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板 对付左手持拍选手打法的战术套路

 迷踪大力神 2016-06-05

  最近徐州快乐乒乓网颗粒争霸赛高手们的对决又一次证明长胶要想挑战更高水平的选手,必须要用两面异质胶皮的旋转、节奏变化来牵制和干扰对手,使其在站位、移动、击球时有所忌惮;进而在击球时考虑因素更多而无法坚决执行他自己的套路,打出高质量的绝杀球。与高绍林老师合作撰写长胶著作期间,淡然认真分析了众多长胶高手的视频,发现一个共性,它颠fu了自己从前的认识,那就是:最好的防守是反胶,最好的进攻是长胶!当然,它的前提是倒板,因为只有在相对速度下,反胶防守的猝不及防、长胶进攻的又沉又不往前冲才会导致对方习惯性击球而失误。看高绍林老师的长胶切磕突然倒反胶挡切后的速度,直使对方对又快又顶的来球招架不及。再看雷磊磊的刮打,结合倒板反胶的进攻,雷磊磊的轻松刮打让对方不是对不上点儿就是撞上了网!黄老爷子的邪魅球就更不用说了,他反手长胶的进攻不输于正手的正胶暴打,那板长胶弹势大力沉且落点刁钻,真是鬼见愁也!试想,如果不是倒板,他们的反胶或长胶的威力会那么大吗?黄老师对阵专业队员夏冬的战例足以说明问题,第一局人家不适应黄老师赢了,第二三局他使用长胶多,但对方水平很高,很快调整了步法和回球的旋转,他马上就显出败势,要不是第四局黄老加强了倒板变化、落点变化,在对方适应了己方发球和长胶的怪异之后突然打乱了对方的阵脚,让对方自以为拿住黄老命脉的时候死里逃生,绝地反击成功。 

  既然倒板这么好,为什么大部分长胶选手不倒板呢?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倒板本身,倒板这个动作练得多了就熟了,关键是倒过来不能自如地运用!长胶的板型和反胶的板型明显不同,无法立刻区分长胶和反胶的击球方式、对方来球万一出乎意料则无法处理等等问题,让很多长胶选手无奈地承认:倒板等于自杀和丢人现眼啊! 

  但目前所谓的长胶高手哪个不是倒板高手呢?哪个不倒板的选手靠规则内的手段能打败许多高水平的对手呢?答案显而易见,不倒板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不倒板对手将牢牢将我们控制! 

  既如此,早日开始融入异质胶皮元素则早日修成正果矣!如何练习倒板,淡然以为套路性倒板练习对业余长胶手来讲比较实用、可行。高绍林老师根据他个人几十年专业长胶的经验,总结出对付削球、横拍两面拉、左手持拍者。。。。。。等各种打法的几十种套路,从发球到第三、五板的来球处理都作了详细的讲解,淡然且先摘些来让大家尝尝鲜。 

  对付左手持拍选手打法的战术套路 

  1. 站位 

  同左手对抗时仍要使用调右压左的战术,但所有压制的落点恰恰与右手持拍选手的完全相反。站位要明显右移,最好站在球台中间。因为左撇子总是习惯站在侧身位发球,恰好面对我们的正手。如果站位过于偏左,很难接好外拐大角度发球。如果站位过于偏右,也容易被其突然偷发的直线快球所牵制,故最佳站位是中间。 

  同业余选手比赛站位身体与球台的距离要稍远一点,原因是接发球长球多短球少。站位如果太近不利于第一板抢拉;反之,同职业选手对抗时则一定要站近点,主要是好处理台内短球。这是目前比赛时基本的站位规律,但是有时也有例外,不过这没多大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发球进行灵活调整。 

  2. 接发球 

  战术套路之一:逼开角度,封堵线路 

  无论是使用长胶还是反胶接任何发球,首先必须在心目中建立逼角和压反手的意识。特别是接长球更要把角度逼开,使对手侧身挤住,发不出全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利于我们后面的防守和倒板转攻。如果在控制反手的过程被对方适应,就要果断变正手。拱球触球时发力要特别集中,击球后要养成快速还原保护正手的意识,因为很多选手适应长胶打法,出手速度慢了容易被抢拉斜线到自己的正手大角,经常是因为站位高来不及重心交换而造成被动。 

  战术套路之二: 压左调右,避其锋芒

  其次挑撇拱下旋球时都要把球回到对手的反手位,以避免对方正手的最大杀伤力。不仅要记住在高点期击球,而且触球前有瞬间停顿。触球时还要突然收前臂,以增加撞击力。正手处理台内短球时,重心要高,身体和手臂都要探入台内。触球前拍面稍平,手腕和前臂相对固定,通过快速收手臂,集中发力击打球的低部完成整个动作。正手挑直线时因线路短,使用轻力量即可,以保证命中率。反手拱侧旋长球都是高点击球,通常是把落点逼的越开越长越好,这样做利于我们下一板的封角度防守。正手刮打侧旋长球和反手的击球时间相同,收臂时触球撞击发力一定要集中 

  战术套路之三:以短代长,牵制对手 

  当对手适应了上述接球方法之后,要马上进行变化。可以用长胶通过摩擦球的底部在上升期把球回摆,过去球的旋转与常规胶皮所不同的是上旋,如果没有准备,打惯了长球的对手会一时调整不过来,经常是不知所措,经常出现拉开大臂我后因击球点不合适外有匆忙改小动作应付,我们要抓住机会快速倒板进攻。 

  再次长胶摆短战术最好不要用在开局,因为职业选手开始比赛都是习惯斗短,站位总是靠近球台,用了正好打到他的手上,效果反而不大。只有通过使用挑撇拱技术反复对抗把他打出台外之后再用,最佳效果才能显示出来。 

  战术套路之四:起点击球,增加合力

  最后就是要谨记长胶接奔球和对方击打过来的上旋球,时间都是在上升初期。拍子与球的合力点越早,球的旋转越强,速度也就越快,对手也就越来不及做动作。反之,如果击球时间偏晚,回球会既高又慢,容易被动挨打。另外,在处理快速的前冲回球时,手腕和前臂往往是越固定越好。有时需要后退半步,球拍稍立一点,从右往左快速侧切,才能把球防住。如果您想用手腕晃动加旋转,既会放慢了击球时间,又会破坏击球的稳定性。虽然过去的球有点转,但是对方并不害怕,因为他有时间调整动作,还会因为你的击球动作的不合理造成的失误而捡了便宜。 

  战术套路之五:击打下旋,高点出手

  处理下旋或侧下旋长球的动作和打削球的动作是一样的。通常使用正手多反手少。因为直拍正手动作的杀伤力和灵活性都远远大于反手。由于对方的发球速度快,通常在高点期用前臂击球。击球点总是在身前,以保证击球的质量。长胶挑下旋短的球动作要领同攻长球完全一样,只不过是要以回球落点的长短来决定动作的大小,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是离网越近动作越小,反之越大。 

  对于来自中路和正手位的下旋球,最好多用正手前臂在高点期来挑打,而很多业余选手由正手基础差,习惯用反手处理。刚开始效果换可以,但随着比赛的进行,对手会逐渐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要马上改变击球方法。一种方法是继续用反手拱推,但要缩小击球动作,减少撇的动作。因为撇球动作左右运动多,击球之后还原慢,反手大角露出空档;另一种方法即用正手前臂使用轻力量快挑,这样打不仅击球位置合理,而且挑后利于快速还原和倒反胶连续进攻。 

  有时用反手拱下旋球时,等做好了动作球却回到了中路,这时全身动作要缩小,前臂动作固定,肘部紧贴右腰,通过收腹转腰带动前臂把球撇出去,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倒反胶连续进攻。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应急法,动作大了根本来不及击球。 

  战术套路之六: 反胶抢拉,相机而行 

  假如左手不怕长胶接的任何发球并能顺利抢攻,就要马上倒成反胶来接进行干扰。倒拍之前要让对方看到长胶,等对方发球出手时再在台下倒拍,这样做是为了迷惑对方。不管用反胶怎样接球,只要破坏对方第三板的抢攻,就达到了倒板接球的目的。 

  对于出台下旋球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主动抢拉球起来,习惯了打长胶旋转的对手一时会适应不了,不会马上进入打反胶的最佳状态,多数回球都是匆忙应付,要紧紧抓住机会酌情连续发力抢拉或攻打。拉后的相持如能占到便宜,就可以连续使用反胶。 

  反之,马上倒回长胶。但有时会因为对抗球速太快来不及倒板,继续下去常常会打到对方的球路上。所以,今后如果再在比赛中遇到这种情况,不但要把握好倒反胶击球的时机,而且要把握好对抗时的落点变化。如果快速度的对抗不占便宜,就不要硬碰硬的坚持,否则吃亏的总是自己。 

  战术套路之七: 合力击球,增加旋转

  接速度较快的奔球和急下旋长球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其一是用反胶进行轻力量的前臂快速挑打,雷同原来的近台快攻接法;其二是快撕和快带,要在上升期摩擦击球;其三长胶左右推挤务必在上升初期,以增加速度和旋转;回摆台内各种下旋短球则是在起点通过加摩擦进行。接球后一定要根据以往回球落点,衔接好进攻和防守技术。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多数反胶抢拉接发球是在对手适应了长胶接球的情况下才主动倒板进行的。如果不突然倒板变换一下接球方式,回球再也没有突然性和威胁了,对手总是处于攻势而自己处于守势。这时的突然抢拉,对手会毫无防范,发球的控制也不是十分严密,所以容易成功。但是几个球后,对方自然会严密控制发球落点,再抢拉时难度就会加大,有时也会判断失误出现做出了动作而球不出台,这时要迅速上步迎前,通过二次反应把球快搓到对方的反手并快速还原,准备后面的防守。 

  正式比赛多数是用新球台,台子的弹性往往是大而滑,发完全不出台球难度很大,即便是有良好的职业训练,发出的球也是半出台多。只要有抢拉半出台的训练和抢拉意识,接球时要有意大胆等球弹出台面之后再出手也不迟。拉后要迅速还原并防止对手的反拉和落点的压制变化。 

  有时在对方完全适应了长胶倒板打法打法后,也要硬着头皮试试反胶的实力。实践证明,敢于尝试和去冒险的人成功的机会要比保守者多得多,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大胆去尝试和冒险,经历的多了,也就锻炼了胆量,把握了规律,掌握了新的技术。一旦学会了反胶技术,就如虎添翼,在判断清楚来球旋转和落点的情况下,去主动打击对方。 

  感谢供稿网友:QQ_老爷车  来自:中国龙江森工迎春站聊吧 

  更多精彩内容:http://g./topic_detail.php?liaoba=2465&topic=52d8c870-1dd5-11b2-b60f-057c91197a14#praiseTopi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