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艰难唯转势

 xindiandengshw 2016-06-04

我初中时的母校——原名歙县篁墩公社五七中学,原先是一座祠堂,在南溪南村边上,和下草市隔江相望。


        均线和趋势的同级印证法则,是我们均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法则。从这一法则出发,可引出很多有意义的分析角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上2期通过100天均线,我们推论沪指仍在5178点来的A浪中;又根据50日均线,印证2638和2850点是同一级别反弹,由此提出形态上的2种可能:一是5178下跌可能会以高低点互相重叠的“abcde”5浪形态完成,3097点就是e浪,也就是最后一个下跌浪;二是将2638点视作B浪起点,级别上大于2850点反弹,由于2638-3097点在级别上了2850点相同,所以,大盘将在2638点之上进入B浪的第二个反弹波,即B浪c。

        2种划分,大的轮廓相同,区别只在下一个反弹起点在哪儿,应是殊途同归。对此,有些读者提出了一些疑问,尤其对第一种划分——2638点反弹的高点超过了2850,这种高低点互相重叠的5浪形态能否成立?

        当然能!



        波浪理论是艾略特在海滨长达一年的养病中,受自然界和股市走势的双重启发,发明出来的一种理论,和自然现象有密切关系。

        看一下海浪。在平坦沙滩上,前浪总是扑上沙滩,冲得很远,稍有一点回水也会被后面涌上来的水覆盖,消弭于无形,因此浪与浪之间不会重叠。但在岩礁耸立的海岸,受岩礁阻挡,前浪总会奋力撞上岩礁,又迅速卷身,反扑回去,打在后浪头上。因此,“4浪和1浪不能重叠”的观点本不在波浪理论原意上——不同的背景条件,能量会做出不同的功,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3浪不能是最短的一个浪”,是必须遵循的规则;“4浪和1浪不能重叠”则不能成为规则。 

        看一下325到2245点的走势。

        325-1052,1浪;

        1052-512点,2浪;

        512-1510点,3浪;

        1510-1025点,4浪;

        1025-2245点,5浪。

        这组5浪形态的内部结构非常严整。反映在分部结构上:1浪,1波到顶;3浪,3波到顶;5浪,5波到顶。呈结构上的扩展性。在空间结构上:从1浪起点到1浪高点,涨727点;从1浪起点到3浪高点,涨1185点,为前者的1.63倍;根据这一空间比例,我们可非常轻松地算出:1185×1.63+325=2256点,和最终见顶的2245点仅差11点。

        这样的波浪幅度比在教科书上没见到过吧?但它却是我们当年判断2245点为顶的重要依据。

        “永远有一种看不见的结构,影响着能量运动的方式”。波浪分析的关键是:数浪标准要客观统一;浪的内部结构要有自生的规则性、空间上的蔓生性和自相似性(这是波浪理论和混沌理论相结合)。所以,虽然4浪底(1025点)和1浪顶(1052点)重叠,但它并不妨碍325到2245点是一组内部结构完整的5浪形态!

        事实上,从沪深股市诞生到07年的6124点,也是4浪底(998)和1浪顶(1558)相重叠的这样的重叠的5浪结构。这种高低点互相重叠的5浪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并不少见,尤其在高投机的期货市场里。

        应该说,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波浪规则大多来自帕彻特和弗罗斯特,这2位大师为波浪理论的普及应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给波浪理论定了很多可笑程式,比如牛市5浪,每一个升浪又可进一步划分5个浪来,一波完整的牛市由89个细浪组成……等等,但偏偏在最关键的一点上——波浪划分的标准,付之阙如。因此,主观数浪+机械硬套,成为波浪分析的一大害,其本身也深受其害——因预言并坚持1987年股灾是美股超长期牛市结束,进入百年黑暗期的起点,并从股灾后的2000点一路唱空,最终被市场抛弃。因此,回到原点,重新思考并梳理这2位仁兄的规则,是一切波浪爱好者的唯一可行之途,尽管这对习惯了阿宝背书式的应试教育的人来说很难。


 
       讨论完这问题,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3097点到2780点究竟是B浪b,还是abcde中的e浪?

        对这个问题我们同样要从均线和波浪的同级印证原理讲起。均线和波浪同级印证原理的第一个应用法则就是“不同级别的均线形态等于不同级别的波浪形态”。好了,让我们看一下5天线和10天线:在3097点的下跌中,这2个均线都分别走出了5个下跌浪——虽然最后一个下跌浪走得非常勉强且短小,但这没问题吧?

        如果这没问题,那么,3097点到2780点就是一组5浪型下跌。

        5浪形态,我们知道,属于驱动浪形态。因此,它不可能属于B浪b,因为b浪属于修正浪,只能由3浪形态组成,不能由5浪组成。所以,3097点到2780点只有三种可能——

        e浪完成;

        b浪之(a);

        e浪之第1浪。

        三种可能,从最乐观到最悲观。

        善败者不亡。善败者不乱。先把最悲观的想好:按分形理论的“结构自相似”,3097点到2780点这组5浪,全浪长为317点;而其中的第1子浪3097-2905,长192点。317÷192=1.651。因此,即便按最悲观的一种(3097-2780点为e浪之第1浪)算,其全浪长也只有317×1.651=523点,3097-523=2574点。

        再回过头看最乐观的。在春节前的《胜算》一文中,我对2638点下过这样一个定论:这是一个有条件成为5178点调整之底的点位。并前前后后写了好几篇相同的观点:时间!关键只在见2638点的时间太早。这个时间,我基本定位是6月到7月间,最迟不会晚于9月份。其后又通过100天均线由涨转跌到见底的时间统计,将时间窗口提前到了5月下旬(参见《做好准备,迎接B浪》)。


        在上面的论述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2638点有较高的几率会由回拉、整理,最终导致趋势的终结(《胜算》中的原话)。价格端点早早产生,形态端点迟迟来临,这在实际的走势中同样也不少见。它的产生,往往与趋势初段的表现过于凌厉,释放了绝大多数动量有关。尤其是考虑到5178点到2638点,不仅跌穿了800天均线(基钦周期的本均线),也跌穿了1600天线,因此不说2638点结束整个调整,至少,它成为A浪的价格端点,具有相当高的概率。

        股票投资,需要有分析预测,但投资又不完全是一种预测未来的游戏,而是利用合理的策略,把握身边机会的游戏。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面对复杂的多重可能性,而又没有一种可能性占据压倒优势时,适当忽略分析预测,把风险与收益比放在首位,把策略放在首位,是最合适的。

        也正因此,前周在发好《做好准备,迎接B浪》后,又转发了朋友的一篇评论《勿忘初心》;并且在上周发好《市场太平向收益倾斜》后,又写了一篇《2800点具有绝对合理性》。

        有些读者批评我,在某些关键时点上提醒得不够坚决。其实,老金也是凡夫俗子,有的也只是凡眼肉胎,别说能不能看对行情,即使能,也不能把本是别人的决策、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所以,面对这样的批评,老金只能说“那是我水平不够”。

        事实上,对这一次的市场变局,老金只能说,幸好提早谋定,采取了相应的合理策略,并在长阳拉出前,已仓位提升至相当高的程度。除此,则是担忧。怕一次次的成功,会提升读者对我的信赖度,最终言听计从,使老金一人错,演变为众人错。老金本是闲散之人,喜欢做的事,无利而一力前往;不喜欢做的事,虽有金山银山,视如敝履。研究股市,只是爱好,不想通过它来求名谋利。

        做一个自住型投资者,这是我对大家的希望。

        如果不能成为自住型投资者,最起码,成为自助型投资者——有自己的判断系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然后再吸取一点别人的东西。

        至于老金的文章,20多年来,一直以授之以渔为首要考虑,鱼,只是授之以渔后顺理成章的产物。




       还是说均线和趋势的同级印证原理。

        有一些有趣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2850点反弹,50天均线在2015年11月10日出现上升拐点,该日上证指数收盘3640点;60日均线在11月24日由跌转升,该日是3614点,距最高点3684只剩几十点。

        2638点反弹,60日均线于4月12日出现上升拐点,是日沪综指报收3023点;50日均线在3月30日出现上升拐点,其时沪综指报收3000点,距最高点3097点只剩几十点。

        这又是怎么回事?教科书上不是说“均线上升意味着趋势向上”吗?

        其实很简单:任何一段趋势,都会在它同级别的均线上留下拐点。只要和它同级别的均线还没出现拐点,这段趋势就不会结束。一旦拐点出现,这段趋势在均线上得到了确认,其结束的条件起码条件也就具备了。这原理和我们4月份讲分形时,“短波段反弹,以月线出现上升分形为标志,进入尾声”是一样的。

        5178点调整,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首先可视之为1849点以来的一个基钦周期循环。由于基钦周期最长是800个交易日,所以从头到尾,800天均线只有一个上升波段,不会有下降波段。

        但它的半周期线——400天或360天线则一定会有一个上升波段,一个下降波段。因此按均线拐点原理,360天或400天线掉头向下,是调整结束的最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说,本次反弹,时间确实早了一点。千古艰难唯转势,我们还要有一定思想准备,应对大盘可能的震荡与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