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掉思维里的墙》到底拆了我的哪些墙?

 昵称32849246 2016-06-06


《拆掉思维里的墙》分析了很多我们一直相信着理论,但是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我们需要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很多人给我推荐这本书,我终于在今天看完了。来说说这本古典老师约六年前写的这本书拆掉我的哪些墙。

第一面墙:找安全感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似乎都特别看重安全感问题。但安全感是个什么鬼?为什么需要安全感?怎样叫做有安全感?大家似乎很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眼里的安全感大概就是房子、车子或者说实实在在抓在手里的东西。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到处寻找安全感,无非是来自于恐惧。在中国,所有人都认为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恐惧于落叶无根。于是有了房奴,卖了梦想买了房子。所有女性都被认为年龄到了该找个人结婚,女性一直收到的信念是“我不能一个人好好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只是恐惧于自己没有一个人生活的能力。

那安全感来自哪里?我们如何获取呢?其实安全感只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而不是索取。因为付出或者说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永远不用担心被剥夺。

记得大学的一次暑假,我在一个早期教育中心实习。但我的工作仅仅是旁听而已,半天50块。但我拿到钱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欣喜的感觉,反而觉得他们给钱的行为简直像是在施舍。听着小朋友叫我“老师”,我居然有种不敢应答的心虚感。台风天中心放假,唯独忘记通知我,我一个人冒着风雨赶到那里,望着紧闭的大门,丝毫没有抱怨。因为潜意识里我认为自己没有付出,没有资格有所要求。我战战兢兢,没有丝毫安全感。

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出来的。我那时因没有“给”,所以感觉不安全。“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无条件地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

第二面墙:“我只是没兴趣”

总有些害怕失败的loser自欺欺人的告诉别人、安慰自己“我只是没兴趣”。其实不是“没兴趣”,只是“没胆量”而已。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时不时有一个想法,瞬间为自己的才能惊倒,兴奋的想“我简直是个天才”。可是过一阵子再想一想,觉得事情也许不那么靠谱,“万一失败呢?”然后看到别人开始做这件事,开始想这肯定不会成功。但偏偏人家成功了,然后又想“想当初,我更早有这个想法。我只是没兴趣做下去而已。”我们以为没有开始就不算失败,但其实这是最大的失败。

“所以每天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

第三面墙:我不能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其实古典老师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给我最大启发的便是有关心智模式的这一章节。“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中的自己,只是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信念认为那就是自己“应该成为”的人。

古典老师在书中提到星座,经常关注星座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和爱人的星座。并且相信星座的人常常无意识将星座里的描述套在自己身上,慢慢的将自己改变成为与星座描述超级相符的人。我们的大脑里有一套自己的心智模式,让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所以,尝试找到自己的心智模式,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它牵着走。

以前我总想什么工作都得有人来做,那这个人是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并没有将自己的需求放在前面,潜意识认为梦想就该留在梦想里。而今天我认为,既然有梦想,那就相信那就是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是上帝给的机会,我至少应该尝试。

当然,古典老师有分析“成功学不能学”、“和父母达成双赢的幸福模式”、“上天是需要你尝试”等等问题,但对我来说那是之前便不存在的“墙”,不再赘述。相信通过阅读,你也能破掉一些你也许存在的思维之墙。

打破思维之墙,仅是成为自己的第一步。我们内心都知道自己应该成长为什么样子,行动才能成为我们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