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都会迷失?揭古希腊南海迷宫之谜

 RK588 2016-06-02
2016-06-02 奥秘世界


  克诺索斯有一位最伟大的雅典艺术家、雕塑家及建筑师代达罗斯,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口。国王米诺斯将他不贞的妻子帕西法伊关在了这座迷宫里,因为他的妻子迷恋上神物白牛,并生下了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罗斯。每隔七年雅典人都要向米诺陶罗斯献上七个小伙子和七个姑娘作为祭品。如此过了两个七年,到第三个七年时,阿尔戈斯的儿子忒修斯主动请缨去迷宫同这个怪物作战。他战胜了米诺陶罗斯。顺着米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娜送给他的那条系在入口处的线,他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古希腊的神话是这样描述的,但事实上是否存在过这样一座迷宫呢?虽然当希腊人开始撰写自己历史的时候,迷宫已经不复存在了,可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它是世上的奇迹。如果仅仅只有关于它的生动记忆而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它的文献,那么如何得知它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呢?

  今天我们能知道这一切得归功于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他曾到克里特岛去寻找一种他在牛津博物馆的印章上见到过的神秘的象形文字。伊文思原计划在此停留一周,但当他沿着伊腊克林市散步时,他的注意力被凯夫拉的山岗吸引住了,这座山岗令他觉得像是旧城上的雪堆。于是伊文思开始了发掘。他挖了几乎30年,挖出来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面积相当于一座城市的米诺斯王宫——克诺索斯迷宫。

  史学界通常认为克里特(或米诺斯)文明主要是宫殿文明,因为正是宫殿成了这个独特社会系统的中心,没有这些宫殿克里特社会根本不可能存在。正如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的那样,第一批宫殿出现在克里特岛上的时间是公元前3000~2000年之间。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宫殿群的基本框架,宫殿群主要聚集在一座大的由北向南延伸的内院周围。宫殿群的修建是以中心的一座院子为轴线开始的,然后在中心院的四周开始修建其他宫殿。


  宫殿群的平面图很有可能一开始就是在克诺索斯形成的,因为这里曾经创造过科学上有名的最大最复杂的建筑综合体。宫殿并非按预先设定好的轮廓修建,而是由里向外建起来的。一些学者也正是以此来解释克诺索斯某些殿正面的不规则性。奇异地错落在各个层面的建筑群体相互间由台阶和走廊相连,有些台阶和走廊甚至延伸到地下。宫殿的有些房间建在采光很好的位置,有些则陷于半明半暗之间。而光照的不均衡更增加了宫殿的神秘性效果。米诺斯王宫曾多次改建和扩建,最后建成的一座殿长150米、宽100米。殿的主院的东西两侧都建有厢房,厢房的台阶向上延伸了有四层楼高,厢房还建了采光孔、小内院、走廊、大厅和起居室。

  其余部分相互之间则通过名称、高度和建筑外形加以区分。比如,西边的楼有两三层高,一楼包括窄而大的仓库,小型祭祀室和华丽的居室。东边的楼则正好相反,深深地凹进山丘的斜坡下,只有最上面那层朝向内院的楼能露出来。同样的,西边是长长的柱廊朝向内院。学者们将宫殿西侧的大厅权且称为“觐见厅”,因为这里绕墙一周放着宝座和椅子,显而易见,这是为朝廷的达官显贵们准备的。这里还有象征权力的图腾——双钺。由西侧大门通向顶层的正门楼梯上的缘饰证明大厅的豪华。缘饰上的壁画表现的是带着丰厚贡品的臣民列队行进的情形。

  国王的内居室连同窄而明亮的柱廊小院、宽敞的大厅、明亮豪华的卧室都坐落在大殿的下方。建筑手法的多样性在宫殿的内部装饰上创造了绘画透视效果,宽大的窗户和跨度宽阔的大门使四周环绕的景色呈现眼前,而柱廊则几乎抹去了内部装饰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通过上层的特制窗户、拱顶和门上的小孔射入室内的各个角落。

  克里特岛的建筑师们擅长在王宫内修建浴室,铺设排水和通风系统,调节冷热空气的供给,使室内保持恒温。为避免受到地震的危害,他们修建了富有弹性的墙,并交替使用石头和木砖。宫殿地上地下的建筑中有无数的通道、秘道、楼梯、走廊。至于房屋看似无序的排列,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地震以及公元前1380年火灾后在损毁的原宫殿旧址上又新建了宫殿。


  伊文思和助手在清理克诺索斯迷宫旧址时发现,在迷宫的墙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又引出了新的问题:比如,精致梳妆台上的优雅仕女图是从哪儿来的?她们都梳着独特的发型,涂着艳丽的红唇,有着娇媚的笑脸。研究者将之称为“巴黎女子”、“美妇人”、“宫廷贵妇”。这些名称很适合她们,虽然实际上她们可能只不过是神婆、弄蛇女巫或女神。她们都是杨柳细腰,穿着蔚蓝色或鲜红色的蓬松钟式裙,袒胸露背,梳着绕有珍珠的独特发式……保养得很好的裸臂,小巧的鹰钩鼻,樱桃小嘴边凝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克里特花瓶上和宫殿的檐壁上雕刻了大量装饰图案。胭脂红漆、天蓝色漆、宝石绿漆及棕色漆直到今天仍未褪色。

  在一幅壁画里,几个克里特人在表演斗牛。他们抓住牛的双角,在奔跑的牛背上翻跟头。这是什么——运动还是祭祀仪式?伊文思曾尝试弄清楚这些游戏进行的过程,但西班牙斗牛士告诉他,在奔跑过程中抓住牛角并在它作之字形奔跑中翻越牛背,这是人的能力所不可及的。然而这却是克里特居民喜爱的游戏。

  在克诺索斯迷宫“金銮殿”的墙上画着神秘的狮身鹰首怪兽——长着狮身和鹰翅鹰头的动物。它们四周放满了盛开的百合花,因此一点也不觉得恐怖,反倒使它们更像优裕地生活在天堂花园里的居民,更像手工艺品。它们都有长长的天鹅般的脖子,狮尾高高翘起,尾部装饰了涡形图纹,甚至都可以和这样的狮身鹰首怪物在草原上玩耍。看来,关于怪物牛米诺陶罗斯的传说并不是无中生有。克诺索斯迷宫的墙上有无数浮雕:浮雕上,甚至在石制及金制的餐具上都能看到牛的图案——有的在友好地戏耍圆球,有的在狂怒中奔跑,而与之相伴的克里特斗牛士则难以说清是与之玩耍还是在与之搏斗。

  牛的图腾崇拜在岛上曾经很流行,但是直到今天,学者们还是很难说清那里曾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在米诺斯的建筑中,考古学家们还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发现,就连稍微能沾得上边的寺庙也没有找到。就很令人奇怪了,因为这一类的建筑在与克里特毗邻的地中海东部及西部地区(如马耳他岛)都甚为流行。在比较了大量事实和考古发掘成果之后,学者们推断,在克诺索斯建筑中,正是宫殿取代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寺庙。伊文思本人也认为,克诺索斯迷宫是一座圣所,是“祭司王”的住所,他作为女神的活化身同时也作为她的儿子,在这里与女神进行直接交流。因此王宫就成了神圣的女神与祭司王的总寺庙,因而不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寺庙存在。



  克里特岛宫殿群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了宫殿的神圣性。在米诺斯人的世界观中,自然景色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厚的宗教象征含义,因而他们把每一个细节都看作是伟大女神本身——土地母亲——存在的不容争辩的明证,而这座宫殿正位于女神的怀抱中。各式各样表现宗教礼仪及仪式场景的浮雕也证明宫殿的神圣性。其中也包括斗牛士行进的情景、多次反复出现的米诺斯斗牛术等等。学者们认为,在浮雕和浮雕所表现的真实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很可能浮雕的主要意义正好在于巩固和加强宗教仪式的奇妙效果。

  整个宫廷生活方式其实充满了宗教仪式,并严格遵循教规礼仪进行,这种生活方式在埃及宫廷、赫梯国和地中海地区其他国家中也存在。米诺斯宫的神性本质还体现在墙上及屋顶上作装饰的神性标志中。宫殿许多屋子(不仅仅是在“金銮殿”)里图画中经常能看到双头斧的图案、献牛角的图案、八角形盾牌等等。带尖头的双头斧希腊语称为“拉波里斯(лабрис)”,因此学者们推断,“迷宫(лабиринт)”一词正是由此而来,而“迷宫(лабиринт)”一开始是用来表示“双斧屋”——米诺斯王宫的。

  “拉波里斯”是一个同克里特居民的宗教图腾联系在一起的符号标志。在一个据说是宙斯出生地的洞窟的钟乳石和石笋中找到了那样的斧子。如同马里的宫殿一样,克诺索斯迷宫的内院全用石砖铺砌而成。内院有一个或几个柱廊(甚至可能建有上层回廊)。克诺索斯迷宫的内院有米诺斯斗牛表演,这是一年一度的宗教仪式庆典中最重要的活动,它负有祈求土地丰产和保持世界和谐与平衡的使命。

  神奇的克诺索斯迷宫,真的会是诸神的场所吗?我们还不得知,米诺斯王宫是否会真的存在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期待考古的更多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