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第十届中国医师奖

 休休有容2012 2016-06-02

邹余粮,男,50岁,中共党员,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部长,妇产科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分会委员,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品管圈联盟临床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女性宫颈癌健康促进项目”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性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性学会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特邀编委,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评审专家。

一、精于医术,勤于研究,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技术。

从医数十年,邹余粮教授对事业的钻研及执着追求达到了高峰。他秉承需求导向临床研究观念,不仅要作一名熟练掌握妇产科疑难危重病人诊治的高级医生,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从深层次上解决患者的疾苦需求,给病患带来更大的福音。


在医疗工作中,邹余粮教授除坚持每周两次专家门诊,按三线医师职责管理12-16张床位,每年诊治患者3000余例,完成微创以及三、四级手术千余例的同时,还针对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创新。

2014年邹余粮教授与我校外科梦工厂吕毅教授合作设计完成了世界首创“磁压榨治疗直肠阴道瘘新技术”,该项技术以最大的优势取代了传统缝合术,创造性地通过一对特殊形状的磁体对直肠阴道瘘实现了简单、无缝线化闭合修补,解决了直肠阴道瘘传统治疗操作繁杂、创伤明显、容易复发的临床难题,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名38岁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2012年6月在当地医院行会阴部手术时,并发了直肠阴道瘘,曾经先后两次在外院进行传统修补术均告失败。同年12月在交大一附院再一次行“经典直肠阴道瘘缝合修补术”,术后再次出现排便排气异常。2014年6月6日,邹余粮教授为患者施行了“磁压榨直肠阴道瘘闭合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无不适感,术后16天磁体从阴道自行脱落排出。患者排气、排稀便、成形便均正常。术后21天,行结肠镜检查,直肠粘膜愈合完整光滑,至此宣告近期临床痊愈。术后患者许某说,患该病两年多来,一直备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通过这次手术治疗后,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她非常感谢邹余粮教授。

2015年,邹余粮教授在区域内率先成功开展了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技术含量高,为患者保留了生育权利及尊严。一名慕名前来就医的26岁女性宫颈癌患者,因其有强烈的生育要求,经过反复的讨论评估,邹余粮教授决定为患者施行此项新技术,手术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动脉,在腔镜下完成了输尿隧道的分离及下推膀胱,阻断子宫动脉下行支等高难度技术,仅在腔镜下切除阴道2-3厘米,后经阴道切除宫颈至子宫峡部下1.5厘米,吻合阴道与残余子宫颈,术中对淋巴结及病灶周围组织、阴道切缘冰冻显示为阴性,并且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要求。术后患者恢复快,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活动自如,痊愈出院。术后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患者生殖内分泌水平均属正常。此后又为数例患者实施了该类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满足了患者的心愿。

近些年,邹余粮教授积极推进妇产科新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曾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医疗新技术二等奖”两项。他所开展的以陕西省科研攻关项目为支撑的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不高的状况,采用“两种创新治疗方案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此方法治疗的90余例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表核心期刊文章 2篇,文章《Effects of docetaxel,oxaliplatin and their combination on Hela strain of cervical cancer》发表于交大学报医学版(英文版),《Ⅱ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15Gy体外放疗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发表于学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在教学科研方面,近年来,邹余粮教授参编医学专著7部(详见附件目录),其中《优生优育》(2013年)还荣获第六届全国医学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成果奖。发表教学文章数篇,承担教改项目多项,多次获“优秀教师”称号,并于2009年荣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比赛”一等奖。多年来,一直承担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进修医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好评。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已毕业),分布于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在所属医院临床工作方面得到好评。主持、参与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发表科研文章30余篇,发表SCI文章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5篇(详见附件目录)。

二、诚于医德,心系病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邹余粮教授自2000年前起就担任妇产科副主任一职,分管科室各级医疗工作。众所周知,妇产科工作又忙又累,且急危重症患者多,基层转来抢救病患多,他常为抢救一例例危重患者辛勤奉献,受到患者、家属、同事及领导的称赞。在各种危急关头,邹余粮教授都能义无反顾地履行着自己神圣的使命,书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2008年5月12日,百年罕见的汶川地震突如其来。当时,邹余粮教授正在手术台上为患者进行手术: “咋回事?咋动呢?”邹余粮教授正在聚精会神地为一名宫颈癌患者做子宫切除术时,剧烈的晃动让他们无法继续手术。“不好,地震了。把伤口盖起来。大家不要慌,我们的建筑是安全的。”邹余粮教授镇定地安慰着同伴们,片刻晃动停止,8名医护人员迅即投入手术。16时45分,手术完成将病人安全送出后,大家走出手术室,才发现楼下都站满了人,人们纷纷议论着刚刚过去的地震,仍心有余悸,神色紧张……有的拿着手机正在焦急地拨打电话,有的惊慌失措、茫然地四处观看。有媒体记者问邹教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他回答:“什么也没想,职业习惯告诉我们必须和病人在一起。” 这天,邹余粮教授一共做了4台手术,由于地震他又不放心地到整个病区查看一遍,并叮嘱医护人员一些注意事项。晚上7点左右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女儿埋怨道:“爸爸,我给你打了一千个电话。你就那么镇定不想我?” 在危险面前,邹余粮教授早已将自己及家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无私地为患者服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邹余粮教授主动要求参与到医疗救治活动中,他在送来的患者中发现了一位30岁出头怀孕20周左右的藏族同胞,手按着腹部不停呼叫,经他细心诊治,排除了内外科疾病,诊断为先兆流产,此后他又组织医院各学科进行多学科诊疗,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使患者得以康复,几月后顺利分娩一健康的婴儿。他不仅医术精湛,更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组织妇产科、妇产支部多次进行献爱心活动,送去了孕妇所需要的生活物品,感动了藏族同胞的心。在本次救治过程中,他协助院领导组织及指挥了救治35名地震灾区人员的救治,其中重伤员高达20余人,所有送入一附院的患者均康复出院,媒体对此进行了关注及报道,邹余粮教授也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三、勤于探索,开拓创新,开创医院医疗管理新局面。

邹余粮教授作为院长助理兼医务部部长,重视管理知识的学习、更新与应用,参加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由国家卫计委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医政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一期班的学习,成绩优秀。同时在新加坡、美国梅奥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了医疗管理方面的管理与交流学习,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为做好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评审委员,接受了国家卫计委以及管理研究所的培训,实地检查了国内多家知名医院。他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理念应用在医院的医疗管理中,组织了多个团队,从不同角度开展品管圈、PDCA循环等管理工具在医疗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与管理水平,以一附院等级复审办公室主任的身份主持了2015年度陕西省三级甲等医院对一附院的复审工作,以高分通过,受到陕西省卫计委以及来自于国内专家的好评。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医疗安全管理协会的委员,重视医患沟通,发生在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纠纷下降了50%以上,保证了医疗安全。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品管圈联盟临床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及讲座,探讨医院管理的热点问题。

2016年,邹余粮教授协助一附院领导班子,在省内成立首个分级诊疗推进机构“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探索陕西省落实新医改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在突破医疗改革“瓶颈”方面做出了可贵探索,加强与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工作,确保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在医疗管理中,邹余粮教授牵头完善了医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大质控中心,全面负责医院各项工作的质量督导;组建了“大部制”医疗管理架构,形成医务部下设医政、院管床、OPO、纠纷、质控、感控、病案、分级诊疗和放射诊疗管理9个部门分工协作的医疗管理组织模式;以患者安全为目标,构建并实施推进质量安全服务“三位一体”的医疗管理体系,不断开创了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甘于奉献,服务基层,不断拓宽医院的医疗影响力。

2005年据陕西省省卫生厅《陕西省城市医院支援国定贫困县区医院项目实施方案》,一附院负责定边县医院的医疗扶贫工作,邹余粮教授担任医学院一附院赴定边医疗队对长,行程千余里到达位于陕、甘、宁、蒙四省交界的榆林市定边县,开展为期3年的医疗帮扶工作。邹余粮教授不顾旅途奔波之苦,一到定边县医院,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进行了多次医疗教学查房,对急危重病人进行重点讨论学习,在科内举办了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常见疾病诊治进展讲座。他在定边县医院率先开展腹膜外剖宫产两例,率先开展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两例,急诊手术抢救异位妊娠、前置胎盘各一例,首次实施了头位难产持续性枕横位产钳助娩术,每日门诊接诊病人30余人,极大促进了受援医院妇产科医疗技术的提高,并且与医疗队友共同发现了陕西省最大的家族性婴儿惊厥家系,这对于研究与基因缺陷有关的遗传性惊厥具有重要意义。邹余粮教授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取得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欢迎,为一附院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荣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并被评为“万名医师下乡支农省卫生厅先进个人”。

西安交通第一附属医院与省内外126家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服务范围辐射到9个省、15个地市,根据协议,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教授,有为协作医院解决医教研方面实际问题的义务,应协作医院邀请,邹余粮教授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去协作医院进行临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指导,每年在各级各类医院开展学术讲座10余次,完成三级、四级手术200余例,以实际行动践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拓宽医院的医疗影响力。


邹余粮教授是一位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临床医师,他来自于临床一线,了解临床,热爱临床,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他是一位勤于探索、甘于奉献的职业管理者,他热爱管理工作,深知临床中存在的问题,不遗余力地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