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差的白夜

 qyxqzy 2016-06-03

  刘伟馨

  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邮差的白夜》,是一部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年届八十。他的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拍过《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烈日灼人》等电影。不过出道更早的哥哥,在学校时,就结识俄罗斯最伟大的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担任《伊万的童年》等片的编剧,自己最为著名的电影,要数四个多小时的史诗《西伯利亚之歌》。

 

  尽管康查洛夫斯基说,《邮差的白夜》是拍给自己的电影,但它所呈现的俄罗斯美丽景色和对生存状态的思考,还是令我们所有人有所感悟。片头字幕说:“本片在俄罗斯北部拍摄,所有角色都是居住在克诺泽罗湖畔的真实人物。”克诺泽罗是俄罗斯最美丽的湖区之一,湖面上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孤岛和半岛,湖面波光粼粼,远处山峰矗立,水边小村绿树环绕。尤其令人感叹的是,躺在北疆的农舍里,能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夜晚——白夜,一种高纬度地区的自然现象,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康查洛夫斯基用一种诗意镜头,展现了那里的风景,那里的社会,那里的人。

  电影讲述的是邮差的故事:在克诺泽罗湖区,交通不便,往来靠船。一个叫里欧卡的邮差,开着装有马达的船,穿梭于克诺泽罗湖上,为村民送信、送报、送文件,甚至捎带食品、日用品,比如面包、灯泡之类。在与世隔绝的岛上,他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受到村民欢迎……

 

  扮演里欧卡的,是生活中真正的邮差,有些木讷,有些丑,甚至有些傻,但他是个好人,是个热心人。他喜欢水,喜欢船,喜欢送信。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这年头,谁还写信,大家都打电话”,但他对老同学十多岁的儿子提姆卡却这样安排,“等你长大从学校毕业,我们再安排你当邮差”。提姆卡回答说:“过不久就没信可送了,因为有网络。”他说:“那又怎样,邮差不仅仅送信,面包就不能用电子邮箱寄送。有些老人根本没有船。”他坚信,永远都有信件要送。

  电影开始有一组屋内外对比的交替镜头,屋外:天空、老树、湖水,色调偏蓝,氛围寂静;屋内:狭窄、凌乱、孤寂,色彩黯淡,气氛沉闷。里欧卡在大自然里,浑身充满生机:带提姆卡在绿树环绕的湖里游玩、讲水妖故事;和提姆卡一起在大树下、篝火旁钓鱼、煮鱼……但他一个人的时候,又时时见出孤独。他结过婚又离婚,没有小孩,只有一个住在镇上的姐姐。在白夜里,他眼中总会幻化出一只不存在的灰猫;镜头还常常对准他孤寂的拖鞋……

  这部电影适合静下心来观看,在欣赏美丽风景的时候,里欧卡略带感伤的情绪也在影响着我们。有两件事最让里欧卡伤心:一是他爱上了老同学,默默为她做许多事,老同学却急着要返城;二是他船上的马达被人偷走了,他四处活动,依然没有筹措到钱,还被人痛打一顿。这个男人有委屈,也有历史,你看他站在学校颓败的教室里,过去年代的歌曲,重又在他耳畔荡漾开来,时间过得很久了,他不再年轻,他能够包容一切。

  电影呈现一种纪录片的特质,村子里所有人原汁原味生活着。我们很少看到年轻人,年轻人远走他乡了,只剩下一些老人:一个总说要戒酒却永远戒不掉的老酒鬼;一个把当年越南故事翻来覆去讲了十四年的老水手;一个叫着“我的灵魂痛苦不已”的悲观失望者……还有蜿蜒在小路上的送葬队伍——一个老家族的代表人物去世了,整个年代也随之而去。有人问导演康查洛夫斯基,电影是不是他对现在俄罗斯环境的思考以及探究。他说:“其实没有。坦白讲这一次我是想认认真真去描绘一种生活状况,一种生存状态。”偏于一隅的乡村,即使湖光山色美丽依旧,终究掩不住老木屋的残破、渔网的孤寂、白夜的落寞,自然消亡也许是必然。看邮差里欧卡,并不情愿地打起行李再出发,远离了湖水、船和邮包,谁知道他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