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主义 回归本源

 宗放 2016-06-06

如果掌握传统功夫讲的太极“劲”,太极是一个立体方向上的螺旋劲,千变万化运用,只有与不同人的交手实践中才能体会,这个是太极拳最有趣的地方。




 | 谢业雷



目前国内做太极拳的很多,大家各有所长,有的是依靠商业力量,有资金支持,做成专业场馆,有的是把太极拳做会所,让太极拳成为类似高尔夫一样的商务社交平台,也有人靠着家庭传承和个人爱好,致力于把传统一成不变保留,还有的是希望把太极拳做的更现代化和标准化,像瑜伽一样,让太极走向全球。

其实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首先一定是要有传承。我当初学太极也是沿着陈发科宗师到洪均生师爷,再到李恩久老师的传承,这个在中国传统讲叫做“脉络清楚,传承有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中医、曲艺、绘画、手艺等领域特别讲究,传统的太极拳教学都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徒弟就听师傅(父)的,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拼命练,碰到不会的,老师给你点拨一下。


但是我与别人相比,又有一点特别性。以我的成长经历来看,在上海体育学院的时间,让我接触到现代武术搏击的攻防意识,传统武术的劲法和功法,系统掌握了专业队员的现代训练体系,学习了中医养生,学校也要求教师除了有技术能力,还有具备理论能力,能够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这个是传统武术传承中缺乏的。

虽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离开了传统的传承,太极拳就成为无本之木,但在传统基础上,还可以吸收现代的西方健身、运动体育学、教育学、技击术等成果,用专业的实践研究来提升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和课程水平,有专业理论知识,科学训练方法,专项技术和功法体系,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另外,对于门户之见也要摒弃,真正学习太极拳应该以平等包容之心,学习各家各派之长,在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其它中国传统武术门派优点,以当代人理解的语言去理解古人的智慧。从我个人来说,除了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经过20多年学习磨练,形成了自己对太极拳一些认识,也希望与给多人分享太极拳带来的快乐。因此,我们希望立足于太极拳根本,做专业的事情,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所以。专业主义就是我最基本的太极发展观。

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个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回归本源。

毕竟,太极拳还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上海体育学院博导邱丕相教授曾经这样定义武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虽然目前大家公认太极拳有养生保健作用,有些朋友学习太极拳还能得到人生哲学的启发,但都不全面。因为根据我个人体会,太极拳是“养练用”结合,三者缺一不可——

“养”是养生吐纳调息,“练”是掌握套路和功夫基础,“用”是实战检验。

现在很多人知道太极拳有防身功效,但真正掌握技击作用的人很少,也有很多人误解,觉得太极拳这么慢,怎么打人?这个现象可以用我前面提到的“养练用”三者要结合的原理来解释:太极拳的养生作用被过分强调,“用法”就被废弃了。加之现代社会大环境缺尚武精神,男子汉气概缺失等原因,就更加剧这一问题。

通过自己实践和教学培训,我深刻感受到太极拳终究还是武术,如果回归到本源,则所有的武术都是相通的。练太极最终就是要练出来人的本能,在技击实战中做到最短的时间发挥出生命本能,急来急应,这个才是武术。我不希望太极拳走向异化,演变为体操和保健气功,“拳”就是要通过实战检验,“用”才是武术的本质,


但另一方面,现在也有人对太极拳过度包装,人为神秘化,把武侠小说和故事传奇当成真的,把技击神秘化,认为不接触身体就能打人,这个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在早期做运动员的时候,1992年、1993年原国家体委就组织2次类似的全国太极推手交流比赛,很多大师、名家没有打出所谓的“凌空劲”,也是在顶牛。事实上,体能素质、技战术、心理素质、专业化训练、实战经验等,这些都是技击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能拿幻想的东西当实战看。如果掌握传统功夫讲的太极“劲”,就能体会太极是一个立体方向上的螺旋劲,千变万化运用,只有与不同人的交手实践中才能体会,这个是太极拳最有趣的地方,可以在实战用法中得到检验。

最后,回归本源,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就是要重视实践。一个人要想真正掌握太极拳,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刻苦练习,在练拳、用拳的实践中验证古人理论,以亲身实践的功夫去体会古人讲的“知行合一”。这样日积月累,功夫就一定能上身。

原文刊载于《武魂 · 太极》2016年2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