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写匾的故事

 闲庭斋阁 2016-06-03

米芾离骚

米芾,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史称“宋四家”,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公元1107年,字元章,名号众多,襄阳居士,火正后人,海岳外史等,历任朝庭的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但是因为个性原因,仕途不顺,终究还是一介文人,官阶无法升进。书法作表作众多,有米芾离骚,研山帖,拜中岳命帖等。

米芾离骚临摹本

米芾的书法成就在“宋四家”里最高,擅长隶,楷,行,篆,草等风格,草书艺术成就最高,现在当今社会仍流传米芾的“刷字”,后世流传的书法真迹也亦行书居多,气势鬼绝,天马行空,天外飞仙,自成一派,非常受后世书法爱好者的追捧。

米芾离骚,是米芾以行书书写的屈原长篇作品《离骚》的手卷,现存有纸本,绢本两版,经专家鉴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纸本手卷为后人临本,不是真迹,从米芾的落款分析,在米芾41岁前,他还没有换名,原名叫米黻,而这幅纸本手卷的书写年份经推算是在米芾31岁时,那时他还叫米黻,所以纸本是赝品,绢本手卷长10米,共有2494字,现在已被证实是米芾真迹,曾被私人收藏家收藏,最近已入市拍卖,有很多机构和收藏家准备入手,作为一件大家名品,米芾离骚这部作品被估价上亿元人民币,而且未来还有升值的空间。从市场的反应来看,也可以看出米芾的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当今依然,有价无市,万人追捧。

米芾写匾

米芾写匾还得从他写的一手好书法说起,从写匾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的智慧和幽默的性格,同时他的文思敏捷,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想到如何写匾,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米芾写匾。

米芾的书法

米芾的名声很大,他有一个当皮匠的邻居准备改行开酒楼,快开业的时候需要挂个匾在酒楼门前。于是他就找到米芾,对米芾说:“您好,先生,我这些年攒了点钱,现在想开个酒楼。您能帮我写匾吗?”米芾点头同意,问道:“那些什么好呢?”皮匠着急了,他大字不识,肯定想不出酒楼名。米芾见此情景,没有多想,提起笔就在匾上写了三个字。皮匠虽然不认得字,但是自己的姓“王”还是认识的,还有一个他做皮匠时的“皮”字,他也认识。最后一个字,他想也不用多想就猜出大概的意思。他又着急了,对米芾说,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皮匠了,不想再做这行了。米芾诙谐地笑道:“你看!”只见他提起笔又添上了几笔,刚才的几个字变成“玉波楼”。米芾再把这几个意思告之他的邻居,皮匠乐了,拉着米芾的手一直道谢。

这要换成一般的书法家若是没有文才的良好基础,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起这么好的酒店名,更不可能开这么一个诙谐的玩笑。皮匠为了感激米芾就对来的每一个客人说酒楼的名字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写的,米芾也因此更加出名。若米芾当年没有帮皮匠写匾,今天我们是看不到他留下的匾。

米芾的诗

米芾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写的诗却没有他的书法这么闻名。难道是书法太过有名而掩盖了他的诗了吗?接下来我们详细的解读一下米芾的诗。

米芾集书面照

米芾的诗中有一首是水调歌头,诗的大概意思是:锤子的声音因为风而更急,看到蟠蟀让我想起了现在已经深秋。今天我就来对景写诗,但是我可达不到那些著名诗人的可以借景抒情的水平。秋天凄凉的感觉不是那么容易散去,喝酒后更觉得凄凉。看这月圆高挂在南楼,这不得不让我心中倍感悲凉!这是上半句,先叙事,可以看出他非常的谦虚,但是可以把诗句连接得很自然。

上半部分的最后一句表露真实感情,下半部分借景抒情。下半部分的大概意思是心里有些惆怅,听着玉笛的优美情韵的声音,心情很舒畅。这带着清风的美好的夜晚,我不禁豪饮大醉。看着这可爱的天地万物,我从这头栏杆走到那头,久久不愿意离去,想到宇宙如浮萍般。我喝醉了便睡着了,就可以随江流而去了。

米芾的诗独树一帜,赏月但不写月,感觉是借景抒情却不伤感,而是写宇宙万物。他的情感表达比较清雅,情景自然融合,让人回味无穷。其次他还写了很多其它的诗,自成一种风格,让人看起来非常的轻松。可能是由于他的诗还没有自成一派,也不像他的书法那么出名,再则他只是个业务的爱好者,大多是兴致来时赋诗一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