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痛症

 fnxyy 2016-06-03



定义

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跟部疼痛症侯群。按部位可把跟部疼痛分为跟跖侧疼痛和跟后部疼痛。


体育健将:刘翔





病理变化


o跟跖侧疼痛:跖腱膜炎、跟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跖腱膜断裂、跟骨骨膜炎、跟骨骨折等引起。o跟后部疼痛:由跟腱滑囊炎、Haglund畸形、跟腱炎等引起。而跟腱炎又可分为非止点性跟腱炎和止点性跟腱炎两类。o在儿童,跟后部疼痛多见于跟骨结节骨骺炎。


一、跟跖侧疼痛

o跖腱膜炎、跟脂肪垫炎、跟骨骨刺、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跖腱膜断裂、跟骨骨膜炎等引起o跟痛症只有找出足跟痛的原因,对因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1.跖筋膜炎


跖腱膜是维持足弓的一个纤维结构。疼痛出现的原因是筋膜失去一部分弹性,因为日常活动而受到刺激。



解剖特点

o跖腱膜是足底筋膜的浅层部分,由纵行的白纤维组成。可分为中间束、外侧束和内侧束。o跖腱膜的作用有(1)保护足底组织。(2)提供足底某些内在肌的附着点。(3)协助维持足弓。


病因和病理

o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o长期、反复牵拉使跖腱膜起点部发生微小撕裂,继发炎症,o骨膜炎和跟骨内侧结节的疲劳骨折。


临床表现

o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3厘米处有明显压痛。注意患者有无足部力线异常,无胫骨内翻、足内翻以及平足、高弓足等,还应检查跟腱有无挛缩。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约60%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


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水肿




2.足跟脂肪垫炎




o足跟部的皮下组织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将皮肤于跟骨表面相连,形成足跟脂肪纤维垫,有吸收振荡的作用。老年人足跟脂肪纤维垫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因而在站立或行走时会引起足跟痛。




o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o常在足跟负重区或内侧有片状压痛,有时可摸到皮下的脂肪纤维块,压痛明显。



o注意:封闭可能会造成脂肪垫的进一步的萎缩,有加重疾病的可能性




3.跟骨骨刺

o骨刺,学术名词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






o由于附着于跟骨下面的肌肉长期收缩刺激,引起局部骨质增生o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




4.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




o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为主
手术治疗   为辅



1)减少跟部受到撞击性冲击的活动



肥胖患者减轻体重。


(2)配带矫形垫(Orthosis)



(3)穿鞋跟挖空的鞋,然后垫上柔软的棉花,或者不用垫东西。



(4)跟腱、跖腱膜牵拉锻炼。



o据报道:有效率达到83%。每天坚持锻炼45次,每次510次,12个月后可取得明显效果。

o跖筋膜锻炼方法:①患者坐位,屈膝,踝关节背伸,用手将5个足趾向背侧推压,维持30秒钟,反复5次。o②足跟抬起,臀部坐于足跟上,维持30秒钟,反复5次。o③将患侧足前部抵于墙面,并用力背伸踝关节,维持30秒钟,反复5次。

跟腱牵拉锻炼方法:o①比目鱼肌牵拉锻炼,患者向向墙面站立,患侧在后,缓慢弯曲膝关节到屈曲位置,维持30秒钟,反复5次。o②腓肠肌牵拉锻炼,患者向向墙面站立,患侧在后,保持患侧下肢伸直,且患足不动,足跟不能抬起,上半身向前移动,使跟腱受到牵拉。维持30秒钟,反复5次。o③跟腱牵拉锻炼,站于斜面板上,身体直立,使跟腱受到牵拉。


5)体外震波治疗跟痛症





(6)理疗

如超声波、肌电刺激、冷热治疗等。但一般效果不明显。



(7)可用短腿石膏固定足踝关节于中立位1


(8)中医治疗

中药熏洗方:五加皮、公丁香、炒小茴、川花椒、香白芷、本红花、石菖蒲、川桂枝等,上方加水1500ml煎煮,以煎开为度。将药渣与药汁一起倒入一木桶中,足置于桶中,上覆盖毛巾以熏洗患足,待水温后,将足跟置于药汁中浸泡。此方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o棒击法:在足跟熏洗10~20分钟后,用一木棒或木锤轻轻击打足跟跖面痛点处,以感觉疼痛但能忍受为度,每次击打约10分钟。击打后再用熏洗药汁浸泡患足。


手术治疗

o只适用于顽固性足跟痛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且患者的生活方式或日常活动受影响。o患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强烈要求手术者

o70年代以前手术以单纯切除跟骨骨刺为主,o80年代以后多行跖筋膜切断加跟骨骨刺切除,o90年代以后出现内窥镜技术及跖筋膜切断术。











术后早期应避免负重,两周后即可下地逐步负重,至2月完全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可能要六月以上。



跟后部疼痛

o跟腱滑囊炎、跟腱炎等引起。而跟腱炎又可分为非止点性跟腱炎和止点性跟腱炎两类oHaglund畸形与跟腱末端病

1.Haglund畸形






Haglund畸形:1928年由Haglund描述而得名。表现为跟骨后上结节增生肥大。可无疼痛,但影响穿鞋,或穿窄小或硬帮的鞋后,突出部皮肤和鞋帮摩擦产生炎症,引起疼痛。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不但运动员可发生此类病变,不好运动的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跟腱受到反复应力作用后发生微小撕裂所致

症状:跟骨后方疼痛,开始在活动多后感到疼痛,以后可转为持续性疼痛。检查可见跟腱止点部外观正常或增大,局部压痛。让病人单足提踵困难或引发疼痛。




侧位X线可见跟腱附着部可见骨质增生。



MRI



o保守治疗:康复理疗、局部热敷、非载体药物、制动等o


手术治疗:切开骨赘去除及滑囊炎处理、关节镜下切除



目前关节镜下骨刺切除是较好的办法。且可同时处理跟腱下下滑囊炎。







2.跟腱末端病

o末端病、钙化性肌腱炎、止点性跟腱炎



跟腱末梢病是指在长期奔跑时,腓肠肌收缩使足跟抬高,前半足触地.跟腱由于受到反复暴力引起炎症反应简称为跟腱炎。





下坡奔跑,因为落地远和加速距离长,前足撞击地面产生的应力比在平地时大得多,而上坡奔跑时,由于足跟比前半足位置低,因此腓肠肌必须作更大的功来抬高足跟


保守治疗

休息、减少运动强度、热敷理疗、震波治疗、高跟鞋。绝对禁止封闭!


手术治疗

消除Hagland畸形、跟腱病灶清除止点重建、跟腱延长。







  小 结  

o跟骨周围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oX-rayMRI诊断及治疗很重要o病理变化的了解对个体化治疗很有帮助o保守治疗大同小异:家庭医疗、医院医疗o体外震波,无创伤、收益好o手术治疗很可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