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位诗友,北方已开启「人肉蒸笼」模式,每天行走在火炉之上,看到街上路人就会有各种包子上街的错觉~
偶尔还会在心里议论一番「呀,「白皮儿包子」好鲜嫩!唔~这个是「玉米面的」我不爱吃……嗷~「黑面包子」肯定味道不错……」这是疯了的节奏么……
不过,夫子说了「读书自然凉」,后来si妹才懂这是嘛意思!来,跟着si妹的视觉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nào)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cī)疠(lì)而年谷熟。
si妹说丨读到这首《逍遥游》的神人,你还会热么?有一种人叫生来清凉无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si妹说丨柳大哥来到这里都森森然了,通篇读下来,曲径通幽,潭水清冷,瞬间感觉感觉吃了三吨冰块……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si妹说丨诗人们其实不是被贬的是不是,他们知道夏天来了,所以故意躲到那里去避暑了……一定是酱紫的……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榴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
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si妹说丨浓荫覆窗,清流濯足,瞬间想变身芸娘……duang,好凉快~~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si妹说丨所以,归有光先生告诉我们,没有经费旅行找小谭,也不能霸占一座亭子,那就找个森森然的房纸吧,也是很凉快的~
诸位还记不记的上边几篇古文,当年也是背了一阵子呢~~话说你们在桑拿天里是什么状态,是不是也跟si妹一样做了「行走的包子」……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账号《中华好诗词》(hebtvzhh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