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横版)

 昵称33980534 2016-06-04

董氏针灸临床精要秘录

一、董公景昌先生传略

董氏景昌先生,山东平度县人,现年四十六岁,始自其先祖曾以针灸医术救人,氏家道小康,十八岁在原籍设立针灸诊所,服务桑梓,不计诊费。以氏法异于正统,取穴尤为奇验,在针灸学术上夙自另成学派。

我国现行正统针灸医术见于古今名医著作者,多循于十四脉络取穴所定穴道,为数不一,经考正者有三百六十穴,但二千余年来,我国针灸医术仍不断进步,根据历代名医经验,经穴废弃或不用有之,在经外发现或新设者有之,此中医颇具研究价值。本人先祖所传针灸医术虽不离正统十四经脉络范围,但所设穴道部位与三百六十穴道略有不同,治法亦异,另从经验论到董事长派正经奇穴:

针灸优点:中国针灸医术之发扬要津,我国针灸治病历2500年历史,传播欧亚各国亦达四百余年之久,今日科学昌明医术进步,中国针灸医术更为国防医界公认之物理疗法,实在以针灸医术确具备崇高的医学价值,惜以我国文字学习不易,国际针灸学者仅能就少数著作之译文,知其治病效验之大概。至于奥妙神验则尚未能登堂入室,达到彻底了解之境界。今后殊赖热心学者之专心传述,以期发扬国粹介绍我优秀的文化。

(一)穴道概述:

本人先祖之针灸医术设人体穴道为七百四十个比较正统经穴三百八十个穴(多),此七百四十个穴分布在左右手臂、足、腿、面、耳等处,区分为十部,即: 两手手指—— 一一部位 两足足蹠掌—— 六六部位 两手手掌—— 二二部位 两足小腿—— 七七部位 两腕至肋—— 三三部位 两膝至股—— 八八部位 两肋至臂—— 四四部位 两耳—— 九九部位 两足足趾—— 五五部位 左右面部—— 十十部位

以上十部分一~一部位最多,计740个,以本职,但实际常用者均100余穴,姑且名之为正经奇穴,但有兼治全身病效力而胸背腰腹均不设穴,而作为三棱针的主要部位,此外尚有“不定穴”与“天应穴”相类似但作用不同,凡遇病因不明,施针后收效不著时即用“不定穴”下针指挥之,使奏奇功。

(二)针法优点: 使用董氏针法具有下列优点:

1、四肢面耳各部取穴,施针治疗各病时毌需刺及胸腹、背腰之必要,避免各种危险。

2、施针用正刺、斜刺与上转、下转手法(不采取补泻手法)故无理论上之拘泥。

3、施针深度浅者二分,深者一寸五分,甚少发生晕针现象。

4、注重肤色气血之查看,施针后所取之穴是否对症。

5、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

6、不采“捻针”或“捣针”以搯、烧、喙等手法减轻病患之痛苦。

7、医者如明查病因,看清穴道,在老练的手法下疗病则可迅速而不劳顿。

8、针法经“口传”“面授”指示穴道与诊法正确,易奏奇功,减少病患痛苦,不致偏差。

(三)诊治方法:本诊法必须与诊断相配合,但董氏诊断方法,系先查两手或胳膊颜色,次看两脸颜色,两者合参详断,即可查出病情与症状。然后循经取穴未有过失,其治法比较切脉与不经诊断迅行施针者,其效尤彰。此外正统十四经理之穴道,时亦有兼备作用记

1/60页

穴者。

(四)配合出血法:本针法时以三棱针出血方法配合应用,改效更大。例某种病症几次对症取穴,未有反应者即应查明血管有无阻滞现象,此时先在有关部位施“三棱针“出血少许,再行对症取穴,病症自愈。如头痛或小腿发炎,履治不愈者,即在有关经络之脚面放血,再行取穴,施针必愈。

中国针灸治病,时常创造奇迹,每有西医失治之症,求治针灸者即能霍然痊愈,若用本针法治病则功效更大,诚有不可思议之功力。本人从事针灸医术卅载,采知此针法颇具优点,值兹科学发达之际,医界犹能实识我国针灸医术之效验,我针灸界岂可固步自封,秘而不宜。本人为将得自祖先之医术,恭请中西同好,抛砖引玉,庶使国粹发扬,人群获益,尚祈求海内同道赞助与指示,而匡弗逮。

二、自序(略)

三、董氏独门掌诊(如下图1)

四、董氏精华穴临床治疗:此董氏精华穴位,乃得自数十年之临床经验累积,特把各穴特效症状治疗法,一一列出:

重子穴:手掌内虎口上一寸。

重仙穴:重子穴上一寸,与手背灵骨穴相通。主治:肺炎、背痛特效(重子配重仙)。 五虎穴: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共有五穴。主治:全身骨肿、手指及脚趾扭伤特效。

大间穴: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小间穴: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外间穴: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三分、距横纹三分三。

浮间穴: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二分、距横纹六分六。主治:疝气特效。

大间、小间:主治:膝盖痛、膝关节炎、膝酸麻木。

顺火穴:在手掌中指,第一、二节中央。主治:心跳、心脏病。

凤巢穴:手无名指外侧,第一、二节,外侧中央二穴(手背) 手解穴:手掌小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处。主治:解一切针后,酸麻痹痛。

增长二穴:在手解穴上五分,再上一寸共二穴。主治:增高(儿童发育期间最适合)。(以上如下图2)

胆穴:中指第一节两侧中央点。主治:治小儿夜哭、受惊。

妇科穴:在大指第一节外侧三分三共二穴。主治:一切妇科病。

灵骨穴: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一二掌骨接合处。主治:坐骨神经痛、头疼、月经不来、手臂不举。

太白穴:灵骨穴下一寸二分,靠食指骨边。主治:背痛、肩痛、感冒发烧。

重魁穴:太白下一寸。主治:感冒、发高烧。

珠圆穴:小指上第二横纹外侧。主治: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眼睛疾病。

反后绝穴:灵骨穴下一寸二分,靠拇指骨边。主治:背痛、肩痛特效。

上白穴:手背食指与中指掌骨之间,上五分处。主治:手臂痛、肠胃炎、眼睛疲劳、眼睛酸痛特效。

中白穴:手背小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上五分处。主治:膝盖痛、手痛、腰痛、坐

2/60页

骨神经痛。

下白穴:中白穴上一寸。主治:同中白穴。

立白穴:上白穴上一寸。主治:同上白穴。

腕顺一穴: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

图1

腕顺二穴:在腕顺一穴下一寸,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主治:肾虚、腰两侧痛、坐骨神经痛。眼脸麻痹、火眼痛(左右对侧)。

腕顺二穴:主治坐骨神经特效。(以上如图3)

喉健穴:曲池下三寸,外一寸。主治:感冒、喉头痛、喉部发炎。

其门穴:手背腕横纹后二寸。

其正穴:手背腕横纹后四寸,其门上二寸。

其角穴:手背腕横纹后六寸,其正上二寸。

配孔最穴:治疗痔疮特效。

火串穴:手背腕横纹上三寸,两筋骨中陷中。主治:手下臂痛。

3/60页

火陵穴:火串穴后二寸。主治:胸闷及胸痛。

火山穴:火陵穴下一寸半。主治:膝盖痛。

火腑海穴:火山穴后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主治:膝盖冰凉、坐骨神经痛、感冒。

2

图3

手五金穴:在尺骨外侧,距腕豆骨六寸五分。

手千金穴:手五金穴上一寸半,距腕骨八寸。主治:坐骨神经痛、一切急性病、背痛、

4/60页

腰痛。

肠门穴:在尺骨之内侧,距腕骨三寸。主治:十二指肠炎、胃溃疡、腹膜炎特效。 肝门穴:肠门穴上三寸,距腕骨六寸。主治:肝胆病、急性肝炎、胆汁分泌不足。 心门穴:在尺骨莺嘴突起之上端,去肘尖一寸半陷中。主治:心脏病、呕吐、肝霍乱。 肩中穴:去肩骨缝二寸半。主治:膝盖关节炎、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小儿麻痹。 云白穴:肩中穴横向前二寸五分。主治:阴道炎、半身不遂、气喘、小儿麻痹。 李白穴:云白穴下二寸。主治:腿下部外侧神经痛、小儿麻痹。

云白、李白:主治阴道炎、子宫发炎、卵巢炎。

上曲穴:肩中穴横向后二寸、下五分。

下曲穴:上曲穴下二寸。主治: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特效。

人士穴:去腕横纹四寸。

地士穴:去腕横纹七寸,距人士穴上三寸。

天士穴:去腕横纹十寸,距地士穴上三寸。主治:心脏衰弱、心律不整、配灵骨穴特效。

地士穴:主治背痛、手掌不灵活特效。

人宗穴:去肘窝横纹三寸。主治:腹胀、手肘臂肿痛难动。

地宗穴:人宗穴上三寸,去肘窝横纹六寸。主治:舌强硬、心脏病、血管硬化特效。 天宗穴:地宗穴上三寸,去肘窝横纹九寸。主治:妇科阴道炎、阴道痒、赤白带下特效。

疏筋穴:手三里下一寸半,向内一寸。主治:手臂扭伤、腰扭伤特效。

建力穴:在尺泽与曲池中央,下五分。主治:全身乏力、肝病、气喘、 神经病。 中力穴:建力穴下一寸。主治:心脏病、腿痛、肩背痛。

腑格二穴:曲池下八分。

腑格三穴:腑格二穴内八分。

腑格一穴:腑格二穴外八分。主治:严重感冒特效、背部筋骨酸痛。

肺气一穴:在肘尖直上三寸。

肺气二穴:在肺气一穴手二寸。主治:气喘、气管炎、口干特效。

骨刺一穴:在曲池上二寸。

骨刺二穴:在曲池上四寸,骨刺一穴上二寸。

骨刺三穴:在曲池上六寸,骨刺二穴上二寸。主治:脊椎骨长芽骨、脊椎骨酸痛、脊椎骨损伤。(以上如图4、5)

火包穴:足第之趾底,第二道横纹中央。主治:心脏麻痹、心绞痛特效。 上瘤穴:在足底后跟前缘正中央。主治:脑瘤、脑膜炎、脑积水。

花骨一穴:在足底第一与第二蹠骨之间。距趾骨间叉口五分,下五分又五分再八分共四穴。主治:肩酸骨痛、眼睛迎风流泪特效。

降压穴:在足底正中央涌泉穴后一寸。主治:降血压特效。(如上图6)

木妇穴:在足背面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主治:一切妇科病。

火硬穴:在第一蹠骨与第二蹠骨之间,距蹠骨关节五分。主治:下颚张口不灵,强心。 门金穴:在脚面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叉骨间。主治:胃病、盲肠炎、大肠炎、腹膜炎、子宫卵巢炎。(如下图7)

六完穴:止血特效。

5/6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