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段记忆

 圆角望 2016-06-03

何进(深圳)

记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些事,你以为已永远忘记,却会在某一刻被瞬间唤起。

二十多年前,我从沈阳坐飞机回深圳,邻位是一个60多岁的大叔,留着比一般人长的头发,国字型脸,双眼炯炯有神。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我在阅读着杂志。突然一个声音飘然而至:“小伙子,你是在深圳工作的?”“是。”“公差来沈阳?”“是。”我被杂志上的文字吸引着,那人问一句,我连头未抬就淡然地回答一句。后来,飞机起飞了,空姐给大家送吃的、饮的。那位大叔又给我递过来,还吩咐我要小心,不要被饮料滴在衣服上。这时我才发现,他是个风度翩翩,很有艺术气质的男人。很快,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就是那位歌唱家,但名字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

“郭颂老师,您好!”这时,一位年轻人主动和他打起了招呼,他只是微笑着点下头。我才恍惚大悟,不错,他就是郭颂老师!前不久我还在深圳体育馆听过他的演唱呢。这么近距离地和一位著名歌唱家在一起,还是头一次。我向他请教了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给予解答,还主动和我谈起了自己创作《乌苏里船歌》的经过,特别强调,创作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乌苏里船歌的调子和词儿,大都是来自民间最底层的艺术风格和民众的语言。还给我讲了一些在黑龙江歌舞团当演员时的小故事。他给我的印象是如此谦逊、和蔼和亲切!最后,他问我,在深圳有没有听说过一位教钢琴的姓张的老师,女的,50多岁。我想了想,告诉他,我小孩的钢琴老师就是姓张的,女的,50多岁。他似乎喜出望外,把他在深圳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见到张老师,告诉了她我在飞机上的偶遇。这位张老师果真就是郭颂老师口中的张老师。我顿感世界真小,人生真奇妙。据说,按概率学,每七个人中,就会遇上一个熟人。能遇上的都是有缘人。张老师告诉我们她也是黑龙江歌舞团的,郭颂是歌唱演员,自己是舞蹈演员,彼此是好朋友,但很多年未见面了。过了二天,张老师告诉我们,他们见了面,说郭老师这次是来深圳参加演唱会的,还给我们送了几张票。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郭颂老师5月19日去世的消息,这段被时光掩埋了许久的记忆才被打开,写下这段文字,权当是对郭颂老师的怀念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