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西湖的对联艺术

 临泉书屋 2016-06-07

杭州西湖的对联艺术

(2011-06-22 19:38:06)
标签:                     杭州                     西湖                     对联                     杂谈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喜欢用对联来表示吉祥、抒托情怀、志趣、理想、情操,或歌颂人事,讽喻时世,或酬赠亲友,悼念亡灵。所以婚丧喜庆,送往迎来,应酬赠答,甚至冷嘲热讽都可以用上,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同时,对联以最精练的文字、最浓缩的感情,表达作者的心态情志,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因其与我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相结合,更赋以极高的文化情趣与美学价值。

对联是一种用对偶写成的实用文字。相传最早使用对联的是五代后蜀的亡国之君孟昶,他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第一副春联。对联在创作上要求对仗工整,遣词典雅,寓意深刻,格律严谨。

而景区景观本身是一种美的结合体,在景区景点中游览,您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对联。对联的点缀,与景点或景观相互辉映,是将景区景点进行高度的文化概括与提升,一副好的楹联,往往能突出景观的特色,概况出人文景观的历史背景,使人开阔视野,深化领悟,启迪心智,"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进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又具有新意的更高的艺术境界。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景区景点,周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大量精美对联的搭配,与景点相得益彰,使得景点的文化、历史在对联中更加流传千古,特别是其中有许多的名对,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山麓岳飞墓阙后面的对联,正对着岳墓,两边跪着秦桧夫妇、万俟、张俊四人的铁铸像。

上联表达对民族忠魂的尊敬爱戴之情。下联写用白铁铸成的奸臣跪像。当年秦桧等人谋划杀害忠臣,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铸像的白铁是无辜的,表达对民族败类的憎恶和唾弃。这副对联既歌颂了民族英雄的“忠骨”,有斥骂了奸猾“佞臣”的目的,成为了西湖边著名的一副对联。

在不远处另外一个著名景区灵隐飞来峰的冷泉亭亦有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据说这是明代董其昌名联。由于飞来峰怪石林立、树木浓郁,古印度高僧慧理来游,认为此处乃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灵鹫山一座小岭飞到此处,并说山上有个洞,洞里有一黑一白两只猿在此修行,众人不信,上山后果然发现有个洞,在洞口大呼,果然跑出来一黑一白两只猿,众人这才相信,所以叫做飞来峰。冷泉亭在飞来峰脚下,泉水清澈而冰凉,特别是夏日山与泉相配,给人无限遐想和意趣。这是一副问联。后世出现许多答联,最著名的就是清代学者俞樾一家的答联了。

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俞樾

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俞夫人(也有说是石洽棠所说)

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次女(此处用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典故)

飞来峰还有一副富有哲理的对联: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

既把飞来峰、灵隐寺结合起来了,又隐含深刻的哲理。相传当年宋孝宗来游灵隐,见到飞来峰,问到:“既是飞来,何不飞去?”住持答道:“一动不如一静。”宋孝宗又看见观音菩萨手持念珠,问到:“凡人念佛为求佛保佑,那菩萨为什么呢?”住持答道:“求人不如求己。”以静制动、动中求静,劝人遇事应该自己多思考

在钱塘江边还有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九溪十八涧,同是俞樾,做了一副更有意思的对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东东丁丁泉。”

这幅对联实用了叠音词,节奏感强,欢快上口,内容丰富,把九溪十八涧的地势特征和景物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层层山脉、弯弯的山路,浓郁的树林,清澈的泉水,一下子就全部展现在你眼前了。

九溪里面还有一座古寺——理安寺,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同样意义深远:

“越岭当孤寺,江声入万山。”

当你在山林中走得已累,突然看到这座寺庙,安静地座落在浓郁的树林中,溪水在门口流淌着,进入寺庙泡上一杯龙井茶,闭上眼睛,听着山林中的鸟声、风声、树林婆娑声,仿佛还能听到不远处钱塘江潮声,那种感觉是何种清逸飘渺啊!

孤山是伸入西湖的一个半岛。风景在唐宋年间就很有名,山上有著名的西泠桥、秋瑾墓、楼外楼、放鹤亭等等景点。而西湖天下景有副非常著名的对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幅对联正读、倒读都可以,并且还可以单子读:

“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

真是既把景色描绘得出神入化,又使得对联本身奇趣非常。

杭州还有更简单的对联:灵隐对净慈,虎跑对龙井。简单吧!景点对景点,含义深刻。

杭州乃东南名郡,景色优美,西湖边景点众多,山水结合,一湖秀色与群山相互掩映,历来文人墨客对这里咏叹的诗文众多,楹联丰富,此处选择的只是杭州景点对联的一点代表而已,杭州的历史文化深厚,更多的名联、更多的故事我们一起去探寻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