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历代名家单字字帖|汪

 樵夫草书 2016-06-06

汪 | 来源与演变

汪,本义是水很深,又宽广之域貌。汪的古文为王,王者大也,汪也大也。早期汪人是生活于东部的湖、潭水面之上的氏族,在远古渔业时期,即与东方伏羲氏族有密切的关系。东部人体较小,崇拜大的物体,汪人以此称氏族名和族徽,汪人居住过的地方称汪,建立的城堡称汪邑,最后发展为汪国,出现汪姓。

构成当代汉族汪姓主要有三大支:漆姓、姬姓和嬴姓。

第一支源出漆姓。帝舜时,在今浙江武康地区活跃一支防风氏部落,釐姓,守封、嵎二山。夏朝初,防风氏国君为禹所杀,部落向北迁移。商朝时,称汪芒氏,也称汪罔氏,改姓漆。到了周朝,部落已北转移山东融入了长狄之中。春秋时期,在鲁北博兴建立了鄋瞒国,也叫长翟。汪芒氏之后裔以汪为氏,漆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成公(公元前590一前573年在位),已进入春秋后期,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姬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第三支源自嬴姓。西周时,汪为秦国支庶所封的侯国,古城在今陕西澄城,近山西临猗西南晋古城。直到战国时,汪国还存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伐秦,筑临晋,可能汪国在此时灭于魏。子孙以国为氏,这支嬴姓汪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汪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汪姓群体的事件主要有:北宋金国女真族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氏族均改为汉姓汪;元朝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进入中原后以汪为姓;清朝满洲人又汪姓,为汉人入旗满化;满洲八旗姓瓜尔佳氏、完颜氏等氏族均有改姓汪者,这些外族汪姓后来多数被同化为汉族。

汪 | 来源与演变

历史上汪姓的重要人物有:东汉会稽令汪文和;唐朝歙州刺史汪华,御史大夫汪濆;南宋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元朝航海家汪大渊;元明之际散曲家汪元亨;明朝戏曲作家汪道昆、汪廷讷;清朝医家汪昂,散文家汪琬,画家汪士慎,军机大臣汪由敦,哲学家、文学家兼史学家汪中,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汪莱,篆刻鉴别家汪启淑,作家汪端,太平天国名将汪海洋;民国音韵学家兼诗人汪荣宝,琵琶演奏艺术家汪昱庭,医家汪逢春;当代有机化学家兼生物家汪猷,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汪敬熙,细胞生物学家汪堃仁,图书馆学家汪长炳,出版家汪原放,水利学家汪胡桢,逻辑学家汪奠基,上海市市长汪道涵。

汪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书法字帖 · 书法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