了以后才把自己的的名字写上。

好有爱有木有↓↓↓




重头戏二

在吃晚饭的时候,Candy告诉小女孩说她很喜欢的在韩国买回来的戒指找到了,好好吃完饭就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女孩咋呼了,一直在追问是在哪里找到的,追着让妈妈拿出来给她。那顿饭很认真很快速地吃完了,能感受到小女孩很开心。


小物件的整理,是检验耐心的一个过程!这一类物品心动的元素相对比较少,大部分是实用类的物品。小物件的杂乱,也是感觉家里乱糟糟的基本原因。东西数量过多,从无都一,从一到二,从二到更多,超出自己可控的范围,整个人会感觉都不好了,最后也就爱放哪放哪,方便就好,不能以及时归位。这种问题先要让自己接受物品多而乱这一个真实状态,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将全部物品集中在一起:分类,筛选,规划收纳,维持。

小结
1. 日常生活用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有地方存放而买更多的东西,就像明明已经吃饱了因为不想浪费而继续往嘴巴里塞一个道理。差不多就足够;

2. 不需要的东西不拿。就算是赠送的物品,“不拿白不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所有物品能进你的家门是一种缘分,都希望能为你作用。如果不用,那就从源头拒绝。在整理的时候可以把门槛放低点,购入新物品的时候则需要把门槛抬高。那种就算花钱都愿意带回家的东西,那才是真爱!...
缘起:Candy的话

一家四口,两个熊孩子,家里收纳工具多;
孩子的东西无处不有,客厅里有孩子的专属自主空间,但是会很快就延伸到其他地方;
家长在用完东西以后没有把东西及时归位;
很多东西常常都找不到;
东西太多,没有分类,所以常常不知所措;

整理前的柜子↓↓↓




整理前的儿童专属区域,每个小孩两层↓↓↓





入屋诊断

功能区分区明确,比如孩子区域;
物品分类不明确;
收纳篮子多;
很多东西的包装没拆,随处可见塑料袋;

全部物品集中,分类筛选(不小心还是没露脸,哈哈)↓↓↓




以下对话中,C代表Candy,Y代表一如。


Y: 哇,怎么那么多的纸巾?
C: 我担心用完以后没得用了,所以一次多买点回来。
Y: 那这些大概什么时候能用完呢(再往下看可以看到柜子里的纸巾)?
C: 不知道,日常的生活用品我都会多备一些,总觉得家里要有个家的样子。
Y: 会不会算算一段时间大概会用多少数量的东西呢?
C: 没有呢,不过确实应该这样,对吧?
Y: 嗯,是的。先把现有的东西用完,然后再看下这些东西大概用多长时间,根据这个使用频率来补充就OK啦。


C: 平时买东西的时候,商家会送一些赠品或者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也会送,但拿回来之后都没有用,这些赠品应该怎么处理呢?
Y: 这一类物品可以处理掉。另外,要从源头禁止物品的进入。买东西的时候,明确拒绝不需要的东西。
C: 有时候上网买东西的时候,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商家会随包裹一起邮出。
Y: 可以在订单的备注上备注不需要赠品。
C: 之前没有用过备注功能,以后考虑用这个方法。


C: 原来三脚架在这里,之前没找到又买了一个。
Y: 功能相同或同一个产品的配件放在一起,用的时候方便。


整理后的柜子一,食品和纸巾。↓↓↓




整理后的柜子二,工具类和清洁类物品。↓↓↓




其中一个收纳箱。C: 胶纸要用的时候找不着,所以多买些。↓↓↓





重头戏一

在整理的时候,C找出一包贴纸,妹妹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动起来给邻居的小朋友贴了一张。完了以后我也邀请她送我一张,妹妹贴心聪明,一道道工序完了以后,还把哥哥的名字先写上去。字有点复杂,到厨房问了妈妈怎么写,还查了哥哥的作业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的好棒!把哥哥的名字写完了以后才把自己的的名字写上。

好有爱有木有↓↓↓




重头戏二

在吃晚饭的时候,Candy告诉小女孩说她很喜欢的在韩国买回来的戒指找到了,好好吃完饭就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女孩咋呼了,一直在追问是在哪里找到的,追着让妈妈拿出来给她。那顿饭很认真很快速地吃完了,能感受到小女孩很开心。


小物件的整理,是检验耐心的一个过程!这一类物品心动的元素相对比较少,大部分是实用类的物品。小物件的杂乱,也是感觉家里乱糟糟的基本原因。东西数量过多,从无都一,从一到二,从二到更多,超出自己可控的范围,整个人会感觉都不好了,最后也就爱放哪放哪,方便就好,不能以及时归位。这种问题先要让自己接受物品多而乱这一个真实状态,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将全部物品集中在一起:分类,筛选,规划收纳,维持。

小结
1. 日常生活用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有地方存放而买更多的东西,就像明明已经吃饱了因为不想浪费而继续往嘴巴里塞一个道理。差不多就足够;

2. 不需要的东西不拿。就算是赠送的物品,“不拿白不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所有物品能进你的家门是一种缘分,都希望能为你作用。如果不用,那就从源头拒绝。在整理的时候可以把门槛放低点,购入新物品的时候则需要把门槛抬高。那种就算花钱都愿意带回家的东西,那才是真爱!

3. 功能相同或同一物品的配件,建议收纳在一起。比如旅游用品可以设置一个旅游专区,一目了然物品的数量;相机电池,电池充电器,三脚架,相机等等可以放一起,这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而买第二件。

因为物品整理,之前找不到的东西找着了。
通过信息整理,整理出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方式!
整理就是一个整理失去和失而复得的过程!


在我离开之后,Candy继续整理鞋子。↓↓↓







用心用行动来改变,相信一定会更好,更加的相亲相爱!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希望能通过用行动用整理来改变,却不得要领的时候,请毫不犹豫拿起手机,联系一如!
显示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