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尽沧桑800年古村,如今依旧静谧淳朴

 互联网分享 2016-06-05

她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于2007年11月,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位于乐清市灵山景区,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历经800余年风雨。

去这座古村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过黄坦坑水库,沿途走过村西的古寨门,翻越小山下来即可抵达。古寨门的设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去古村的第二条路是翻过高山,沿着山腰慢慢的盘旋,驶过山路十八弯后即可看到美丽的古村在山谷里。

据工作人员介绍黄檀硐村的名字,是因村子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因此得名黄檀垌村。

去年深秋芙蓉花开的时节,与好友自驾前来,那时候对这座古村有着别样的亲切感,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在贵州黔东南深山里,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石墙瓦房的亲切感让我仿佛回到了苗寨。

村子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境内,海拔400 余米。村里的屋舍也非常独特,房屋建造都是沿着一条长长的小溪而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据说村民的始祖是从闽地迁徙过来的,因避北方战乱,带着族人来到这荒山避难,由此有了黄檀硐村。另一个传说是,他们的祖先叫卢可穆,据说这位先人因犯下死罪,于明初逃到此地避难,遂建起了村落。现在村东入口处还有一座上世纪90年代整修的祖先卢可穆之墓,但从古村落的历史来看,可能比这位先人更久远。

又或许是与我们苗寨一样,因为采药路过发现此地山水交融,仿佛世外桃源般静谧,便迁徙于此。因此,黄檀硐村的来历至今仍是个谜。

房子中除门窗和屋顶外,大部分都是用石块或石片垒堆而建。历尽沧桑,风雨剥蚀,如今的石头墙呈黑褐色,多了一份古朴的模样。

村里大都是老人居住,这也是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年轻力壮的人不愿意待在农村,都向往大城市。游走间,我去过几户村民家中,依旧客气的跟我打招呼,跟去年来一样的亲切。

路过一户人家,老奶奶还热情的邀请我进屋,与他们共进午餐,只是因为我跟旅友一起,所以没停下来,言谢后便离开了。

古朴的村庄,宛如世外桃源,很多自驾游和摄影爱好者莫名而来,都想在这里拍摄到自己满意的作品。

然而,我更喜欢静静的聆听山里的声音,感受这一份静谧。

石级台阶在民居间折上或折下,形成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由于夏天的雨水天气,如今石墙上大都长满了苔癣。

午后艳阳下的黄檀硐村,依旧寂静安详。除了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偶尔微风拂过棕树的沙响,或者远处拍摄的快门声,便没有的响动声,真是一座睡着了的古村落。

一个人穿梭在古村里,道路干净,石墙也垒积整齐,墙上长满了苔癣。

清澈的小溪慢慢的流淌,时而遇见村里的大叔大娘洗菜洗衣,看到我的到来,表情淡然,或是浅笑着打个招呼。我喜欢这种沟通,不冷漠,也不热情,就像就像熟悉的同村人。

据村民介绍,村里的建筑大多有几百年历史,从房型建筑上看,具有明显的明清建筑特色。如今依旧保存有少量宗祠和宗教建筑。房型大多是三合院。个体院落的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

院墙多为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式纹理,浑厚、封闭;建筑单体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院落大门有门楼并有石雕或石刻;建筑材料都是山里的原木、山石及少量的砖和白灰。

黄檀硐古村勾勒出的是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画卷。

这里没有大上海的繁华与喧嚣,没有早晨赶地铁的拥挤,行人没有匆忙的脚步。处处洋溢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心绪。这就是古村带给的平和与安详。而这种感觉是大城市里所缺失的。

沧海桑田,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的黄檀硐村,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古宅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彰显主人身份之显赫,似向游人诉说当年的富贵一时。

从交谈中了解到黄檀硐村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乐清欠发达的偏远村;加上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村内明清古宅有的已倒塌,有的已倾斜,无人守护,修缮加固刻不容缓。发展旅游是是好事情,但昶永人为,更多的是需要保护好这些老宅古建筑。还有就是不要过多的修饰、少脂粉气,多一份静谧与淳朴,这才是都市人最向往的乡村元素。

逛累了,来到一户农家享用午餐,主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把家里的好饭菜都拿来招待。

而这些菜肴是在上海不一定能吃得到的。

味道上比较正宗。

也许是走累了,又或者是农家菜毕竟可口,这一顿饭吃得非常香。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如今山里有农家乐和自驾游歇息地。农家乐住宿:60元/间

交通指南:

路线一:杭州出发——上杭甬高速——转上三高速——转甬台温高速——乐清出口下——乐成街道北门蜈蚣桥——城北方向(乐北线)——黄檀硐(沿路均有指示牌)

路线二:杭州出发——上杭甬高速——转上三高速——转甬台温高速——蒲岐出口下——虹桥北站——淡溪四都——城北方向(山老区连线)——黄檀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