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与名人故事

 369蓝田书院 2016-06-03


故事
名人与中医故事之郭沫若



桑枝酒治中风

      1959年,郭沫若身患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影响日常工作。有人向他介绍,可请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著名医学家郑卓人老先生医治。郭沫若老知道郑卓著有《灵枢经白话解》,医术高明,便欣然同意。

        郑卓人老先生知道郭沫若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煎服中药,对郭沫若说:“我从民间搜集一个验方,叫桑枝酒,已用此方20余年,医治半身不遂效果很好。”郭沫若一听很高兴,表示愿用此方。郑卓人遂把处方写下:炒桑枝100克,当归60克,苍术30克,菊花60克,五加皮60克,地龙30克,丝瓜络15克,炮附子10克,川牛膝25克,夜交藤30克,木瓜12克,木通10克。上药配黄酒5斤,密封于罐内10天后把黄酒分出。将药焙干,取药研末,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日3次,每次服3粒,用酒15~20毫升送服,以微醉为度,上半身瘫痪饭后服,下半身瘫痪饭前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郭沫若服用桑枝酒3个月后,病竟告愈。他很高兴,写了一幅条幅送给郑卓人以示谢意。条幅写道:“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种什么田结什么果。”



中医治愈拉肚子

       1908年秋,17岁的郭沫若正在四川嘉定城读初中,当时他生了一场大病,总感到非常疲倦,头痛,拉肚子,咳嗽,时常流鼻血,没有食欲。

      郭沫若的父亲在乡下是一个“土郎中”,开了一剂温和的药给他,,毫不见效。家人只好找当地唯一的儒医宋相臣来诊治。宋相臣说郭沫若拉肚子是阴证,发烧流鼻血等又是外感,要先治里后治表。于是,他给郭沫若开了一剂药,有分量很重的附子、干姜。一剂药下去,所有的黏膜都焦黑了,口舌眼鼻没有一处不是黑的,头脑发昏,只想睡觉。宋相臣和郭父都束手无策。

       一位堂叔推荐了附近的赵姓医生,这位赵医生没有什么名望,看了郭沫若的病状之后,主张和宋相臣恰恰相反,说郭沫若的病是阳证,要用凉药,并开了一剂药,重用芒硝、大黄。宋相臣不消说是反对的,郭沫若父亲也不赞同。赵医生却坚持要用他的药方,否则就要走人。他说药方虽然是泻药,但吃下后泻下的次数会一天天减少。众人相持不下,朦胧中的郭沫若却在冥冥之中说了一句:“我要吃姓赵的药!”郭沫若的母亲做主,决定把赵医生的药吃下去。出乎意料,郭沫若吃了泻下药,病情并不见加重,泻下的次数反而逐渐减少,意识也渐渐恢复过来,终于把郭沫若救了过来。

:《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儒医宋相臣阴阳莫辨,视阳证为阴证,此一失也;表里同病,当先治表,或者表里同治,宋氏却要“先治里,后治表”,此二失也。从郭沫若用药后,黏膜变得焦黑这点也可看出用药失误。赵姓医生虽无名气,但精通医道,有识有胆,其技胜于宋医,可见名气有时并不可靠。】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