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 日本差点造出原子弹

 温雅小筑 2016-06-04


1944年盟军在世界战场上已经进入了最后反攻的重要阶段。看上去轴心国似乎已经无法坚持多久了,他们在世界战场上处处失利。但对于日本和德国来说战争还远远没有到最后关头。一场旷日许久的水下交易仿佛打通了而过的“任督二脉”,令他们产生了战争结局难料的妄想。

因为在当时的水下交易中不仅仅有食物、金属、武器装备等常规基础补给,甚至还交易过足以产生一枚原子弹的核原料:铀-235。而直到美国海军截获了一份秘密电报才发现了日本和德国在水下进行的巨大交易,也开始意识到这场水下交易的可怕之处。但此时担负这次水下交易的伊-29型潜艇几乎只差一步之遥就可以到达日本了,盟军可以阻止这场交易的完成吗?

据了解,伊-29潜艇是日本在无条约时代建造的乙型潜艇,长108m宽9.3m。水下排水量达到3700吨,是一种大型远洋潜艇。他能运载300吨的货物,同时他能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航行14000海里。而这艘潜艇的艇长是木梨鹰一,木梨鹰一曾经在1942年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击沉了美海军“大黄蜂”号航母和奥布莱恩号驱逐舰。由他担任艇长也显示出日本方面对这次交易的重视程度。1944年7月,为了确保这批货物可以安全抵达东京,柏林方面给东京发送电报,确定了潜艇到达时间,同时日本方面也回电称已经做好迎接这批定级战略物资的准备。而就是这两封电报彻底断绝了伊-29潜艇的安全航行。


这两份情报则被盟军方面完全截获,当时盟军正为不知道伊-29的准确位置而感到头疼。德日的这两份电报帮了盟军一个大忙。1944年7月14日,伊-29潜艇到到新加坡,此刻他们还不知道盟军的3艘潜艇正在埋伏他们。1944年7月26日,连日来的水下航行令伊-29潜艇上的艇员苦不堪言,而此刻他们他们又快到东京了于是,艇长下令水面航行,而就是这个决定断送了伊-29和潜艇上的重要战略物资。 盟军潜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将伊-29击沉。

正是这次水下交易的失败使得德日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德军在东西线战场的全线败亏,日军在亚洲地区的不断失利,使得轴心国在世界战场上再也没有能力去侵害 其他一些国家。


来源:http://mil.eastday.com/a/1606031729229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