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您的猪场母猪年产胎次数计算对了吗?

 跟猪有情 2016-06-03


快速阅读

猪的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繁殖率的高低与母猪年产胎数、胎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密切相关,其中年产胎数则是关键环节。而计算年产胎数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通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来计算年产胎次是最准确的办法。

 

母猪的年产胎次是衡量繁殖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提高年产胎次是中国规模化猪场的重要目标。目前,大部分猪场计算母猪年产胎次的方法是猪场全年分娩的胎数除以母猪的日均存栏量。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均衡生产条件下的母猪胎次计算方法


1是模拟新建猪场生产安排,按照每月配种200头后备母猪,分娩率100%,哺乳期为30天,断奶发情率100%计算得来的。


再经过简单计算,这个猪场一年共分娩了2200窝,母猪的月均存栏为1300头,如果按照常用的年产胎次计算公式:

年产胎次应为1. 7胎(2200/1300=1.7胎)。

很明显如果分娩率为100%,断奶发情率为100%的情况,猪场的年产胎次应该在2.5以上。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猪场不断地缩小规模,其年产胎次也会有很大的误差,而且是生产的不均衡造成了年产胎次巨大的误差。(微享慧:wshare100)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猪场能够均衡生产,那么这种误差就可以避免了。是的,如果每个月补充的后备数量和淘汰数量相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现实是,由于猪价的变动,母猪淘汰和补充数量有变动是一定的,同时猪场要达到均衡生产,在技术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也就是说,大部分猪场不能均衡生产是常态。那么在这种不均衡生产的条件下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计算母猪的年产胎次呢?

 

  

非均衡生产条件下的母猪胎次计算方法


    非均衡生产条件下,计算母猪胎次,需要引入非生产天数的概念。通过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来计算年产胎次是最准确的办法,不受母猪存栏变动的影响。

    年产胎次与非生产天数的关系为:

年产胎次=365-NPD/(平均妊娠天数+平均哺乳天数)

其中NPD指的是平均每头母猪一年的非生产天数。

    平均妊娠天数和哺乳天数是很容易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计算出非生产天数,就可以知道年产胎次。那么,又如何计算非生产天数呢?

    非生产天数包含五个方面:断奶-配种间隔天数,返情天数,流产天数,死亡天数和淘汰天数,分别的计算方法见表2

 


NPD=全部母猪非生产天数总和/母猪日均存栏量


    我们需要每天统计这五个项目的数字,年终时将这些数据相加,就是全场母猪总的非生产天数,用他去除以母猪日均存栏数,就是母猪一年的非生产天数。也就是NPD=全部母猪非生产天数总和/母猪日均存栏量。做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猪场的耳号清楚,而且数据记录完善。

    清晰地统计出非生产天数有利于了解母猪年产胎次的水平,是提高母猪年产胎次的前提条件,也便于我们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准确的绩(微享慧:wshare100)



点击查看昨日热点:政府招标疫苗的采购量或将下降

 点击文末右下角“写评论”参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