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隔世的笛声】苍凉无比的乐曲

 多彩贵州风556 2016-06-02
【来自隔世的笛声】苍凉无比的乐曲
 

图片 

 

图片
【曲名翻译仅供参考】
01.The Winds Have Dropped(Hovern' Engan) 随风飘落
02.You Are Slender(Tchinares) 你身材修长
03.Those Were Good Times(Ar Intch Lav Er) 大好时机
04.Nare Nare 纳雷纳雷
05.Oh That My Mother(Im Ayrogh Veuchtitz) 哦,我的母亲
06.I Don't Want to Grow Old(Yes Tchem Ouzoum Dzerani) 我不想老去
07.Canticle of the Trinity(Amen Hayr Sourp ) 三位一体的颂歌
08.I Am Dying in the Wind of My Plains(Sareri Hovin Mernem)我要死在平原的风里
09.The Tears of the River Arax(Arksi Artassouken) 阿拉希河的眼泪
10.Nusrat's Allap 努斯拉特的阿拉普
图片 
 专辑名称:【来自隔世的笛声】
专辑艺人:Levon Minassian & Armand Amar
发行公司:Long Distance  发行日期:2006年4月3日
 

   《Songs From A World Apart 来自隔世的笛声》是由Levon Minassian 勒翁·米纳希安演奏,Armand Amar 阿曼德·阿莫负责编曲的专辑。这个乐器叫做Duduk(都都克)。其声音苍凉,孤独,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当duduk的声音响起时,你会有种空间转移的错觉。这声音不是属于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它属于那个古老的年代。眼前甚至会幻化出一种场景:夕阳西下,一个孤独的游人站在高处,用吹奏来缓解思乡的情绪。而那愁思却伴随着音符,象薄暮的烟霭那样倾入人的心头,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悲凉。何为音尘绝,莫过于此声。

    都都克笛虽然是亚美尼亚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曾经流传到波斯,阿塞拜疆,中东其他地区,甚至土耳其,巴尔干半岛。都都克笛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在格鲁吉亚叫做duduki,在土耳其叫做mey,阿塞拜疆及一些中亚国家叫balaban。所看到的都都克笛大概有三种尺寸大小,一般是八孔,且音域不广,一个八度。都都克笛已存于地球1500年,音乐史学家宣称有证据可证明此乐器曾出现在公元前1200年。
    都都克笛只有八音度,它需要相当大的技巧来吹奏,最主要是口手的协调,此乐器具有8个手指洞和一个拇指洞。
都都克笛的制造取自杏树的根,共分成3种尺寸,最小是28公分,外带9公分的吹管;其次是33公分,外带12公分吹管;最大的是40公分,外带14公分吹管。学过直笛的人就知道,难度在半音阶部分,必须透过手指遮蔽洞孔的局部,还要搭配吹气强弱与换气的难度,才能演奏出理想乐音。由此不难了解吹奏都都克笛的难度。音色方面,都都克笛较温暖,柔和,略带鼻音,目前被运用在民谣与舞曲音乐,若有2位以上的吹奏者一同表演,第二位担任主音色的称之为dam,其乐手则称为damkash。

    都都克笛的声音和中国的一种古老乐器埙的声音非常类似,相比较之下,埙比都都克笛更饱满一些,虽然孤独忧伤的感觉也相似,但是两者有着不同的苍凉。都都克笛给人的感觉更为浓重一些,而埙更轻灵一些。
    虾播曲名英文,Q播曲名亚美尼亚文,看起来不一样,曲子相同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