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的权力经济该踩踩刹车了

 老沈阅览 2016-06-07
疯狂的权力经济该踩踩刹车了  

                      李从国   2016-06-07

             权力经济的繁荣是民生经济的灾难

   今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断崖式坠落,增长速度拦腰断折。引起高层充分关注。因为民间投资解决了中国大部分就业,民间投资断崖下滑会窒息民生经济,加大失业,引起社会动荡。

近日,国务院派出9个专项督查组,在未提前通知地方的情况下,到江西、黑龙江、广东、湖南等18个省市区进行了10天的督查。重点走访了700多户民企,想弄清原因。9位带队组长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九大部委副部长,级别最高的为正部长级。组员则由不同部门的同志交叉组成,以厅局级领导为主。可称为近年经济领域督查阵容最大、级别最高的督查。

督查组反馈的问题有四:

一是“白眼”频“碰壁”,公平待遇未落地;

二是银行抽贷、断贷现象突出,融资难仍普遍存在;

三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审批繁琐依然突出;

四是成本高、负担重,影响企业投资意愿。

近期由于有相关扶贫的基金投资项目咨询业务,到西部去寻找符合条件的民企对接业务,与一些中小对接,发现问题何止是上面这四条,其严重现象岂是轻描淡写能形容的。总体感觉是:好项目政府都控制了,好资源政府都把信了,民企只能投些边边角角;银行对中小民企拒贷、抽贷、断贷现象普遍,民企投资断了腿;税重,无数的中小民企犹如乞丐讨饭吃,讨来的饭不能裹腹然而必须先交税;政府对民企从来不真诚,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立关系,一方武装到牙齿,一方手无寸铁。

上述种种迹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中国的权力与民生经济是相悖的,权力经济的发展,必定窒息民生经济的生存。除了民间投资下滑,近年我们提出要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无论雷声如何大,雨仍然下不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这样概括:当前民间投资严重下滑、创业创新表面繁荣实际在枯竭萎缩的直接原因,就是权力经济,或者说政府经济的膨胀。而且更令人担心的是,财政增长是刚性的,权力经济的膨胀亦是只胀不缩的,未来民生经济以创业创新的萎缩一定还会加深。说民生经济进入新的冰河时代,一点也不过分。有学者这样形容政府经济权力的膨胀,说“政府连老百姓要如何上厕所的事都要管”,下一步可能连擦屁股方式都要规定了,你说经济还会有什么自由度。从另一面看,中国已经进入权力经济的巅峰时代。权力经济的巅峰,就是民生经济的低谷。

说权力经济与民生经济、创业创新是背道而驰的,主要基于以下两大原因:

一是权力通吃,就意味着市场萎缩。市场是民生经济的土壤,是创业创新的摇篮。市场萎靡不振,毫无生机,民生经济的发展、创业创新的繁荣就失去了基本的土壤。

二是权力通吃,意味着对创造的扼杀。创业创新,是民生经济的基本动力。权力通吃,不仅意味着权力是最关键的、刚性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意味着民营经济的市场主体的产权保护形同虚设。市场主体不独立自立,犹如人不能独立思考一样,民企无法有自己的创造性主张。如果说有主张的话,那就是如何去适应权力通吃,寻找边边角角混生存。拿民营企业来说:如果说依照权力通吃的维度去创业,民企就是与政府竞争,就是以手无寸铁对钢牙利爪,结果一定是一败涂地;而如果要在权力利益视野外找生存土壤的话,今天的计划经济已经远不像改革开放之初的计划经济那样干净单纯了,今天的官生经济对权力利益的算计能力已经无法想像了,连剪指甲收破烂都要颁证,捏个脚捶个腰都要接受严格的监管,你说今天的计划经济已经精密到了何等地步。只要是权力能想到的利益点,都尽收囊中。权力的奶酪,都上帝都不敢动。这是权力经济的本性。如果还不理解的话,可以去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拆迁”,一切就恍然大悟了。

权力经济的繁荣,一定是市场经济的萎缩,一定是民间投资的恶梦,一定是创业创新的灾难。

权力经济该踩踩刹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