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欣赏》——国风——鄭风——將仲子

 红谷斋主人 2016-06-07

    人言可畏

 

这是一首,女子极力劝阻,又热切盼望热恋中的情人前来幽会的闾巷歌谣。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将”,请、愿。“仲子”,诗中男子的字。“逾”,越过。“里”, 宅院,院子。“折”,“言伤害也。”[1]“杞”,杞树。“爱”,吝惜,痛惜。“檀”,檀树。

《毛诗》说:“《将仲子》,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这件事情见于《左传·隐公元年》,郑武公十年(前761年),申侯之女,嫁给郑武公,人称“武姜”,先后诞下长子寤生(即郑庄公)和少子段。“武姜”不喜欢大儿子“寤生”,因为他是难产生下来的,所以他要求郑武公立小儿子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不听。

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郑武公去世,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即位之后立即把共叔段赶出了京城,以“京”为封地,并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郑国大夫祭仲说:“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2]劝郑庄公“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3]庄公不听,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4]不久共叔段造反,失败后,逃到郑庄公把母亲武姜也赶到了地,发誓不到黄泉誓不想见。此后郑庄公后悔了,只好凿地道,见黄泉水,才与母亲见面。这里的“仲子”就是郑国大夫“祭仲也”。[5]祭仲前来劝谏,“庄公不能用其言,故言请,固距之”[6]。“‘无折我树杞’,喻言无伤害我兄弟也”[7]。“‘无踰我里’,喻言无干我亲戚也”[8]。“岂敢爱之?畏我父母。”的意思是“段将为害,我岂敢爱之而不诛与?以父母之故,故不为也。”[9]

这样的解释显然是牵强附会的,《毛诗》除了把“将仲子”的“仲”附会成“祭仲”之外,与“郑伯克段于鄢”的大事毫无关联。“《集传》从郑渔仲说,以为无于庄公、段叔事,是矣。”[10]有人考证:“今按以此诗言郑事多不合,以为淫诗则合。”[11]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叙述男女淫奔之诗,然而根据诗的意思,又不能说这就是一首淫诗。《将仲子》“以为淫奔诗亦非。”[12]《将仲子》应该是“风世以礼自持也。”[13]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劝诫世上热恋男女守风化的诗歌。你看“女子为此婉转之辞以谢男子,而以父母、诸兄弟及人言为可畏,大有廉耻,又岂得为淫者哉!”[14]青年男女热切幽会很正常,但不要做出有违风化的事情来,就是《将仲子》这首诗的旨意。

诗歌大意:

仲子啊求你了, 不要进我的宅第。不要攀折杞树,不是我吝惜它,是害怕父母发现。仲子啊我想你,但是人言可畏啊!

仲子啊求你了, 不要翻越我家墙。不要攀折桑树,不是我吝惜它,是害怕兄长发现。 仲子啊我想你,但是人言可畏啊!

仲子啊求你了,不要进我家庭园。不要攀折檀树,不是我吝惜它,是害怕邻人说闲话。仲子啊我想你,人言实在可畏啊!

《将仲子》是女子劝阻热恋中的男子的诗歌。“此诗难保非采自民间闾巷,鄙夫妇相爱慕之词,然其意由合于圣贤守身大道,故太师录之,以为涉世法。”[15] “仲子”是一位男子的名字,他来与女子相会,即无媒妁之言,也无父母之命,所以越过“里”,翻越墙,进入庭院,攀杞,折桑,伤害檀树,偷偷摸摸的幽会。女子是爱仲子,但既非父母之命,又无媒无证,就这样来相会,她不敢面对父母、兄弟,不敢面对世人,她害怕,实在是人言可畏。

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女子极力劝阻,又热切盼望热恋中的情人前来幽会的场面。女子几乎是在用哀求的口吻,求男子,不要靠近宅院,不要翻越院墙,不要进入庭院里面;不要偷偷摸摸地,把杞树碰断,把桑树折毁,把檀树弄坏。女子讨厌他吗?不讨厌;女子不想见到他吗?十分想见。口不与心同,骂之,实则亲之;恨之,实则爱之;去之,实则留之。心情是矛盾的,希望他来,又怕别人看见,尤其是父母兄弟看见,实在是人言可畏啊!热恋中的女子的形象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1] 《毛诗注疏》

[2] 《左传·隐公元年》

[3] 《左传·隐公元年》

[4] 《左传·隐公元年》

[5] 《毛诗注疏》

[6] 《毛诗笺》

[7] 《毛诗笺》

[8] 《毛诗笺》

[9] 《毛诗笺》

[10]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11]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12]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13]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1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15]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