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山爷wzs0718 2016-06-07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李商隐的无题诗似箜篌古瑟,色艳调美,回味悠长。又如绝代佳丽,风姿绰约,犹抱琵琶半遮面。它如烟似雾,如梦似幻,如丝如缕,如泣如诉,美的缤纷,美的炫目,美的沁人心脾,美的令人心醉神迷。又似陈年佳酿,入口甘香,熨润五胃,回味悠长。深情者,款款道来,娓娓而诉,种种情状,不一而足。绵邈者,缠缠绵绵,朦朦胧胧,恍恍惚惚,隐隐约约,影影绰绰,重重叠叠,婉婉约约,曲曲折折,虚虚实实,悠悠远远。如姣花临水,丽质天成,“惊采绝艳”,达到了“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乱”的境地。如以同属无题类型的《春雨》为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这是一首很美的情诗,但却表达的是对爱情的无望。首句“怅卧新春白袷衣”不难理解,但却引人好奇。因为,既然点明时间是“新春”,那么又怎么会“怅卧”呢?以一“怅”为全诗定下基调: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忧郁。按理说,新春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大好时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应当意气风发。然而,这样的夜晚,诗人却和衣而卧,情绪甚是低落。究竟是为什么呢?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白门寥落意多违”,哦,原来是因为昔日与恋人欢会的地方如今已经寂寞冷清。“白门”,金陵的别称,即今天的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也就是说,佳人已去,相会无期。爱情的失落,真是让人苦恼伤心啊!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会想起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想必商隐,也是有着如是情怀吧!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看起来,似乎跳跃性极大,节奏也确实过快。刚刚还是“怅卧新春白袷衣”,怎么转眼就“独自归”了呢?原来,诗人是在追述重寻旧地的情形。春雨潇潇,诗人来到恋人住过的红楼前,隔着迷蒙细雨远远地望去,始终没有走近。曾经让他感到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冷。究竟是雨冷,还是心冷,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在这红楼前,雨仍不停地下着,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风中飘荡的珠帘。他走在悠长而又寂寥的路上,说不出的失落,说不出的凄凉。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那寂寥的雨巷,那颓圮的篱墙,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还有她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即珠帘,这里喻指雨帘。在意象上,“红楼”和“珠箔”给人以华丽的感觉,暗示着诗人曾经深情缱绻的生活;而一“隔雨”、一“飘灯”,意境就变得朦胧起来。红楼的色彩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珠箔是明丽的,却是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这极细微地写出诗人寥落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这一联,可谓境界全出,情韵悠长,于典丽之中见凄冷,于空蒙之中见感伤。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晼晚”,形容黄昏时分暮色苍茫的景象。“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此联前一句是替对方设想,意为在远方的那人面对日暮春晚,也应触动悲愁吧。后一句是说:只有在残夜的短梦中,我才依稀可以见到她。相思刻骨,而至入梦。闭上眼她分明在前,睁开眼却什么都没有。残宵梦醒,怎不叫人伤心断肠? “犹得”,尚且可得、侥幸而得的意思。正如同他在另一首无题中写的“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一样。在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诗人那浓得化不开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指书信。“云罗”,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强烈的思念让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要修书一封,将自己的爱恋、痛苦告诉对方。末了,仍觉意犹未尽,附上爱情的信物玉坠。然而,猛一转念,路途遥遥,阻碍重重,书信和玉坠怎样才能送到她的手里?且看窗外,阴云万里,有一只失群的大雁在哀哀地飞。都说飞雁传书,可它能穿过这如同罗网一般的厚厚云天吗?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其实,李商隐的爱情诗之所以“深情绵邈”,是由于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将心中的朦胧意绪转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意象与辞采,表达复杂的心绪。同时,李商隐的爱情诗内涵极为丰厚,决不仅仅围绕单一的情绪反复吟唱,而是虚虚实实,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着另一重情思。将难言的情感表现得生动而丰富,却又让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春雨》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又是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到梦境依稀,又一层情思;然后是书信难达的惆怅。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象,美丽而又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春晚日暮和云罗万里,则烘托出离别的寥落、思念的深挚。还有《重过圣女祠》中的名句:“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写圣女“沦谪得归迟”的凄凉孤寂的处境,境界幽缈朦胧,被认为“有不尽之意”(吕本中《紫薇诗话》)。荒山废祠,细雨如梦似幻,灵风似有而无得境界亲切可感,而那种似灵非灵,既带有朦胧希望,又显得虚无缥缈的情思意蕴,又引人遐想,似乎还暗示着什么,但难以确认。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另外,诗人心理负荷沉重,精神内转,内心体验则极其纤细敏感,当心灵受到外界某些触动时,会有形形色色的心象若隐若显地浮现。发而为诗,,其意象往往错综跳跃,不受现实生活中时空与因果顺序限制。因此,便给读者留下了广阔而丰富的想象余地。如《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作为叙事来看,真乃匪夷所思,但处在迷茫失落之中,人的内心体验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意乱情迷的心象与幻觉。作为心象,把前后变化联系起来看,云浆未饮,旋即成冰,是追求未遂的幻化之象。“如何”二句是与所追求的对象渺远难即之感,中间的跳跃变化,透漏出对方变幻莫测,难以追攀。人生如梦的感觉,于义山诗中时时得以体现。“梦为远别啼难唤”,“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商隐的梦很真,很远,也很近。“微生尽恋人生乐,只有襄王忆梦中”他似乎就活在梦中,却又终究难以到达梦的彼岸。

千古情圣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