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快报

 历史往事 2016-06-02

马云背后的程序猿们,让阿里成为了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2016-05-31 凤凰新闻

有一次阿里云的年会上,马云在台上说,我不懂技术,但很尊敬搞技术的人,认为技术大牛都是侠客,还调侃说“程序都是bug组成的”,赢得台下的程序猿们的一片掌声。

这些受到马云尊重的程序猿们,也给了阿里回报。阿里巴巴在2016财年年报中公布,截止2016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共有1529项公开专利,申请中的2141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友1387项专利,申请中的有3096项。

相对于大部分媒体聚焦的营收增速,这几个数字可能对阿里的未来更有决定性的影响。马云近几年在各个场合的演讲都透露出一个核心战略点:阿里不只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用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的公司,一家为商业社会提供基础设施的平台公司。

从专利数量的增幅情况,就可以看到阿里对技术的投入力度。

细看专利的分布,占最多数量的小组是“即信息检索及其数据库结构技术方向”(G06F17/30),达到1000件,占到十个小组总专利数的42%。

其次,阿里巴巴在“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的专利数量也不少,其中“传输控制规程,数据链级控制规程”、“以协议为特征的”、“消息交换系统”三类一起占了总数的近33.2%,且每种专利分类的单个数量也都在170件以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阿里的专利不但数量多,而且大部分是核心技术。在电商之上,阿里已经在为超过200万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这个不为公众普遍认知的科技服务,正在成为阿里的营收大腿。放在全球来看,也是各家巨头重兵布局的领域。

在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中,阿里的云计算收入增速迅猛,在2016年第一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速达到了175%,超过Google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服务商。

在数字的迷雾背后,云计算也成为必将改写全球IT产业的普遍期待——看看巴菲特在IBM的股票上所吃的大亏就知道了——中,阿里云的异军突起还是极为有利于阿里这个贸易平台的「技术化」演变。

马云也在今年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点出了阿里的十年战略——2017~2019年,互联网金融上舞台;2019~2021年,阿里云将扮演主角。阿里云的目标是和水、电一起,成为21世纪三大要素。2021年~2024年,菜鸟将挑主头,接下去是跨境贸易。这三大板块服务的主角,依旧是中小企业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