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倾城倾国的剧中舞,你还记得几支?

 青绿堂主人 2016-06-04

《芈月传》播的这两天,出了个三岁倾城五岁倾国的小芈月,也扯出了几千年都无人问津的秦宣太后。有多少人在盼着看芈月那支孔雀舞,又有多少人想起了当初惊为天人的《惊鸿舞》?




那些年倾国倾城的剧中舞,你还记得几支?若是不记得,也无碍,小si妹带你慢慢看…


《三国》貂蝉的白纻舞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李白《白纻辞》


白纻舞:起源于汉末的舞蹈,以手和袖的功夫见长,步法有轻有急。舞者着白色舞衣,质地细腻,色彩洁白。


舞者时而折腰转身,时而脚步轻移,舞姿飘逸,舞衣洁白,含笑流盼,如诉如怨,勾魂摄魄。


貂蝉当时那一舞,当得起「摄人心魂」四个字。


《甄嬛传》甄嬛的惊鸿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惊鸿舞: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


《惊鸿舞》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当时广为流传。


《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嬛嬛身姿娇柔,一舞倾城,当真是「飘若惊鸿,婉若游龙」。


《母仪天下》赵飞燕的掌上舞




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赵飞燕别传》


掌上舞:据说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所创。赵飞燕名宜主,汉成帝皇后,善歌舞,由于体态瘦削轻盈,据说能「掌上起舞」。


后汉成帝专为她造了一个水晶盘,叫宫人将盘上托。飞燕在盘上起伏进退,下腰轻提,旋转飘飞,宛若飞仙。


飞燕腰肢软细,眼神魅惑,倾国倾城亦是不过分。


美人如花,随风摇曳,一舞倾城,再舞倾国,倾城倾国难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