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第十届中国医师奖

 休休有容2012 2016-06-02
席修明,男,出生于1955年6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77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多年来,他致力于重症医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医德高尚,对医术精益求精,多次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夯实专业基础,推动学术交流:
作为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他与其他同道一起,为促进重症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是我国第一个危重病医学专业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并承担了该学会的首任秘书长。2005年,在席修明教授的积极倡导下,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危重病医学系,席修明教授被推举为该系的系主任。2009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在山东济南成立,目前由他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除此之外,他还承担了多项国际及国内学术职务,如:“国际亚太地区危重症医学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席修明教授积极致力于国内外学术交流,主办/协办了多次大型国内危重病医学专业学术会议,特别是2006年于北京成功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国际危重病医学会议,即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第十四届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的重症医学开始走上国际舞台。每年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学术会议,参会代表最高达3000多人,高水平学术报告200余场(包括海外的知名专家),会议的学术水平和新颖多样的学术活动得到参会同行的高度赞扬。按照中国医师协会的要求,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每年组织一次重症医学进基层的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近2000人。此外,多次举办及协办了中欧危重病医学论坛、危重病医学全国年会、全国神经重症年会、北京市继续教育培训班《重症医学质量控制》、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年会及学系每月一次的系列病例讨论会,为促进国际及国内危重病医学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勇担救灾重任,医者仁心仁术:
重症医学除了为院内各学科提供危重症的诊疗服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从12年前的SARS到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玉树地震、人感染H7N9禽流感、雅安地震、昆明暴恐事件、昆山工厂爆炸事故、监利沉船事件、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一系列救治现场都能见到席修明教授的身影,作为国家医疗救治组专家,他勇担重任、不畏艰辛,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现场奋战了十余年,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及人类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8年5月,汶川8.0级大地震过后的第十天,席修明教授带领的五人“北京市危重症抢救专家小组”紧急奔赴到距离汶川大地震中心最近、接收重症伤员最多的华西医院,立即开展对来自灾区的危重伤员的会诊、救治工作。席修明带领专家小组主要负责治疗严重的骨折、脑外伤、重要器官损伤和局部外伤。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集中管理和治疗,每天清晨7点半,他准时来到ICU病房和医疗组一起查房巡视,每天下午,他又把专家们聚在一起,共同查看疑难患者,调整、修正治疗方案。每天长达10余个小时的工作让他常常忘掉了吃饭、休息的时间,在华西工作期间,累计参予救治的重症伤员共147例。在大地震、大抢救、大考验、大奉献面前,席修明教授带领的团队艰苦奋战五十多个昼夜,使华西医院成为了汶川大地震、生命大抢救中救治伤员数最多、住院伤员数最多、挽救危重病人数最多、完成手术量最多、医疗资源投入最多、死亡人数最少的医院。
2010年4月,在玉树地震救援中,席修明教授受命赶赴支援地震伤员最多的华西医院,当时医院里很多普通科室的重患因为没能及时转到ICU而耽误抢救时机,病死率不断攀升。席修明当即向院方提出条件:“地震伤员绝不能死在普通病房,病情一旦恶化,须尽快转到ICU!”他们按照国外标准,列出普通病房转诊ICU的标准,向各个科室进行宣传,终于将事态稳定。
2015年6月,席修明教授受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指派,作为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前往湖北监利开展沉船事故医疗救治工作,夜以继日救治伤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挽救了伤员的生命。
同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他作为国家卫计委首批赴天津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组织并参与了重症伤员的救治。到达医院后,便立即投入工作,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与天津医生一起开展伤员伤情评估和危重症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在与专家组一起对所有重伤员进行了检伤后,他提出了伤员“集中救治”方案,将重症伤员迅速转送到救治条件好的三级医院集中进行救治——集中专家力量,集中医疗资源,以确保伤员得到最好的抢救和治疗。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集中管理和治疗,每天清晨7点半,他准时来到ICU病房和医疗组一起查房巡视,下午,他又把专家们聚在一起,共同查看疑难患者,调整、修正治疗方案。
从SARS到大爆炸,每一次他都带领着团队发扬着坚定勇敢、沉着冷静、不辞辛苦、连续作战的作风,尽最大努力将死亡率和致残率降到了最低。通过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他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救援及救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在救援方案制定给予国家决策性支持,每次救援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贡献突出,2003年荣获“全国防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统战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称号”等荣誉称号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西城劳动五一奖章”、“首都劳动五一奖章”、“第十一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获奖人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起享受“北京市突出贡献人才”特殊津贴。灾难是残酷的,而医学救治却是温情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
三、注重教学科研,培养专业人才:
在完成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席修明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成绩。重症医学医师具备的资质、掌握的技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科水平的基本保证,重症医师分会的基本职责是专科医师队伍的培训与准入。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的七个专科协会开展专科培训与准入制度试点,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的住院医师定期考核的教材《全国医师定期考核指南》和试题的初稿已基本完成。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主任,首次在国内开设了系统的《危重症医学研究生课程》,同时作为主编编写了第一部研究生教材——《危重症医学》。
席修明教授所在的北京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02年被授予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9年被授予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15年初步成功申请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为培养大量优秀的重症专科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自2004年以来,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50人,博士研究生17人,全国各地进修医师50余人。近5年来,主编及参编著作10余部,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52.044分,同时,还担任《中华危重病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多项国内核心期刊的审稿工作。曾主持及在研省部级项目12项,其中主持“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联合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等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联合学系的各附属医院及相关基础医学教研室申报“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项目,最终获得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
近年来,席修明教授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博大的胸怀、谦逊的为人、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赢得了同行、患者及家属的尊敬和爱戴。作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也将继续为我国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