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阻塞性肺病与三小汤

 清茶清清 2016-06-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学上的“ 咳嗽” 、“ 喘证” 、“ 痰饮” 、“ 肺胀” 等病证归属,乃本虚
标实之证,肺气虚是其根本,痰湿水饮内阻贯穿始终。久病肺虚,气不布津,津液凝聚成痰,痰滞日久,气滞血瘀,痰与瘀血互结,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发为本病。因虚感邪,外邪依附肺内痰瘀,形成内外相引,郁而化热,则形成痰热之症,故而加重。急性加重期,痰瘀互结是主要病理因素,而外邪内犯,则是主要诱因。而痰热症是其主要类型。


中医学对本病的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针对中医学来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起于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日久肺气亏虚,痰浊潴留,每因再感邪诱发使病情发作加剧,渐及脾肾。其病理特点为初起以邪实为主,中期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晚期肺脾肾三脏俱损,又有痰浊、水饮、瘀血为标。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后期累及心肝。在晚期主要表现为肺肾两虚,久病体衰,肺气亏虚,日久肺虚及肾。选用补肺汤加减( 人参、黄芪、茯苓、甘草、苏子、五味子、紫石英、鹿角片、白芥子、桃仁、地龙、丹参、当归) ,肺主气,具有调节全身气机,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另一方面,肺朝百脉,肺是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全身血液都是通过经脉而聚于肺,然后输布到全身,肺失治节,气不帅血,气滞血瘀,心脉瘀阻则心中动悸不安,胸闷或痛,口唇爪甲紫绀,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结代,补肺汤加活血化瘀的方剂符合中医辨证,这也恰恰印证了现代医学纤维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终病理结局的结论,为治疗寻找了新的途径。
张仲景《伤寒论》指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指出:“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因此,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内饮证的重要方剂。小青龙汤组成为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宜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防诸辛散药发散太过,耗伤正气;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去痰;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温里化饮,止咳平喘之功效。

 
在呼吸系统疾病陈宝田教授自拟三小汤加昧在临床中治疗慢阻肺取得良好疗效。

细辛10g,半夏10g,甘草10g,五味子10g,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0g,白芍10g,柴胡20g,黄芩15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10g,黄连10g,瓜蒌30g,鱼腥草30g
 

小汤是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三方和并创立的新方。其中,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内饮的常用方剂。慢性咳喘症多有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故见小柴胡汤症,尤以“ 胸胁苦满,不欲饮食” 多 见。将三方合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切中病机,无论寒热都可应用,适应症广。加用鱼腥草清热解毒。具体应用时,因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兼夹症异同、并发症多少而灵活加减用药。 (南方医科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