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人格)

 好梦769 2016-06-04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人格)

    一、概述

    人格(个性):各种心理特性总和,是各种心理特性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基本属性: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如江山易改;4)功能性,人格调节个人行为,能决定人的生活方式;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的结构/成分:

    1)人格的倾向性: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2)人格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

    二、能力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人的认知能力,认识事物并运用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如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系统。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分类: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能力、才能和天才;

   2)按能力的构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按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结构理论

   英国斯皮尔曼用因素分析得到的二因素论(G因素和S因素);

   美国塞斯顿的群因素论(7因素,词的理解、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美国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产品)。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

   2)能力类型的差异(专家);

   3)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神童与大器晚成)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 2.环境和教育

   三、气质/脾气/秉性/性情

   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五种气质类型学说:

1.体液说:

2500年前,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最早划分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

2.体型说/胚叶说:

1920’德国克雷奇米尔提出精神病的种类和体型有关,1940’美国谢尔顿和斯蒂文森提出体型由胚叶决定。

3.血型说:日本古川竹二

A

温和老实、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富于情感、缺乏果断

AB

外表像B,内在像A

B

善于交际、积极进取、爱说寡信、多管闲事、灵活好动、

O

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别人

4.激素说:美国伯曼,四种内分泌腺类型为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

甲状腺型:过多则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过少则迟缓、冷淡、痴呆、被动

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容易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以上四种都是从生理和外在的方面来分析气质,都是不科学的。

5.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各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强度:神经细胞能接受刺激的强弱程度及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兴奋过程强者在强烈刺激下仍能形成并保持条件反射;弱者较难。抑制过程强者可长时间忍受内抑制,弱者只能忍受短时间的内抑制。

平衡性:兴奋与抑制的力量是否平衡,不平衡时是谁更占优势。

灵活性:兴奋与抑制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理论上可以组合12种,根据实验证明存在4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的外在表现

平衡性的外在表现

灵活性的外在表现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感受性

耐受性

反应敏捷性

可塑性

兴奋性

指向性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变化剧烈

难以克制

很高

极端外向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敏捷

容易适应

行为外向

 

不灵活

安静型

粘液质

反应慢

循规蹈矩

低、平稳

行为内向

 

 

 

抑制型

抑郁质

迟缓、细致

防御明显

更弱

极端内向

 

 

大多数人介于两种气质类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3.气质类型不决定成就,但影响工作效率;4.影响性格的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5.影响健康。

    四、性格

    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可塑性。

    态度:一个人后天习得的对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由情感(A)、行为倾向(B)、认知(C)、三个因素组成。

    性格的静态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其中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决定了其他特征。例如忠于祖国,乐于助人就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动态结构:四种特征不是机械的组合,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性格在不同场合下会显露不同侧面,说明性格的丰富性与统一性。“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儒子牛”。

   三种人格理论:

   1.人格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追求直接满足,不顾现实与否,原始人

自我:现实原则,节本我与超我,尽量满足本我,受制于超我,执行者

超我:道德至善原则,抑制本我冲动,监控自我,追求完善境界

三者协调,人格健康;三者冲突无法解决,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的起点:1895发表《癔病的研究》;

1900年《梦的解析》:

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童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人类普遍存在俄狄浦斯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

弗洛伊德主义的诞生:1908发表《性学三论》,纽伦堡成立国际心理分析协会。

1917《精神分析引论》:全面总结和介绍精神分析理论。

1923《自我与本我》:添加了人格结构学说。

1930《文明及其不满》:用文明与本能的冲突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动力。

    2.人格的类型理论:

瑞士新精神分析荣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很少,多为中间型。

内向型:心理活动常指向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狭窄,有时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外向型: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于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变化

   3.特质理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构成和评价人格的基本元素。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6PF(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内外倾E(外倾,extraversion)、神经质N(neuroticism)、精神质P(psychoticism)

卡斯塔-麦克雷的人格五因素模型: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