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郑板桥的题画诗

 学习收藏866 2016-06-05

   摘要:郑板桥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书、画堪称三绝。尤其是他的题画诗与画完全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显示了诗的意境,诗升华了画的主题。本文就郑板桥的题画诗来作一简单讨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2127784.htm
  关键词:题画诗;竹;兰;石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8-0076-02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扬州兴化县人。早年在扬州卖画为生。虽然年轻时致力于仕途,有经世济民的志向,却只做了七品的县令。在做官期间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但最终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并非久留之地。于是他在六十一岁时挂冠而归,“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青瘦竹,秋风江上做渔竿。”(《画竹别潍县绅士民》)[1] P156这首诗正是他从潍县任上回乡的真实写照。他曾说自己是“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2]回来之后他依然卖画为生。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题”,所谓“题”就是在画上题款,也叫“款题”。一般文人画家都工诗文,又擅长书法,所以在画面上题款,加诗跋,成了文人竞相追求之喜好。题画诗也就成了诗的一个特殊品种,与画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诗与画既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又具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升华的效应。苏轼曾赞扬诗画双绝的王维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题画诗所蕴藏的特殊的艺术价值很值得挖掘。在历代题画诗中,郑板桥的作品极有代表性。
  
  一、板桥题画诗的题材
  
  他画的东西种类并不多,只是竹、兰、石几样。更确切地说他最喜欢画的是兰和竹,为什么他独独喜欢兰和竹呢?他曾在《靳秋田索画》中说:“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板桥专画竹兰,五十余年也,不画它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 [1] P165石涛是早年工白描工笔人物画,中年善画山水画,晚年寓居扬州喜画松、梅、竹“岁寒三友”。可见板桥在于他人的比较之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选择了一条专而精的艺术道路。
   其实板桥选择专工竹兰石,也跟他“怒不同人”的艺术思想有直接关系。在“扬州八怪”中,金农、汪士慎、高翔、李方膺和罗聘都善画梅花。梅花成了大家眼中的宠儿,他们画的梅花又各有自己的特点,郑板桥已很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另外黄慎、李?在花卉、人物、山水画方面都很有造诣。因此在此种情况下郑板桥选择兰竹石实是明智之举。
  
  (一)板桥题画诗中的竹
  在文人画里面梅、兰、竹、菊历来被称为“四君子”。竹更是被人看成刚、柔、忠、义的象征。文人长借助画兰、竹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脱俗、坚贞的品格。郑板桥这个狂人、怪人、不合世俗之人喜欢竹也就不足为怪了。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1] P239(《清代学者画像传》)他一生三分之二时间都在画竹,他曾在诗中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1] P206板桥笔下的竹千姿百态,自然成趣,又绝无雷同。这与他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对竹投入了大量的感情有关。他在《题画》中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化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 [1] P222他已经认识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他又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1] P169(《竹石》)这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已达到物我相通的思想境界,非有真性情者不能道也。
  板桥尤喜画瘦竹,“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1] P224这何止是在写竹,分明是板桥对自我人生志向的抒发。立身处世要向竹子一样清正刚直,挺拔脱俗。它的几首诗也表现出竹子的气节与骨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1]P168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1] P206
  板桥在竹的意象上倾注了太多个人的情感,他将个人的身世际遇、处事态度都以具有气节的竹来表现,在一个满是浑浊的社会大环境中,还能以“万物要见根”的真诚态度坚持自己的信念,实在难能可贵。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垂括》)[1] P156
  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一竹枝十五片叶呈七太守》)[1] P156
  前一首诗是板桥任潍县县令时赠顶头上司包括的墨竹图上的题诗。全诗语言恳切,意境深远,诗人由图上的竹,想到了现实中的竹,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萧萧的声音,就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呻吟一般,让其心中忧心如焚。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而后一首诗则表达了这样的感情:能与作者为伴,且能体悟作者对民生疾苦关心的“萧萧竹”虽少,却比人“多多许”更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桥有的题竹诗也有翻沉出新之妙如: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1] P214
  他在此幅画中,一反常态的竹叶下坡的画法,使竹叶均逆笔向上翻。真是画亦怪,诗亦怪。其实这哪里是在作诗、画画,分明是在抒发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二)板桥题画诗中的兰
  板桥喜画兰,更喜画野兰。在深山幽谷之中,峭壁悬崖之上,荒野石缝之间,兰花丛丛而立,自有一种风雅优姿。先看如下几首题兰诗: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题破盆兰花图》)[1]P160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峤壁兰》)[1]P161
  兰花散发着独有的幽静与芬芳,正因为具有特立独行、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才会感叹知音稀少。然而这也正是兰的天性,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人迹罕至,才能自由自在的吐露自己的芳香。若是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只能沦为“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1] P158了。这不仅是兰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所以作者才有了“打破乌盆更入山”的愿望,希望兰花回到山林之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不也正是作者自己的愿望,对官场早已厌倦,渴望能回到家乡颐养天年。
  兰曾经在屈子笔下被比喻为高洁的君子。板桥欣赏的也正是兰这种不同流俗的高洁意趣。板桥笔下的兰花往往只寥寥数笔,挥洒写意,在峭石竹林间舒展自如,显得勃勃而有生机。板桥喜欢兰还与他不愿随世沉浮,与官场同流合污的性格有关。他在《深山兰竹图》中题道“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板桥在为官的几年中,是真正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一顶乌纱何足留恋,因此才会发出高卧山林的呼声。
  板桥的题兰诗,还表现出与书画的紧密联系,如: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1] P226
  中国向来有“书画同源”之说,板桥也深知其中之理。因此他能够把绘画的笔法运用到书法之中。他曾说过:“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转折而多断续,吾师乎!吾师乎!” [1] P155板桥从黄庭坚的书法中看到了绘画的笔法,说黄庭坚虽然不会画竹,但是他的书法结构、运笔与绘画的原理是一样的。可见他把作画的方法运用到书法,可能是受了黄庭坚的启发。
  

  (三)板桥题画诗中的石
  板桥笔下的石与众不同,它常常是像竹一样挺拔峭立的裸石。他在《柱石图》中题曰:“世人画柱石图,皆居正中面,窃独以为不然,国之柱石,如公孤保傅,虽位极人臣,无居正当阳之理。今特作为偏侧之势,并系以诗: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却是武乡侯气象,侧身谨慎几多年。” [1] P164这也是板桥对柱石独特的理解,是他观念中儒家思想的体现。希望能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又时刻牢记自己的位置,绝不会功高盖主。他在另一幅《柱石图》中题道:“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 [1] P229在此诗中他用柱石挺然不屈的形象,来象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同时作者也借古人之精神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画的石虽居画面正中,却多取偏势,皴擦多圆润之笔,石势显得清劲、稳重。因板桥“意在画竹,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唯在活而已矣。” [1] P206也正是板桥的“不泥古法”,才能够使他常常翻沉出新,创造出许多不同凡响的艺术作品。
  板桥笔下的石,绝非园林中的秀美精巧之石,而是以丑怪顽劣的形态出现,体现出不与世俗妥协的倔强精神。如他的这首《题画石》:
  老骨苍寒起厚坤,巍然直拟泰山尊;千秋纵有秦始皇,不敢鞭他下海门。[1] P164
  诗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老石骨子里的傲气,也正是作者自己心态的真实表露。其实在板桥心中竹与石是分不开的。从他的几首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1] P209
  石依于竹,竹依于石。弱草糜花,夹杂不得。[1] P211
  板桥把竹比喻为君子,石比喻为大人。竹的韧,石的坚,是板桥最欣赏的品格,它们相辅相成,是永世的朋友,也是板桥的品格写照。
  板桥也多把石与兰竹相称,“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 ;[3] P368 “介与石,臭如兰,坚多节,皆易之理也,君子以之。” [1] P164板桥能够把握兰与竹的内在本质,将其看作是有纯洁灵魂和高尚品格之物,把自己的精神与情感融入其中。在一首《题兰竹石》中板桥云:“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 [1] P224 可见,兰、竹、石这三个意象,已经深深融入作者内心,与作者成为一体,表达着作者的感情,慰藉着作者的心灵,三者缺一不可。他曾这样说:“终日画兰画竹而不画石,不过小小局面。即兰竹之精神面目,亦复却而不全。今为石笋二枝,以兰竹夹杂其中,则石有情而兰竹亦有托矣。”[3] P384
  板桥一生酷爱画兰、竹、石,他曾说:“盖以竹干叶皆青翠,兰花亦然,色相似也;兰有幽芳,竹有劲节,德相似也;竹历寒暑而不凋,兰发四时而有蕊,寿相似也。”[1] P223可见板桥咏兰、竹、石,是为了歌颂其有“节”、有“香”、有“骨”,表达了自己的美学标准,也标示了个人的品德标准。
  板桥的题画诗正以其独特的姿态,像他画中的一竿青瘦竹一样挺然拔出于中国古代的文化长廊之中。他的诗不仅感情丰沛,语言明晰。而且他多用自己出神入化的“六分半书”题于画面之上,与画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诗亦画,画亦诗。最后就用板桥自己的一段文字来为本文做个结尾。“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1] P167
  
  参考文献:
  [1]郑板桥. 郑板桥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梁章钜. 楹联丛话[M].卷二一.
  [3]卞孝萱编. 郑板桥全集[M] .济南:齐鲁书社,198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5/view-2127784.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