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剥夺了我们的思考能力│亮子

 昵称27427779 2016-06-06
  在网上看到一个零分作文,很有感慨!

  原文如下,后面有亮子的评说。

  学生傻傻一个,老师傻傻一窝!看0分作文折射出的教育问题

  材料作文:小鸟飞越太平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

  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的树枝。

  试想,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和食物等所有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的起来么?

  根据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做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我不相信傻鸟的道理》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瞬间石化了。

  我很想抽人!很想狠狠地抽命题老师一巴掌——代表我的物理老师。

  让一只鸟,叼着树枝飞太平洋——什么样的极品智商才能编出这样的故事呢?

  我不知道命题老师的鸟,是如何威猛,是如何神奇。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却让我不得不怀疑一些东西。我不跟你计较,一个叼着树枝的鸟,如何跟同伴打情骂俏;

  我不跟你计较,一个不会游泳的鸟,如何踩着树枝捕鱼;也不跟你计较,太平洋的海浪会不会打翻树枝。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你知道,究竟多大的一根树枝,才可以让一只鸟浮在水面上?

  铁丝一样粗的?筷子那样粗的?

  找抽的命题老师,请允许我教给你一个关于浮力的公式,如果你想让一块木头能载动一只鸟,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条件(出于对您智商的尊重,我不使用各种字母):

  木头产生的浮力-木头本身的重力+鸟的重力

  为了能让木头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假设木头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

  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木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鸟的重量×重力加速度

  合并同类项并简化之,得出:

  木头的体积×(水的密度-木头的密度-鸟的重量

  水的密度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而木头的密度在400-750千克/立方米之间,我们权且当这个鸟很聪明,找了比较轻的一种,木头的密度按500千克/立方米算。

  可得出:

  鸟的重量/木头的体积-500千克/立方米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结论:

  如果鸟是1公斤重,那么,木头的体积=1/500立方米=0.002立方米=2立方分米

  2立方分米什么概念呢?——我们常见的砖头,大约两块!!!

  一公斤中的鸟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普通的母鸡一般三四斤重,一公斤重的,也就是只小雏鸡。

  一只小鸡那样大小的鸟,衔得动两块砖头大小的木块或者说是一个胳膊粗细的木棒吗?就算可以,风对木块的阻力,也会让鸟儿飞到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的。

  命题老师可能会说他的鸟大,鸟大分量也重啊!那可能要衔的就不是胳膊粗的木棒了,而是一根柱子了。

  总之,科学告诉我。不管是什么鸟,都不会选择叼着树枝飞太平洋。如果一定要这么干,肯定是只傻鸟——淹死在太平洋里喂鱼的傻鸟。对于建立在这个傻鸟故事上的傻鸟道理,只有傻鸟才会信
…………………………………………………………………………

以上是来自网络的原文,抱歉我没看到作者的名字。
…………………………………………………………………………
下面是亮子的评述:
其实最可恨的不是出题者,而是批卷人。出题者或许只是智商问题,批卷人知错却不肯承认错误,反而用零分去惩罚敢于挑战权威、展现自我的学生。

让学生学会识别真假对错,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这些本来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而我们的教育却在告诉孩子们,对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服从。

我想绝不只有这一个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但多数人不会去质疑,因为他们相信权威胜过相信自己。即使也有人心中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却还是不敢对那些掌握他们命运的人提出质疑。他们宁愿选择沉默,因为他们服从权威胜过服从自己的意识。

我们的独立意识和抗争精神就是这样丧失的,我们思想里的服从性或许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来源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精神把“服从”放在了高于“真理”的地位上。在这个教育体系下,学生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就不得不迎合出题者的意图做出让他们满意的答案。

亮子本人当年也曾是高考作文的受害者。作文本来是我的强项,就因为没有领会好他们的意图,没按他们的思路去写,就付出了零分的代价。当然我不是自夸我的水平很高,但我想绝对不至于零分吧。

对于写下这篇作文的那个同学,我想告诉他,他没有错。他最可贵的不是他判断出这个伪命题的能力,而是他敢于质疑权势,并勇于抗争维护真理的精神。(作者私人微信号 freeliu003 欢迎三观类似的朋友加我好友)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众多学生中他无疑是个另类。其实“另类”本是个中性词,但人们用它形容一个人的时候通常带有贬低的意味。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也有过被人用“另类”评价的经历。不要气馁,而应该自豪,这个国家真的很需要“另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