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艺术-其他1. 陕北民歌《兰花花》

 夜明珠2016 2016-06-02
    

        简介

     《兰花花》是中国陕北地区著名的汉族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该曲由著名音乐家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这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汉族民歌,其唱词在流传中多有变异,经歌唱家郭兰英、朱逢博、李波、刘燕萍、阿宝等人演唱的通常是八段词是较流行的。

      内涵

      陕北地区汉族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这个被称为普天下最聪明、最美丽的好姑娘,竟被强行嫁给一个"好像一座坟"的周家"猴老子"。但是兰花花并没有屈服,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拚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民歌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并吸收了叙事的手法,用分节歌的形式,深刻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成功地塑造了兰花花的形象。

      影响

      这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优秀传统民歌,其唱词在流传中多有变异,经歌唱家郭兰英、朱逢博、李波、刘燕萍、阿宝等人演唱的通常是八段词是较流行的。其中我国著名女歌唱家朱逢博的演唱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改编,将歌曲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曾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和大型歌舞剧。

      歌词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里揣上糕,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俩死活呦长在一搭。

      故事

      兰花花原名叫姬延玲,小名叫叶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心灵手巧,长的俊秀,到十六岁的时已出脱得端正水灵,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他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偷偷相爱,发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终身,不久两个人发生了关系。因为红军奉命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难分难舍地暂时告别 。

       兰花花的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自己的门风,便托媒人把17岁的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的小儿子任小喜,兰花花不从,在父母的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了临镇一个姓石的富户人家。石家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满脸大麻子,他看上了兰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钱把兰花花买去做妻。兰花花在石家受尽折磨,她日夜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因精神过于苦闷,终于在1942年正月病死,死时24岁,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

      红军战士东征胜利后回到陕北,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难过,但又怕给兰花花带来麻烦,也就没敢去看望兰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之后,又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中暗自构思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转业到固临县(今延安市临镇)文教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固临县小学任教导主任。他还朝思暮想兰花花,便把在住院时编的兰花花歌曲整理出来(全长84句),把任家改为周家;他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来,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全国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国,也传到了海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